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某款四缸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对停缸技术的节能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停止工作气缸气门的不同关闭时刻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气门关闭时刻过早或过迟时,发动机的传热损失、泵气损失和摩擦损失均有所增加,压缩上止点前30°CA气门关闭时刻可使发动机获得较佳的燃油经济性改善效果,从而有效降低汽油机燃油消耗量;传热损失、泵气损失的降低分别是停缸技术节能的主、次要原因,但其会增加发动机摩擦损失和排气损失。  相似文献   

2.
以一台四缸进气道多点顺序喷射式汽油机为原型,开发了缸内直喷天然气发动机,并进行了不同燃烧室设计方案的仿真对比、电控系统和燃料供给系统的设计开发.对缸内直喷天然气发动机、原汽油机和天然气进气道喷射发动机进行了台架试验对比.结果表明,缸内直喷天然气发动机在中低转速时与原汽油机动力性相同,总功率和最大扭矩仅分别下降了 3.8...  相似文献   

3.
进气道结构是决定发动机缸内气体滚流强度的主要因素。针对一款直列四缸1.2 L增压直喷、DVVT汽油机,通过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发动机不同转速、负荷工况下,进气道滚流比参数对发动机进气状态和燃烧过程的影响,并对比了不同滚流比情况下的汽油机充气模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进气道滚流比对发动机的进气状态有显著影响。针对相同的ECU标定数据,滚流比的改变会造成充气模型精度较为明显的偏差。  相似文献   

4.
缸内直喷CNG发动机点火提前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4气门4缸车用汽油机改装为缸内直喷CNG发动机,在发动机台架试验及燃烧过程试验基础上,对发动机的充气效率、点火提前角进行了基础标定,并分析了发动机的点火提前特性.研究表明:发动机采用缸内直喷,输出扭矩对点火提前角变化敏感;随着点火提前角增大,发动机最高燃烧压力升高,出现最大燃烧压力所对应的曲轴转角逐渐靠近上止点,发动...  相似文献   

5.
相对于进气道喷射,缸内直喷汽油机的主要优势就是能实现对喷油压力、喷油次数和喷油时刻的精确控制。目前,对于发动机全工况的多次喷射研究和标定已经相当成熟,但将多次喷射应用于极低温环境,通过调整喷油时刻和喷射次数,将传统的低压喷射、单次喷射替换为高压喷射、多次喷射,能显著缩短汽油机起动时间。试验表明,使用优化后的3次喷射方式,采样发动机的低温冷起动时间能缩短35%~70%。  相似文献   

6.
对1台具有进气门晚关米勒循环和高几何压缩比的机械增压2.4L直列4缸直喷汽油机进行仿真设计及测试,通过改动齿轮传动比降低发动机转速。选择1台3.3L自然吸气V6发动机作为参比机型。该机械增压直喷汽油机的目标用途是中型客车或中小型货车。采用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GT-Power进行部件选取和进气道开发。利用动力总成仿真模型证实,相比V6参比机型,直列4缸机械增压汽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及性能都得到提高。机械增压器集成电磁离合器、中冷器及进气歧管。通过改进内部电路,将大量新软件集中于量产的发动机电控单元中。容积效率采用发动机自动图谱技术和软件进行标定。在数据处理时,将原始输出编辑为点-斜线格式。全因子试验设计为最有用的标定区生成模型。发动机测功机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模拟的联邦试验规范行驶循环下,有望大幅改善燃油经济性。现阶段正在进行增压器离合器控制技术的开发及车载测试。  相似文献   

7.
汽油机冷起动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Ⅲ、欧Ⅳ排放法规已将发动机的冷起动过程纳入考核范围。论述了汽油机冷起动工作过程的特点、排放状况及冷起动控制技术对满足未来排放法规的意义。介绍冷起动控制技术中采用的油膜补偿模型、缸压反馈闭环控制、可变气门正时和气门升程技术及一些新的后处理措施,以降低冷起动的排放。  相似文献   

8.
开发了液化天然气(LNG)缸内直喷多缸发动机,通过对不同的燃烧室设计和喷嘴布置方案进行仿真分析,开发了新的燃烧系统,设计了电控系统软硬件和满足天然气缸内直喷的LNG燃料供给系统.对LNG缸内直喷发动机、原汽油机和天然气进气道喷射发动机进行了台架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直喷机中低转速时动力性与原汽油机相同,总功率和最大扭...  相似文献   

9.
铃木公司开发了1款新R06A型3缸汽油机,并配装于2011年1月投产的新K系列车。新型汽油机的首要开发目标是改善燃油经济性。为了满足发动机性能的要求,通过改善燃烧、减少泵气损失和降低摩擦等技术措施,全面提高了发动机的热效率。新K系列轿车在配装新型汽油机并采用起动-停车系统后,在JC08工况下的燃油耗仅为24.2 km/L,获得了日本国内市场同等级车辆中的最佳燃油经济性。同样,新型汽油机的质量在660 mL级机型中是最轻的,其噪声远低于现有发动机的。  相似文献   

