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连续梁桥的广泛应用,连续梁桥墩柱的合理设计值得深入研究。从影响连续梁桥墩柱设计的主要因素出发,深入分析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为连续梁桥墩柱合理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某高速铁路连续梁桥桥墩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高速铁路地震区桥墩设计的特点,以某客运专线高烈度地震区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全桥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连续梁桥桥墩的刚度、结构的自振频率及振动模态特性,并采用反应谱法进行地震反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高速铁路连续梁桥桥墩纵向刚度比横向和竖向刚度小,在8度及以上烈度区,地震力控制桥墩截面的配筋设计,按照纵、横向进行地震效应检算可满足设计要求,也可采用减、隔震等措施来降低桥墩地震力.  相似文献   

3.
以某三跨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时程分析法,对43.5 m宽的四柱和双柱式超宽桥以及25.5 m宽的普通桥的地震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双柱超宽桥主梁稳定性较差,在抗震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主梁的扭转效应;超宽桥地震反应明显大于普通桥,其桥墩弯矩和支座剪力达到普通桥的2~4倍;四柱超宽桥横桥向地震反应起控制作用,双柱式超宽桥纵、横向地震反应均较大;桥墩的布置方式和支座的约束形式对超宽桥地震反应影响较大,双柱式超宽桥更为不利.  相似文献   

4.
随着连续梁桥的广泛应用,连续梁桥墩顶顺桥向水平力往往是设计的关键步骤,解决这一难题是设计成败的关键.文中从多个方面介绍了连续梁桥和简支桥面连续桥桥墩顶受水平力的计算方法,总结出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计算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确定连续梁桥横桥向桥墩弯矩分布特点,为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提供基础。基于典型的连续梁桥横桥向,理论分析了桥墩弯矩分布机理,然后以墩顶与墩底的弯矩比值为桥墩弯矩分布指标,采用有限元方法,就墩高分布、桥台约束情况、主梁横向惯性矩、主梁扭矩和桥墩横向惯性矩5种因素对桥墩弯矩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参数分析。上述因素对于桥墩的弯矩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增加桥墩横向惯性矩或同时减小主梁横向惯性矩和扭矩,可以有效减小墩顶与墩底的弯矩比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连续梁桥,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动力分析模型,对分别采用普通板式橡胶支座和铅芯隔震橡胶支座的工况进行时程分析,并考虑不同墩高和结构形式,着重研究减隔震支座对桥墩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减震效果。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减隔震支座在连续梁桥中的合理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高墩连续梁桥因为其桥墩比较高,对抗震性能有很高的要求。该文以某桥为工程背景建立了全桥精细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地震波组合下的动力响应时程分析,很好地分析结构的位移、内力及时程响应。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郭磊  孙海涛 《上海公路》2007,(2):21-23,31
中大跨度连续梁桥固定墩系统是连续梁桥纵桥向抗震的重点。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各国抗震设计规范,从延性抗震、能力保护设计思想出发,对固定墩桥墩、基础及支座的抗震设计进行了系统探讨,并给出了完整的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9.
以某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地震分析软件Opensees对其建模,分析单柱墩、双柱墩对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对桥梁抗震性能的研究主要通过三个位移参数,梁端位移、支座位移、墩顶漂移比,进行对比分析来判断,研究在同等地震强度下不同桥墩形式在位移参数方面计算结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结合某实桥工程实例,开展了连续梁桥的桥墩纠偏的顶推受力分析研究.通过分析比较,在桥墩安全允许的条件下,可把竖向顶升千斤顶放置在桥墩顶部来顶升主梁,在主梁底部安装纵向和横向复位千斤顶来纠偏.结果表明:考虑了桥墩的纵桥向偏位与横桥向偏位的实际线形的计算分析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为了减小墩顶主梁在顶升时产生的竖向力对桥墩根部产生的弯矩值和墩顶产生的位移值,可调整千斤顶的纵向布置以减小偏心距.  相似文献   

