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氧化碳(CO)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一氧化碳中毒(也称煤气中毒)是由于吸入一氧化碳气体而引起的机体损害。凡含碳物质,在燃烧不完全时会产生一氧化碳。汽车内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废气排放合格的发动机在工作时排放的一氧化碳为1.5~4万ppm(即1.5%~4%)。当汽车停止行驶而车内还使用空调冷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数量越来越多,汽车废气排放带来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出于对清洁空气的需要,人们对汽车尾气净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关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也越来越严格。为有效控制尾气排放,现在大部分汽车都装备了三元(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催化(铂、铑、钯)净化  相似文献   

3.
有关汽车尾气排放问答两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汽车尾气排放危害物如何形成,有哪些危害?答:汽车尾气污物主要指CO(一氧化碳)、HC (碳氢化合物)、NOx(氮氧化合物)等。这些有害物质的形成条件和危害各不相同,治理方法有别。1.CO的形成及危害CO它是在燃烧过程中由于空气供给量不足,在缸氧条件下产生的,如空气滤清器滤芯堵塞,阻风门  相似文献   

4.
武深秋 《北京汽车》2004,(6):35-35,38,40
汽车排放污染物主要由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固体微粒及少量的二氧化硫(SO2)和其它一些有害物质组成。上述污染物中CO、末燃烧的HC、NOx和铅化合物炭烟等,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排放,少部分来自曲轴箱泄漏。其中HC还来自汽油车油箱和化油器中汽油的蒸发与滴漏。  相似文献   

5.
汽车排放污染物主要由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固体微粒及少量的二氧化硫(SO2)和其它一些有害物质组成.上述污染物中CO、末燃烧的HC、NOx和铅化合物炭烟等,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排放,少部分来自曲轴箱泄漏.其中HC还来自汽油车油箱和化油器中汽油的蒸发与滴漏.  相似文献   

6.
OBD的主要功能是在车持续诊断与排放相关的零部件和系统失效的状态,其中监测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劣化过程,防止有害物排放超限值是OBD的主要任务之一。1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工作条件汽车尾气排放后处理装置(图1)的核心部件是三元催化转化器(简称TWC,图2)。三元催化转化器含有多种贵金属——钯(Pb)、铂(Pt)和铑(Rh),其功能应保证尾气排放的透穿性,同时将尾气中的有害物——碳氢(HC)、一氧化碳和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汽车工业中,内燃机是重要的汽车动力源,燃料燃烧均会留下有害的残留物,例如炭烟颗粒(PM),我国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对在用机动车尾气排放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世界各国也均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排放法规,以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柴油发动机尾气排放因大众公司的"尾气门"事件,更是引发全球密切关注。柴油机有害颗粒物排放始终是汽车工程师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欧洲甚至全球均颁布了非常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由欧洲经济委员会(ECE)的汽车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能够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已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改进发动机控制技术,能够有效实现汽车尾气的排放控制,这其中空燃比传感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一、空燃比(A/F)传感器结构原理(一)空燃比(A/F)传感器的结构空燃比传感器的元件包括可以传输离子的电极层和一个加热器,集  相似文献   

9.
许多资料证明,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来自汽车,因此世界各国都为防治汽车尾气污染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1999年元月北京市公布汽车排放法规相当于欧洲1992年公布的1号标准.我国计划2004年7月1日起要求达到欧洲1996年公布的2号标准.目前,北京已申请从今年7月1日起新车执行欧2号排放标准.目前欧洲正在执行的是2000年公布的3号标准,到2005年将执行4号标准.我国力争在2010年与当时国际水平相当.汽车尾气对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相当严重,以北京为例,据检测,北京市大气中的一氧化碳(CO)的74%、碳氢化合物(HC)的63%、氮氧化物(NOx)的22%均来自汽车尾气.北京市已成为世界上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我国定期发布空气质量周报的30多个城市中,有半数城市的空气质量达不到标准,甚至呈现中度或重度污染.近些年来为了改善城市环境,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国家也采取了许多措施来防治汽车尾气污染.  相似文献   