10.
2007年5月下旬,宝马日本公司按照惯例举行了技术论坛活动。今年的主题是“氢与汽油双燃料发动机汽车”、“燃油分层燃烧汽油机直喷技术”、“新开发的4缸汽油机”、“汽车与摩托车虚拟空气动力学试验”等。本文就宝马与标致·雪铁龙集团共同开发的4缸汽油机对其基本概况、设计特点、制造工艺和新型发动机附件等方面作概要介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入紧凑型轿车领域,Mercedes-AMG公司在Mercedes-Benz-BlueDirect系列4缸直喷汽油机模块化组件基础上,开发了新型4缸2.0L直喷汽油机。为了达到133kW的高升功率,必须在基础发动机、空气管路、增压系统及排气装置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2.
为了降低直喷汽油机的泵气损失、提升热效率,提出了将稀薄燃烧与废气稀释相结合的复合稀释燃烧(LDC)的路线。在一台缸内直喷汽油机上进行了中小负荷下的试验,以研究影响复合稀释燃烧的因素,测量了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燃烧特性及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在200~600 kPa的平均有效压力下,复合稀释燃烧带来了4%~6%的油耗改善,同时,发动机的NOx排放不会急剧升高。对燃料能量分配的分析表明:稀释燃烧降低了发动机传热损失和泵气能量损失。因而,验证了复合稀释燃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将1台直列4缸汽油机改装为缸内直喷LNG发动机,用自行开发的发动机工作过程测量分析系统测量其缸内压力.分析了标定转速和最大扭矩转速下最高燃烧压力、压力升高率、缸内温度的变化,并计算分析了其放热规律.结果表明:与汽油机相比,改装后的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较慢,后燃现象较严重;最大扭矩点的最大压力及最大压力升高率大于标定点;转速...  相似文献   

14.
轿车发动机冷却水套流动与传热CFD计算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UG软件对某汽油机冷却水套建立三维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分析发动机内部冷却水的流场分布、换热系数分布以及压力损失,同时对该发动机的冷却水套提出了优化方案并对其计算结果与原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原发动机冷却水套的流动传热计算表明:缸盖进气侧冷却水流动较均匀,3缸和4缸缸体冷却水套排气侧冷却能力较差,1缸和2缸缸盖冷却水套排气侧冷却能力较差,通过改进前后换热系数比较,说明改进后的发动机冷却水套的换热能力优于原发动机冷却水套。  相似文献   

15.
上海汽车电机厂为桑塔纳轿车配套的QD1225型起动从1987年底开始批量供货以后,又在该机基础上派生了QD1225B型起动机,配套在上海汽车发动机厂新研制的682Q汽油机上。682Q汽油机是在原680Q基础上扩缸的新汽油机。扩缸后发动机功率比原680Q汽油机有所增加,所需要的起动功率也比原来要高。为了改善起动性能,选配的QD1225B型起动额定输出功率为0.95kw,  相似文献   

16.
多缸柴油机最大气缸压缩压力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气缸压缩压力与起动电流、起动转速的关系,设计了相关的传感器及测试分析软件,通过实测多缸柴油机的起动过程,得出了一种测试多缸柴油机最大气缸压缩压力的方法,实测情况说明该测试方法能克服传统测试方法的不足,能准确测试多缸发动机各缸的最大压缩压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奇瑞缸内直喷2.0L发动机,利用耦合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发动机循环模拟计算,优化设计了HCCI配气方案,这是国内率先在多缸4冲程产品汽油机上实现了HCCI燃烧,缸内循环波动和缸问循环波动小于2%,并大幅度降低了油耗和NOx的排放.  相似文献   

18.
<正>1.起动后发动机自行熄火故障现象:一辆江淮HK6103H3型客车,装备潍柴生产的WP6.240型直列、水冷、6缸、4冲程、直喷、增压中冷电控柴油机,该发动机采用BOSCH公司的电控高压共轨喷油系统。该车的故障现象为起动后发动机  相似文献   

19.
以市售93号乙醇汽油作为试验用油,将一种含有过氧化物的助燃剂M以体积分数1‰添加到乙醇汽油中,在发动机试验台架上考察了该添加剂对乙醇汽油发动机燃油消耗率、缸压和瞬时已燃质量分数(mf)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发动机未作任何调整情况下燃用乙醇汽油后,发动机燃油消耗率较原汽油机平均升高4.9%,向乙醇汽油中加入1‰体积分数的添加剂M后发动机燃油消耗率较乙醇汽油机平均下降3.1%。同时,加入该添加剂后发动机缸压峰值较乙醇汽油机有所升高,缸压和mf峰值所对应的发动机曲轴转角提前。  相似文献   

20.
<正>潍柴WP6.240型柴油机潍柴WP6.240型柴油发动机为直列、水冷、六缸、4冲程、直喷、增压中冷型式发动机,采用BOSCH电控共轨系统。案例1起动困难且起动时伴有"当当"敲击声故障现象一台潍柴WP6.240型柴油发动机,一般要起动3次才能起动着机,且起动时伴有很明显的"当当"敲击声音,但发动机一旦起动着机后,在运行过程中没有感觉到任何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