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分类编码是BIM标准中信息语义标准化的一种实现方法。为了实现各阶段、各相关方及各类信息管理平台对BIM模型信息数据的保真传递和规范化应用,在ISO/12006-2建筑信息分类编码的基础上,根据桥梁结构的构型和受力特性,对桥梁工程BIM模型的实体构件进行拆分,提出了根据构件层级可进行代码扩展的柔性代码结构,从而实现对BIM模型的实体构件进行了各个阶段的唯一编码。柔性代码结构与BIM建模规则和建设过程模型精度相一致,能确保各个阶段的实体构件与构件编码一一对应,利于BIM的信息在各阶段、各相关方及各类信息管理平台间准确、保真传递。  相似文献   

2.
为了便于桥梁养护与管理,提高桥梁精细化管养的水平,在分析国内外相关行业的信息分级与编码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桥梁属性和养护特点,提出了桥梁构件养护编码与快速识别方法,制定了精确到构件级的分级编码结构和分类代码。据此,基于二维码应用设计了桥梁构件智能信息标签,采用APP扫描信息标签的方式对桥梁构件进行识别,初步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桥梁构件养护编码与快速识别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建立全面、统一和精确到设施构件级的身份标识并能快速识别桥梁构件,为桥梁全生命周期养护管理奠定基础,极大提升了桥梁养护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文章探讨了基于GIS的内河电子江图数据库信息分类编码的方法,采用面向对象GIS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GIS实体类别的电子江图数据库信息分类编码方案.并通过应用实例,分析了编码在提高江图数据管理效率中的作用及方法.   相似文献   

4.
章探讨了基于GIS的内河电子江图数据库信息分类编码的方法,采用面向对象GIS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DIS实体类别的电子江图数据库信息分类编码方案。并通过应用实例,分析了编码在提高江图数据管理效率中的作用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钢筋混凝土桥梁由于是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的产生是规范允许的,控制裂缝的宽度是设计及运营的关键,结合某钢筋混凝土桥梁的实体工程,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桥梁裂缝的产生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严格良好的桥梁数据组织可以辅助桥梁设计实现更加深入的设计重用。文章通过定义桥梁设计特征、桥梁设计特征空间,形成了桥梁特征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建立了基于特征的桥梁数据组织。进一步以桥梁构件为基本单位,建立了基于特征的桥梁信息模型,模型中定义了每个构件的几何信息和各种工程设计参数和属性,建立起构件几何图形与信息实体的一一对应关系,实现了图形和描述桥梁信息模型的数据之间的双向链接,为桥梁设计绘图软件大规模的设计重用需求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在尧栾高速工程项目中,对BIM技术在设计阶段进行了应用研究。建立完成了桥梁参数化构件族库,通过参数化构件族库建立完整的桥梁三维可视化模型。根据可视化参数模型进行桥梁设计过程中的碰撞检测、工程量自动统计及分析,施工进度分析以及4D模拟辅助施工管理控制。根据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提出了当前阶段BIM技术存在的不足,该项目在设计阶段采用BIM技术,大大优化施工方案,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8.
从北江四桥的项目背景和方案构思出发,介绍了主桥主体构件桥梁景观设计和桥梁景观外延设计。主体构件桥梁景观设计包括整体布置的美学形态,主梁、主塔及拉索、主墩等景观设计。探索出一套针对斜拉桥景观的设计方法,为同类桥梁的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大震不倒,且震后无需修复或者稍加修复就能恢复正常使用功能理念的可恢复功能桥梁防震结构是桥梁地震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设置可更换构件是实现桥梁结构可恢复功能的一种有效途径,附加可更换构件可恢复功能桥梁防震结构是指:在结构适当部位设置减震装置作为可更换构件,通过牺牲可更换构件从而保护主体结构免受损伤或大幅减小损伤,震后通过更换损坏构件以恢复结构正常使用功能。对附加可更换构件的可恢复功能桥梁防震结构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首先介绍了附加可更换构件的可恢复功能桥梁防震结构的设计理念;然后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可更换构件的类型、附加可更换构件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及其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并通过实际工程应用案例说明了附加可更换构件的可恢复功能桥梁防震结构的工程实践价值;最后探讨了附加可更换构件的可恢复功能桥梁防震结构的发展趋势。现有研究表明,附加可更换构件桥梁结构的功能可恢复性已得到了工程界的认可,但仍然需要在新材料、新构造形式的开发,系统性的试验研究以及抗震性能优化设计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18,(12)
BIM技术作为近年来工程创新发展的新技术,在公路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桥梁工程作为公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参与方众多、结构形式复杂、信息量大等特点。在全生命周期内如何实现桥梁工程的不同参与方与异构系统之间对信息的理解一致,就非常重要。分类编码标准作为BIM技术标准之一,即语义标准,其作用就是解决语义信息的共享问题。将基于公路工程信息模型分类与编码标准的研究框架内,分析国内外桥梁工程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构造物、空间结构、构件、属性和材料等5张分类表桥梁专业的详细内容,并从运算符应用、编码应用、IFC中应用和项目应用等4个方面研究分类编码的应用,为桥梁工程信息模型分类编码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BIM技术在桥梁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其中包括参数化建模、可视化设计、图纸输出和协同设计等内容。以云南省丽香铁路金沙江特大桥为工程实例,本人通过Revit软件构建整座桥梁的每个构件的族库,构建桥梁信息的数字化模型,以及构建完善的桥梁的数字化模型,完成了该桥设计工作。实践表明,BIM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不仅能显著提高设计质量,还能使项目投资者更好地控制工程项目的投资规模和把握实施过程的进度。  相似文献   