11.
临河黄河大桥处在严寒、高烈度场地条件下的地区,经研究确定该桥主桥采用一联(59.7+11×100+59.7) m 的超长联大跨连续梁桥,桥宽12 m ,梁体为单箱单室变截面箱梁,墩身为实体墩,主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基础。设计过程中形成了超长联大跨连续梁桥减隔震设计、合龙工艺等成套关键技术:桥墩上设置大吨位双曲面球型摩擦摆隔震支座和柱面摩擦摆隔震支座,基桩上采用永久性抗震钢护筒,利用零弯矩理论指导合龙工序设计等。该套技术解决了超长联大跨连续梁桥抗震、长联施工等关键技术问题,减少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2.
连续梁桥纵向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某波纹钢腹板连续梁桥纵向地震作用决定固定支座的个数,准确、合理地计算出纵向地震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四种工况两种桥墩形式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表明,从地震作用的角度出发,刚度较小的方案二提供的桥墩更适合本次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3.
为准确研究连续梁桥桥墩的屈曲失稳问题,本文取三联连续梁桥中的l联,用位移法建立了连续梁桥桥墩失稳通用平衡方程组以求得计算长度系数.该平衡方程组中,不仅考虑了线位移刚度和转角刚度的耦合影响,而且考虑了支座刚度、邻联抗推刚度和全桥地基刚度对计算长度系数的影响;不仅考虑了单墩在轴向力作用下刚度的影响,而且考虑了其余墩在轴向力作用下的整体屈曲反应.同时推导了邻联对桥墩的抗推刚度,给出了地基刚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与有限元分析对比,验证了理论推导解析解的正确性.最后,给出了各因素作用下计算长度系数的对比结果.  相似文献   

14.
多跨混凝土连续梁桥隔震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莉  祁皑 《桥梁建设》2014,(2):32-37
采用合适的隔震措施是改善多跨连续梁桥固定墩承受过大地震力作用的有效方法。以某六跨混凝土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分析,在该桥中间墩处分别设摩擦摆支座和减震球型支座2种隔震体系,研究2种隔震体系对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2种隔震措施均能有效地降低顺桥向桥墩内力和位移,因此隔震体系与抗震体系相比受力更为合理;从支座的竖向承载力和回复刚度等方面考虑,摩擦摆支座具有显著的优点,因此建议此类连续梁桥采取隔震措施时采用摩擦摆支座。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高铁连续梁桥龙卷风荷载特征,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手段,开展了高铁连续梁桥龙卷风荷载数值模拟研究。首先,以Ward型龙卷风发生装置为物理原型,按照原理相仿和等效替代的原则建立了相应的数值模型。然后,基于上述模型开展龙卷风场数值模拟,并与文献提供的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龙卷风场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以某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将该桥三维模型建于上述数值龙卷风场中心,研究龙卷风作用下高铁连续梁桥结构表面风压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型可较好地模拟龙卷风场的基本特征;龙卷风袭击高铁连续梁桥时,风场受主梁和桥墩的干扰较大,涡核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其中,主梁底部风场的涡核半径增大,形成较大范围的高风速区;桥梁结构表面存在较大压差,正负风压极值之差约为负风压极值的2.5倍;负风压出现在主梁跨中的较小范围内,且主梁顶面的负压绝对值高于主梁侧面和底面;正风压极值出现在主梁端部迎风侧,且桥墩迎风侧也承受较高的正风压作用。上述极端不均衡的风荷载在桥梁设计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盆式橡胶支座连续梁桥的抗震性能,采用有限元法分析连续梁桥的约束方式、一联跨数及跨度等主要参数对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的纵向单墩固定的约束形式一般不能满足抗震要求,需采用中间多墩纵向约束,为保证桥墩的延性,需要适当增加固定支座下墩柱的配箍率;支座约束方向的水平承载力要求较高,需设置抗震销、横向挡块等保险...  相似文献   

17.
在普通连续梁桥和连续刚构桥的设计中,主梁的跨中正弯矩是一个控制重点,为了减少跨中正弯矩,通常将箱梁梁高设计成抛物线形式。针对连续刚构桥,其结构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桥墩的受力也是一个控制重点。笔者通过实际工程,采用桥梁分析软件Midas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发现连续刚构桥在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时,不同的施工方法不仅会引起主梁跨中弯矩的明显变化,而且对桥墩的受力也有影响,最终提出了合理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连续梁桥空心墩墩顶局部应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桥墩是结构的关键部位之一,桥墩墩顶截面的受力很复杂。本文通过建立某连续梁桥空心墩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空心墩在竖向荷载及温度荷载作用下的墩顶局部应力分布特征,指出在墩顶对称轴附近存在较大拉应力,特别在墩实体过渡段下部;而且在骤然降温时,桥墩外表面出现较大横向拉应力。因此要注意配筋,防止出现裂缝。  相似文献   

19.
吴云涛  顾赛辉 《公路与汽运》2023,(3):132-135+140
以江苏徐州市三环南路快速化改造工程高架桥混凝土连续箱梁顶升为例,分析现浇混凝土连续梁整体顶升的总体施工流程,阐述Pm123桥台、Pm124~Pm128桥墩、抱柱梁、Pm123横梁等主要构件的改造设计方案、施工流程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对于采用悬臂浇注施工的大跨度连续梁桥,施工过程中结构内力和线形变化复杂,受力体系形式多变,对结构进行施工监控已经必不可少。文章结合京杭运河大桥工程实例,介绍了大跨度连续梁桥施工监控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相关细节,为类似桥梁的施工监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