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9 毫秒
1.
正公安部曝光了近期发生的醉驾肇事典型案例,部署各地开展整治行动,并发出酒驾风险预警。事实上酒驾在全球范围内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治理酒驾,美国政府和执法体系一直在探索实践,制定了一系列惩罚性措施,有一定参考借鉴意义。美国每年有数万人因酒驾死亡在美国,酒驾每年造成数万人死亡,破坏了  相似文献   

2.
1910年,纽约州成为第一个颁布法律禁止酒后驾驶的州,开启了治理酒驾的先河。此后,治理酒驾的法律、法规、标准等不断完善,从各州政府到社会团体,在酒驾治理方面倾尽无数心血,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美国联邦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研究报告显示,1982年美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中,酒驾占比高达60%。20年后的2011年,占比下降到41%。美国人在和酒驾顽疾展开的较量中初占上风,但是,每年超过1万条生命因酒驾从这个世界消失的现状,仍时时刻刻警醒美国一一治理酒后驾驶,是一场任重道远可以打赢的战争。  相似文献   

3.
正杜绝酒驾是一个全球都亟待解决的问题。美国在立法、执法、宣传教育及公共服务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预防性措施,让治理酒驾变成一种社会责任,由内而外彻底根治酒驾行为。制定预防酒后驾驶行为相关法律政策提高国家最低法定饮酒年龄目前,美国各州的法定饮酒年龄均为21岁,这项规定既有利于减少未成年人的酒后驾驶行为,又可有效避免因酒驾引起的交通事故。而美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     
<正>近年,在公安部交管局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坚持刚性执法,将酒驾醉驾治理常态化,多次开展全国性统一整治行动,在日常严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警力投入,加强路面管控,全警动员、全力以赴,全覆盖、零容忍,重拳整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累数年之功,至今,酒驾醉驾违法行为已得到有效控制。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越来越少,酒驾醉驾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实现"三下降"。  相似文献   

5.
交宣 《汽车与安全》2014,(11):24-25
<正>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醉酒驾车被认定为犯罪。三年多来,公安机关严格管理、严格执法,从严查处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取得了良好的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全国因酒驾、醉驾导致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较法律实施前三年分别下降25%和39.3%。  相似文献   

6.
《驾驶园》2014,(11):52-52
<正>根据2009年至2013年统计,在加拿大卑诗省分心驾驶成为导致交通事故并致死率第二高的原因,平均每年造成88人死亡,低於超速致死的105人,高于酒驾86人。省府、卑诗汽车保险局(ICBC)和警方因此持续通过修法、教育和执法等多种措施,希望减少分心驾驶的行为,降低由此造成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7.
近期,人们在关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时,也注意到了这样一则消息:据公安部统计,与3年前相比,全国查处酒驾起数和酒驾致人死亡数均下降40%左右,“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氛围越来越浓厚。严管酒驾的成功经验,正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具体体现,被法学专家誉为我国社会治理的一个“法治样本”。  相似文献   

8.
正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回顾酒驾、醉驾治理的不平凡之路,让我们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深刻地感受到,实现酒驾、醉驾治理的核心经验就是法治。自2011年"醉驾入刑"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严格打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法律效果。正是因为"法治",酒驾醉驾才能被法律的缰绳勒住;正是因为坚持法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与社会传播、社会教育共同发力,"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理念才深入人心,不断固化形成抵制酒驾、醉驾的良好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9.
正酒驾醉驾社会危害性大、涉及范围广、容易反弹,治理酒驾历来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容不得半点马虎和丝毫松懈。广东公安交警部门对酒驾醉驾违法坚持"零容忍、全覆盖、严执法",实行常态化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广东交警坚持全省每周逢周末(周五、六、日三天)必查酒驾,各个节假日、大型活动安保期间集中查酒驾,各地每周不定时、不定点至少开展1次全市查酒驾统一行动,持续形成严打酒驾高压态势。  相似文献   

10.
<正>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近日下发《关于2019年治理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部署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常态长效、综合治理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确保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同时提出预期目标:力争经过一年严查严管严整严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越来越少,酒驾醉驾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实现"三下降",酒驾醉驾导致的一次死亡5人以上  相似文献   

