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流变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市民社会”理论是近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重要理论。这一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历史的流变过程。市民社会理论尤其是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市民社会的建立,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葛兰西的“历史集团”理论以一定阶级组合为架构,贯通整合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原理出发深入解读“历史集团”范畴的内涵和意义.该理论的局限是对生产力的根本决定作用有所忽视,导致对实践结构的整体把握有不足.“历史集团”理论蕴含国内与国际两个社会向度,通过该理论可透视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实质.中国争取国际博弈主动权和领导权的关键在于形成先进的世界性“历史集团”和“实践集团”.  相似文献   

3.
罗杨 《海交史研究》2014,(1):106-111
施坚雅(William Skinner,1925—2008),美国著名人类学家,1954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任教。1950年至1951年他曾到四川考察,1977年考察了中国城市的市场,其著作《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等开创了中国研究的范式。《泰国华人社会:历史的分析》是他1956年完成的著作,该书弥补了西方和泰国的历史学家们对华人的漠视,影响了数代华人华侨和族群研究学者。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行政诉讼制度的法律《行政裁判院官制草案》为对象,着重研究其产生的原因、基本特点及历史地位。本文认为,《行政裁判院官制草案》的诞生是西方宪政思想传播和清末立宪思潮兴起的结果,标志着中国社会权力分立与制衡思想的启蒙和现代权利意识的觉醒,对中国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诉讼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20 0 1年 2月 2 8日 ,上海交大闵行校区菁菁堂坐无虚席 ,刚从南极归来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葛剑雄教授在这里作题为《南极与 2 1世纪中国》的演讲。2 0 0 0年底 ,葛教授同其他 5位人文学者随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到了南极 ,在极地环境中完成了一些人文方面的课题。在演讲中 ,葛教授回顾了南极考察的历史 ,分析了现阶段南极考察的目的和意义 ,也展望了南极未来的开发情况。他指出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使得中国人的开拓和探险精神还不如西方国家 ,由此中国对南极的考察还十分有限 ,但是新世纪的中国离不开海洋 ,也离不开南极 ,所以…  相似文献   

6.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是社会工作者实践的精神动力,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起源于西方社会的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在中国本土很难完全立足,但社会工作所追求的和谐博爱理念是任何国家都通用的。文章通过对传统家文化的观点与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家文化与社会工作伦理之间的契合与冲突,并本着扬弃精神对待家文化理念,使之成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伦理体系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7.
查尔斯·泰勒认为,有“文化的”和“非文化”的两种理解现代性的方式,之所以出现现代性的种种隐忧就是因为我们采取了非文化的现代性理解方式.泰勒基于自身对现代性的文化理解,从与社会理论相对的“社会想象”的角度,对现代道德秩序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考察,并从市场经济、公共领域、人民主权这三个方面探讨了现代社会自我理解的历史转变.泰勒通过丰富现代性的社会想象来反对对西方现代性的简单复制.  相似文献   

8.
启蒙就是要促使人类摆脱“不成熟状态”,激发人的无穷想象力和无限创造力,真正确立起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目前中国的现代性启蒙就是要在扬弃传统的基础上,参照西方社会的现代化模式,确立社会成员个体独立的法权状态,促使传统伦理社会向现代市民社会转变,从而为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发达国家可持续交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可持续的交通发展是建立在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上,利用有效的环境资源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发展方式.文章首先分析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进而对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以及欧洲的可持续交通发展战略进行分析和对比,最后总结出世界发达国家可持续交通发展战略的特点,为我国相关战略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金昌国有公共交通运营有限公司坚守服务市民的初心和使命,秉承"服务至上、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践行"让党和政府放心、让社会和市民满意、让企业和职工成长"的企业价值观,坚持把完成经营目标、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市民满意度作为党建活动的实践载体和具体抓手,把党建动能辐射到公交运营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市民日常出行生活的点点滴滴,使党建工作与公交运营融合不断深入,党建引领作用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