10.
车坛传真     
北京将实行更加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据北京市环保局透露,从2004年1月1日起北京将对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实施欧洲二号标准。 欧洲标准是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欧洲二号标准”对尾气中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含量的要求将比“欧洲一号标准”更加严格。从2004年1月1日起,北京市新上牌照、新生产的车辆必须符合这一标准。从2005年开始,“欧洲二号标准”在全国推广执行,到时所有不符合这一标准的机动车将不准制造出厂。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污染已经成为汽车维修企业最重要的维护项目。治理尾气可以像医院给病人看病一样,先检查,然后取报告,根据报告制定治理方案,通过给汽车"打针吃药"就可以解决汽车尾气排放不正常问题。汽车尾气治理是从新车行驶1万km排放变差开始,到排放恶化、排放超标、排放失控的全过程。汽车尾气治理项目的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2.
庚晋 《汽车与配件》1999,(11):20-2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机动车急剧膨胀,尾气污染形势日益恶化,极大地损害了空气的质量,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调查研究表明,北京市大气污染物中有73.5%的碳氢化合物、63.4%的一氧化碳、65%的铅和46%的氮氧化合物是来自机动车燃油排放。由于机动车的排放位置低,实际对环境污染浓度的分担率在70%以上。去年北京组织了一次抽检,结果令人堪忧:汽车尾气排放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环保问题突出,治理大气污染是推动汽油发动机排放升级的核心原因。汽油机国六的实施对汽车尾气的排放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非甲烷总烃、氮氧化物、PM颗粒大幅度减少及行业技术革新走向快速阶段,特别是对各大车企具有重大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汽车尾气排放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世界各国对汽车尾气排放的要求都越来越严格。进一步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水平,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执行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对于治理大气污染有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汽车车载诊断系统(OBD)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翔 《城市车辆》2006,(4):41-43
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现代汽车车载诊断系统(OBD)正是最新推出的监控汽车尾气排放的手段之一。本文介绍了OBD系统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主要特点和监测对象,并对OBD系统的局限性做了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6.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是研究城市低碳交通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郑州市为例,通过本地化修正IVE模型后提取汽车尾气排放因子,采用满足城市主干路汽车尾气污染扩散特征的线源和点源排放源强计算方法,再由郑州市主干路试验验证。研究表明:优化的IVE模型可以有效分析城市主干路的汽车尾气污染物浓度;在交通高峰时段,公交车停靠站点时的点源污染明显影响城市主干路汽车尾气CO污染物的浓度分布。  相似文献   

17.
基于HDM4道路分析预测模型,模拟不同道路养护标准下的汽车尾气排放情况,并结合实际应用,分析公路养护如何影响汽车尾气的排放量。测试结果表明:更大的粗糙度伴随着更多的汽车尾气排放量,此外,行驶速度和汽车尾气排放量正相关,这两个因素都受到养护工程的影响;粗糙度同样影响汽车行驶速度;综合考虑速度和粗糙度的影响,正常养护(相较于不良养护和良好养护)对于控制汽车尾气排放量是最佳的;可以认为理想的养护标准是将粗糙度维持在"平衡点"附近。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的重要交通工具,在给人们出行提供方便的同时,汽车尾气不仅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其污染物还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汽车尾气排放的治理和控制已经成为当下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汽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以及危害入手,对影响汽车尾气排放的因素以及当下汽车尾气排放检测的主要技术进行了简述,并在现有的基础上总结了汽车尾气治理和净化技术,以全面改善汽车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19.
一、概述 30年来,美国政府不断提高严重污染地区的新车和在用车尾气排放标准,在治理机动车污染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提高汽车的尾气排放标准也促成了一些新的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和检测与保养(I/M)计划,其中包括:根据车龄制定排放标准或限值;测定催化转换器的有效性;减低造成臭氧的氮氧化物(NO_x);提高检测技术与美国联邦检测规程(FTP)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汽车尾气作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其排放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世界各国也纷纷制定相关的排放法规,以限制汽车尾气的排放。2005年4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又发布了"轻型汽车污染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的国家标准,规定从2008年7月1日起生产的轻型车辆增加OBD(车载诊断系统)测试,这是实施国Ⅲ、国Ⅳ排放标准的核心,可以更加有效地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