11.
<正>近期,人们在关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时,也注意到了这样一则消息:据公安部统计,与3年前相比,全国查处酒驾起数和酒驾致人死亡数均下降40%左右,"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氛围越来越浓厚。严管酒驾的成功经验,正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具体体现,被法学专家誉为我国社会治理的一个"法治样本"。户籍改革,万众期待。翻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打破城乡户籍壁垒""村里人可以落户城镇""流动人口有望享受  相似文献   

12.
正为切实做好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全力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白银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持续推进酒驾醉驾常态化治理工作。严格刚性执法严惩酒驾醉驾违法行为大队坚持严格、公正、文明、规范执法,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不间断开展夜查行动,形成了常态化整治机制,并结合辖区特点,在日常勤务工作中开展针对性酒驾查处工作,对酒驾醉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树立了法律的权威,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有效增强了执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以降幅不大、小步慢跑的形式从上世纪70年代下降至今。比如2013年比2012下降了3.1%,其中酒驾死亡人数也小幅下降了2.6%。除了联邦政府多年来在提高车辆安全性能方面下的功夫外,还得益于各州的严格立法和从严执法。但也有另类。美国东北部的新罕布什尔州不仅没有亦  相似文献   

14.
正针对酒驾醉驾反复性、顽固性和长期性特点,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下发《关于2019年治理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部署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常态长效、综合治理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意见》要求,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制定了治理工作计划,每天开展路检路查,定期组织统一行动,重要节日全国联动,开展了"零酒驾"创建行动。严格执法从严管理,发动社会共建共治,加大警力投入,创新治理方式,坚持日常严管与专项打击、集中整治、区域联治相结合,坚持严格  相似文献   

15.
正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关于2019年治理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部署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常态长效、综合治理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同时提出预期目标:力争经过一年严查严管严整严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越来越少,酒驾醉驾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实现"三下降",酒驾醉驾导致的一次死亡5人以上事故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6.
邓泽英 《中外公路》2000,20(1):9-13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公路交通网,每年国内对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和燃油、润滑油等的最终需求合计达到了3 840亿美元(1996年数据);它拥有7.4万km的州际高速公路,外加18 万km的NHS(国家公路系统)道路,还有605 万km以上的其他道路;美国汽车保有量预计到2000年将达到2.3亿辆,其中乘用车占96.7%,载货汽车占3.3%;每年汽车完成1.59 万亿车公里的运输任务,对美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汽车交通事故是导致美国6~27岁的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公路交通事故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数都在4万人以上,外加 340万左右的美国人受伤;每年因公路交通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总计都在1 500亿美元以上.文中综述了美国近10年来公路交通安全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17.
论酒驾成因及社会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交通秩序是经济发展必要条件,是国家现代化,社会和谐化的必要体现,因此一定要严格治理好酒后驾驶,清除扰乱交通秩序的这一行为,减少交通事故。本文首先介绍了酒驾的成因;然后指出中外酒驾惩处的差异;分析了酒驾的社会危害;最后,针对种种酒驾成因,本文提出几点措施来治理酒驾。  相似文献   

18.
<正>在酒驾、毒驾治理行动中,单靠公安交管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紧紧依靠社会力量,打好酒驾、毒驾治理"组合拳",形成政府主导、各司其职、综合治理的格局,从源头遏制酒驾、毒驾违法行为的发生。各级政府应发挥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把酒驾、毒驾防范和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题,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酒驾、毒驾治理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正按照公安部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吉林省公安交警部门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精心组织开展酒驾醉驾周末夜查、夏季夜查和重点节假日统一行动等专项整治行动,并持续推进酒驾醉驾治理常态化,始终保持严管高压态势。据统计,2018至2020年吉林省公安交警部门共查处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12.7万起,其中酒驾10.5万起、醉驾2.2万起。全省交警部门定期分析酒驾醉驾违法犯罪和交通事故规律特点,研判确定酒驾醉驾整治的重点区域、道路、时段,制定治理工作日历,明确治理重点。  相似文献   

20.
"酒后驾驶"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已经成为"共识"。2016年5月1日,"醉驾入刑"实施五周年,通过公安部门"严厉"的路面执法,我国酒驾形势得到改善。但目前社会关注点仍在民警执法层面,却忽视了酒与车的文化冲突。中国"酒文化"延续千年之久,"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一条诗句的接龙吸引了1800万人的参与。而与之相比,我们的"反酒驾文化"还非常年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