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汽车》2011,(2):7-7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将携手德国电气和电子公司西门予进军电动车充电桩市场,将于2011年发布旗下的电动车充电产品。  相似文献   

2.
行业     
正我国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数量已超16万个近日有记者从2017(合肥)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展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17年5月,我国公共充电桩建设运营数量超过16.1万个,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增长。中国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相关领导介绍称,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00.4万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50%以上。2017年1至6月新能源汽车销售19.5万辆,其中纯电动车销量占比75%。预计在未来3年内,中国新能源汽车仍将保持35%~40%的年增长率,到2020年,销量将达150万辆。  相似文献   

3.
郑雪芹 《汽车纵横》2021,(5):116-117
2021年4月9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了2021年3月份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数据。截至2021年3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78.8万台,同比增长41.1%。充电桩保有量:截至3月公共充电桩85.1万台2021年1-3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0.7万台,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增量同比上涨70.9%,随车配建充电设施增量有所上升,同比上升183.1%。其中,2021年3月比2021年2月公共充电桩增加1.32万台,3月同比增长57.0%。  相似文献   

4.
新闻     
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68.1万台近日,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2020年12月充电桩运营数据。截至2020年12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80.7万台。其中,2020年12月比11月公共充电桩增加了11.2万台。如果算上私人充电桩数量,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公共+私人)累计数量为168.1万台,同比增加37.9%。  相似文献   

5.
<正>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乘用车和商用车)达到261万辆,近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近120%。相比于汽车数量的迅速增长,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依旧滞后,并成为目前产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在充电基础设施中,私人充电桩普及率很低,短期内改善的机会有限,因此,大多数电动汽车车主更依赖公共充电桩或充电  相似文献   

6.
钱婷婷 《人民公交》2023,(11):70-71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和新能源车辆保有量高速增长,充电设施建设已成为推动绿色出行的重要一环。温州市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文件鼓励充电桩下乡,加快布局各地充电桩建设,完成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提档升级和优化加密。温州交运集团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能源公司”)深耕充电业务市场近7年,通过与全国充电头部企业交流、学习、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7.
正3月20日,宝马在成都宣布2018年底将在中国提供超过8万个即时充电桩,覆盖超过100个城市,为宝马的电动车用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智能的公共充电服务。继2017年底即时充电桩达到6.5万个之后,宝马继续引领豪华汽车制造商公共充电网络布局,并进一步巩固在电动出行领域的领导者地位。通过与国内四大充电运营商的强强联手,宝马通过开拓性的电动出行解决方案,在打造全面领先的新能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2020年12月充电桩运营数据。截至2020年12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80.7万台。其中,2020年12月比11月公共充电桩增加了11.2万台。如果算上私人充电桩数量,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公共+私人)累计数量为168.1万台,同比增加37.9%。  相似文献   

9.
<正>针对新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出现的充电难题,北京、上海、深圳、天津、重庆、杭州、合肥、武汉等城市都提出了充电桩建设规划;车企和国家电网等多方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方面动作不断,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是否能在各方的努力之下迎来破解之策。出台政策加快充电桩建设步伐近年以来,北京、上海等地方政府掀起充电桩建设高潮。以国家已批准的两批新能源车试点城市为例,北京市将在中心城区打造服务半径平均为5公里的充电圈;天津市将新建6700个充电桩或充电接口,新建66个充换  相似文献   

10.
正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输出基础,充电设施建设的完善与否直接关乎到新能源汽车究竟能开多远,更关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充电桩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推动。自2014年起,市场政策开始倾向于支持新能源基础设施,投入巨大资源发展充电桩等配套服务体系。近日,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8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45.6万台,  相似文献   

11.
正5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新业态之充电桩市场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愿景,一直以来都被国家高度重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指出,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总销量的7%,2025年超过15%,2030年超过40%,如此庞大的产业规划,自然需要动员各个方面的力量,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尤其是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充电桩产业自然而然成为了焦点。《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发改能源[2015]1454号)提  相似文献   

12.
信息     
<正>新政将出新能源汽车有望再加速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童光毅透露,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已经正式具备了出台条件,目前正在走程序,规划名称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指南》,预计于近期由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家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出台,加上各地推动充电桩建设新政实施的热情、企业的积极布局,利好因素颇多。一旦充电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得到解决,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从而解决电动汽车应用的"最后一公里"焦虑。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公司旗下的纯电动汽车品牌腾势在北京开设了第二家4S店,该店名称为天利翔源,位于朝阳区来广营西路路北,介于来广营西桥和顾家庄桥之间。腾势天利翔源店是大型汽腾势在京第二家店开业  相似文献   

13.
郑雪芹 《汽车纵横》2022,(5):116-117
2022年4月11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了2022年3月份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数据.截至2022年3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310.9万台,同比增长73.9%. 截至3月公共充电桩保有量123.2万台 2022年1-3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49.2万台,同比增长360.0%.其中,公共充...  相似文献   

14.
《汽车与配件》2023,(16):40-43
<正>2022年,电动车在全球新注册汽车中的比例上升至15%,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50%。全球超过90%的电动车车主需要使用公共充电场站——除中国外,欧洲、北美和南美的补能网络正在加速扩张。中国再次位居榜首,德国、美国、荷兰和挪威等追赶者正迎头赶上。  相似文献   

15.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10,(35):18-20
目前,我国电动车充电站不宜大规模建设,应在小区停车站等建慢充充电桩。充电方式应选择家庭充电方式,但目前我国还不具备家庭充电条件。  相似文献   

16.
黄锐锋 《时代汽车》2023,(2):113-115
随着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视,我国车企相继推出了性能优越的电动汽车车型,我国电动汽车数量日益增多,这导致对充电桩的需求越来越旺盛。随着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的安装数量不断突破。本文基于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对电动汽车交流充电设施进行研究,对交流充电系统的作用、结构及常见故障进行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7.
充电基础设施对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有直接影响,优化充电桩数量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利用随机离散事件建立排队模型,仿真深圳某充电站内排队指标。结果表明充电桩最优数量低于当前数量,通过优化配置可以降低充电服务成本,为企业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世界汽车》2009,(10):139-139
8月20日.德国政府宣布一项发展电动汽车计划.目标是到2020年使德国拥有100万辆电动汽车。德国政府希望借助研发计划力争使德国成为世界电动汽车市场领先者。这项计划耗资5亿欧元。德国政府计划投入1.15亿欧元在8个地区试验推广电动汽车.1.7亿欧元研发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电池并优先研制国内产品,保证德国专家在这项科技上获得培训。截至今年年初.德国拥有超过4100万辆汽车.其中只有1452辆是电动汽车。  相似文献   

19.
《天津汽车》2011,(8):6-6
2011年8月5日,德国交通部长拉姆绍尔表示,经历了电动车推广早期的重重艰难之后,德国汽车界对电动车产品相当自信。德国电动车继续发展要依靠功能强劲的电池。截至2016年,德国政府将投入超过10亿欧元,用于开发电动车电池。  相似文献   

20.
<正>比亚迪e2无法直流快充Q一辆2019年款的比亚迪e2电动车,长期以来都是在住宅小区里充电,行驶一直正常。近日发生追尾事故后做了钣金和喷漆修复,在修理厂停放了三天,想要使用直流快充充电桩充电,却发现无法充电,更换其他快充充电桩仍然无法充电,只得使用交流充电桩充电。车辆启动和行驶均正常。请老师帮忙分析,此车为什么不能快充呢?故障可能出在何处?谢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