12.
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大跨度独斜塔斜拉桥的动力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讨论了空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分析了构件参数对动力特性的影响,得出了可供该类型桥梁设计应用的结果,并为该类型桥梁的进一步抗震分析提供了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13.
以宁波市三官堂大桥项目作为案例,系统地介绍了BIM软件在大跨度钢桁架桥梁中设计阶段的应用。介绍了TEKLA软件在方案比选、参数化建模、构件自动算量、三维节点辅助自动出图等方面的详细应用。初步尝试利用BIM技术辅助桥梁设计,对BIM在桥梁设计阶段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BIM技术在工程领域广泛应用,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对BIM技术进行简要剖析,提出BIM模型数据结构的基本原则。以香格里拉及周边路网综合整治工程基础结构为例,说明Revit构件建模、项目建模的过程。从构件及项目模型中提取关键信息,通过二次开发的方式输出施工图,总结Revit输出施工图的方法与原则,为BIM技术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跨海大桥具有"桥跨数量多、构件典型类别有限、所处运营环境恶劣"的特点,科学评价每个构件或桥跨的安全性及养护的优先级正成为结构养护工程师面临的难题。对适用于跨海大桥的构件评级体系及其在结构监测巡检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跨海大桥的特性,建立跨海桥梁构件分类和编码的基本方法;其次,将构件评级分四方面展开(重要性分级、危险性分级、易损性分级和构件外观评级),给出各自分值确定算法与原则;再者,根据结构监测系统的数据及日常检查数据进行定期的构件综合评级,综合评级分值的排序即可为全线桥梁的巡检养护优先级提供指导;最后,以某跨海大桥为工程背景,基于WEB-GIS技术在其结构监测巡检养护管理系统中实现了构件评级体系的相关功能。  相似文献   

16.
针对桥梁设计、施工和运维管养不同阶段信息转移遗漏和难以共享的问题,以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为背景,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无人机倾斜摄影等新兴信息技术构建基于BIM的全生命期信息管理平台,平台包括电脑端的WEB应用系统、智慧沙盘和移动智能终端APP 3种可视化交互方式。设计阶段,对全线桥梁进行参数化BIM建模,并建立桥梁周边环境三维实景模型,在BIM中集成桥梁结构分析结果数据。施工阶段通过统一的构件编码串接项目信息、施工进度、质量安全、人员物资机械、施工监控等信息,实现各方的协同管理。运维管养阶段,在BIM模型上集成了设计、施工阶段与运维管养相关的关键信息,对健康监测和巡检管养实现三维可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杜战军  吴继峰  任子健  温庆杰 《公路》2021,66(11):114-119
以某大跨钢桁梁桥的BIM模型建立过程为例,提出了一种参数化及精细化建模思路,通过对BIM模型的构件进行设计、施工信息匹配和编码,可用于桥梁施工全过程监控.基于BIM模型信息,以手机和个人电脑为采集终端设备,建立数据服务器和基础数据库,在云计算中心进行后台整理分析,从而构建BIM信息化平台,实现施工进度模拟、设计与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和档案资料的信息化归档管理.BIM建模及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桥梁施工效率,优化了施工工序,缩短了工期,提高了构件安装精度和施工质量,为大跨钢桁梁桥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基于某连拱大桥为研究对象,根据桥梁结构设计流程,提出了一套基于Revit软件构建的BIM桥梁建模框架,以参数化模型作为BIM建模框架中的标准化构件族建立了多跨混凝土拱桥模型,并对建立的结构模型应用功能进行了简单介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复杂的曲线结构模型,基于指定放样截面形体和路径的方式来建立模型结构,而对于较简单的模型结构,通常在结构设置自适应点,在变截面平面设计截面结构实现桥梁的参数化模型;以标高和轴网系统来描述桥梁构件设计基本要素,运用轴网系统确定标高平面位置,精确描述桥梁各重要控制条件;采用类似于"搭积木"的方式来建立BIM模型。对于自适应点较多构件模型,通常采用连线法,将于实体对应的模型自适应点赋予对应参数。对于竖直放置构件,采用选择面法确定合适的标高平面,在工作片面上确定轴网交点等代表性的放置点来放置模型。  相似文献   

19.
交通运输领域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要求推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公路工程的应用,公路工程项目桥涵设计与施工主要采用交通运输部及各地发布的桥涵通用图(标准图),创建常规桥型和通用结构的标准化、参数化实体模型是公路工程BIM技术应用和推广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提高桥涵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建设管理质量和效率。文中依据桥涵通用图,基于BIM技术,提出标准化桥涵通用图BIM模型及族库的建设思路和流程,在Revit软件平台上研究涵洞主要构件的参数化模型,创建涵洞洞口组成构件和洞身组成构件等构件族库,在统一的模型组织架构中实现涵洞的实体造型。  相似文献   

20.
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大跨度斜塔斜拉桥的动力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讨论了空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分析了构件参数对动力特性的影响,得出了可供该类型桥梁设计应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