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乘用车行业在过去几年随着政策暖风频吹、底层技术进步正进行着巨大的行业变革。二手车、共享汽车、无人驾驶、新能源等赛道都成为资本的押注方向。高临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乘用车行业仍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国内投融资事件集中在新能源汽车制造上下游产业链、二手车、无人驾驶、汽车后市场服务、汽车租赁及网约车领域。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确定性向上的格局下,新能源汽车的行业渗透率将稳步持续提升。国内行业已逐步从政策驱动型市场向消费驱动型市场转型。特斯拉的成功也进一步证明了供给侧的发力是全球电动化的另一推动力,真正的好产品能够创造需求。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配件》2023,(16):46-50
<正>汽车后市场作为汽车产业链中最稳定的利润来源,贡献超60%的总利润,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提升,售后服务行业正在经历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变局和机会,未来新能源车主有望成为汽车后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得益于政策扶持、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的进程加速,中国新能源车市持续维持高增长的态势,成为国内车市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4.
胡凤宗 《时代汽车》2023,(9):105-107
财政补贴、购置税优惠、停车路权等方面的保障性政策支持,能够对纯电驱动技术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一以贯之,电池技术成熟度、续航里程、价格与成本、电机性能等方面存在的显著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纯电驱动技术,全覆盖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制约性因素。产业升级视域下,为提高新能源汽车消费积极性,提高纯电驱动技术市场占比,可以通过统一新能源纯电驱动技术市场标准、完善新能源纯电驱动技术产业政策、宣导新能源纯电驱动技术推广优势等措施,应对影响新能源纯电驱动技术市场需求的现实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探讨了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体现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增长、技术进步、产业链完善四个方面。首先,政策层面上,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其次,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持续增长。此外,技术的持续进步也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最后,产业链的日益完善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尽管仍面临一些挑战,但有望在未来达到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新能源汽车,已经在我国的节能减排战略中被赋予更高的希望。2012年,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简称《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年内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并且对新能源发展路线以及扶持政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财政、税务、融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将新能源汽车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以及加紧对上下游产业链条的衔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正在步入"快车道"。  相似文献   

7.
正部门介绍中国汽研咨询服务始于1982年,是行业权威软科学研究和行业智囊机构。基于整车开发流程和汽车产业链研究体系,在智能网联汽车与零部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系统从事汽车产业研究、汽车市场及产品技术研究工作。同时依托自身资源及深厚技术积累,为政府、行业、企业及各类机构提供全产业链的汽车领域产业规划、战略规划、市场研究、产品技术规划等各类咨询服务,推动汽车行业发展、助力企业决策。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中国汽车行业遭遇了寒冬,但新能源汽车市场依旧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超过100万辆。同时,随着3月补贴新政的出台,新能源汽车后补贴时代正式到来,市场将从"政策驱动"开始转向"产品驱动"。谁将成为下一代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1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趋势  相似文献   

9.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其零部件产业链蕴含着巨大的产业机会。文章以梳理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为主线,分析了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链过程中的商业机会,分析了国内新能源汽车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三电"系统的上下游配套关系及市场占比、关注零部件的成本分析、充电桩、车联网及其他后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带来的产业投资机会,文章最后简单介绍了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布局现状,给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创业投资者介入新能源汽车配套体系以详尽的引导分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提出了一定的投资见解。  相似文献   

10.
王篮仪 《时代汽车》2023,(8):110-112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从无到有,并迎来高速发展。自2010年新能源汽车被国务院确定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后,行业于2014年开始进入高速增长通道,伴随着2018年开始的政策性退潮,新能源汽车进入从2.0到3.0的过渡阶段,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系统软件更新的一些问题,比如充电桩分布的合理性、管理系统的全面性以及APP的设计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探讨新能源汽车的数字化监管软件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市场期待已久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终于落地了,新政策将稳步提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门槛,适度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能耗要求,提高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门槛。与2018年相比,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力度更大。维持5年的旧补贴时代彻底告别,2019年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变之年,对产业链冲击不可避免。行业将加速出清洗牌,仅有少数企业能通过对技术与成本的提前布局来抵御寒冬。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汽车动力正由内燃机向电力等新能源驱动过渡,汽车的驾驶技术正经由人工驾驶到机器辅助并希望基于智能网联技术最终实现无人驾驶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职业技术学校除了增设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专业外,还应在传统汽车类专业的教学标准中增加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课程,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确定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以使学生的技术技能能够满足行业需求。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正式在京成立,该联盟是由国家科技部、工信部共同支持,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牵头发起的。据悉,中国汽车芯片创新联盟的参与单位包含了整车企业、汽车芯片企业、众多汽车电子相关供应商和高校、行业组织等70余家企事业单位,在结合产业链上下游的同时有利于补齐行业短板,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式各样新车群的不断出现,"二手车"成为我国汽车市场发展的一个长期态势。但二手车行业存在起步晚,信息不对称、售后服务缺乏、检测标准不统一,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行业规范等问题,使消费者对二手车行业存在顾虑与担忧,这一切都制约着二手车行业的发展。一、发达国家二手车市场现状现今很多发达国家已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二手车市场体系,具有完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外资驱动电机企业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国内驱动电机领域的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本文深入研究了我国驱动电机产业在关键原材料及部件、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生产制造技术、功能安全技术等方面国际竞争力,并分析了我国驱动电池产业同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最终提出促进我国驱动电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力度大,拥有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和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中国已经放开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外资股比限制,为满足中国日益严格的油耗、新能源汽车积分等法规要求和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外资企业将会通过控股现有合资企业、新建合资企业、新建独资企业、收购中资整车企业、扩大进口等方式加快在华布局新能源汽车。  相似文献   

17.
创新的力量     
正自2012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猛,其中,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补贴政策发挥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各地对燃油车禁售的时间计划公布,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逐步地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未来要想在市场中立脚,产品自身的品质将成为核心竞争力。威尔森在《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中预测,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终端零售量将突破180万辆;到2021年,  相似文献   

18.
<正>引言:我国科技不断取得进步,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汽车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汽车数量逐年递增,新能源汽车技术、无人驾驶汽车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作为汽车产业后市场中的汽车维修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变革和挑战。本文立足于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现状,依托国家新政和市场环境,探索了行业未来发展形势,并针对当前行业存在的问题,从政府、企业、协会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加剧,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深入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加快建设汽车强国。2022年,我国新能源市场持续火热,4月销量54万辆,同比增长37%,前4个月达到256万辆,同比增长73%,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比全球销量的57%,由此可见,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基本完成了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成为我国汽车强国建设“火车头”。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在逐步由政策驱动型向市场驱动型转变,未来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一种大趋势,伴随着汽车智能网联化的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也悄然升级,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认知程度还有很多的欠缺,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行业的产品竞争力评价体系,通过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使得消费者进一步加深对于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了解。同时,汽车企业在汽车产品设计、工程研发阶段缺少对其进行产品开发指导优化的工具。目前国内外测评机构在汽车评价领域均有比较成熟的评价体系,大部分测评机构主要以汽车媒体主观评测为主,各家评价标准不统一,缺少全面的汽车产品竞争力评价体系。本文通过用户对新能源汽车感知需求结合影响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的因素,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品特征目录体系;基于新能源汽车产品特征目录体系,利用定义五步法、指标重要度分析,定义新能源汽车产品力评价体系竞争策略;结合竞争策略采模糊用层次分析法制定各层级的指标权重,通过PALS策略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特征目录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力评价体系。最后采用该评价体系对某新能源即将上市车型完成汽车产品力竞争评价体系应用分析,从市场角度验证该评价体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