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状带式输送机是在普通槽形带式输送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机型。它的输送带仍然为平面胶带,但在它的有载分支区段适当地布置托辊,使原先在装料点呈槽形的输送带向上卷成圆管,输送带两侧边缘彼此搭接,搭接长度约为圆管直径的1/3,物料裹在管中输送,直到接近卸料点,输送带再展开,并可展平绕入端部滚筒。从滚筒到变为管形的这段距离约为圆管直径的25倍。  相似文献   

2.
针对带式输送机回程托辊失效引起的散货疏运系统生产停时等问题,在深入剖析带式输送机回程托辊失效原因和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能有效减少带式输送机回程托辊故障的技术改造方案。通过技术改造方案的实践表明,此方案能有效提高带式输送机连续运行能力,减少作业中因带式输送机托辊损坏造成的系统线生产停时,保证散货物料疏运作业的连续性,提升港口散货物料带式输送机作业系统综合效能,降低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3.
由于管状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成封闭的管状,托辊紧压胶带,故具备在水平与垂直两个方向弯曲的特性。由此带来下列优点:输送机路径选择灵活性很大,范围较宽,便于实现整条带长距离输送,尤其适应障碍物多、复杂地形条件下的输送;物料在输送过程中不洒落、不飞扬,几乎无损耗、无粉尘污染;  相似文献   

4.
<正>哑铃式托轮皮带机是一种新型的带式输送设备,该机采用了哑铃式单个托轮,替代了传统的三组托辊形式。用于粉状、颗粒状及小块状物料的水平或一定范围的倾斜输送,与传统的托轮皮带机和刮板输送机相比,具有结构紧凑、传动可靠、能耗较低、输送距离远、维护方便等优点。托轮与输送带密封在箱体内运行,托轴承安装在箱体外  相似文献   

5.
吴蛟  李伟 《港口科技》2023,(3):6-13
采用面向带式输送机全工艺过程的综合协同治理模式,系统解决干散货码头带式输送机在装卸作业过程中的物料撒漏及运行起尘问题。针对带式输送机输送带承载面在头部回程区域的物料撒漏及运行扬尘问题,研发并应用能适应不同工况的基于刮板机技术和空气炮技术的2种连续清料式回程输送带清洗装置,实现对带式输送机头部卸料点回程输送带物料撒漏及运行扬尘的可靠治理。针对高架带式输送机沿线物料撒漏及二次扬尘问题,研发并应用一种回程接料板及配套密封技术,实现高架带式输送机沿线回程及走台区域物料撒漏的有效承接,避免二次扬尘。针对堆场堆料线带式输送机头部运行扬尘和回程带料造成的物料撒漏问题,研发并应用一种喷淋、输送带清洗及物料自动清理回收装置,实现对该部位物料撒漏及粉尘的有效治理。针对驱动站、落料转接点及尾部滚筒等部位的运行起尘问题,研发并应用一种基于高压微米级水雾技术的集成式粉尘抑制系统,实现该部位运行扬尘的可靠抑制。该系列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秦皇岛港煤四期码头,物料撒漏及粉尘的综合治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6.
考虑到自升式平台的二次弯矩载荷作为其承受载荷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船级社规范中对其均提出了考虑的要求,但仅给出了二次位移的计算方法,对于在有限元计算过程中如何将其施加到模型中并未给出明确的指导,利用ANSYS软件的非线性求解器,考虑大位移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对各种载荷施加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对比计算发现各载荷施加方法对桩腿的具体受力情况影响颇大,以弯矩的形式施加与平台约束点的方法最为合理。证实了SACS软件在自升式平台P-deta载荷自动计算和施加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轴承作为带式输送机的重要部件,对降低输送带及其所承运物料的运行阻力起着重要作用。为确保轴承正常工作,必须正确选择轴承的结构和密封形式。重点介绍带式输送机滚筒的结构形式、润滑及密封。  相似文献   

8.
为对内河水域滚装船车辆系固的安全性进行评估,考虑船舶运动参数的影响,对滚装船车辆所受重力、风力、惯性力、摩擦力及绑索拉力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滚装船车辆受力计算的10种典型状态,通过实船算例得出最危险计算状态及计算公式。研究表明,滚装船车辆应分析船舶横摇、纵摇及垂荡联合作用下车辆失重状态,进而评估绑索载荷与系固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带式输送机是港口码头、矿山、企业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散装物料输送设备,输送带是带式输送机的关键部件之一,输送带的胶接是该设备安装中的关键工序之一.本文将钢丝绳芯胶带为例将其胶接及使用中须注意的几个问题编写如下,供有关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带式输送机的设计选型特点,通过输入特定工程下的物料特性及带式输送机原始参数,运用Visual Basic 6.0对带式输送机进行计算选型,并生成相应型号的Excel参数表,导入Inventor中,得到相应的带式输送机装配三维模型,节省了设计时间,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1.
用于轴系校中的船体变形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船体变形是影响船舶推进轴系校中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态因素.在综合考虑引起船体变形的三种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以76000t成品油轮为例,计算了极限装载状态下的重力分布和极限海况时的波浪载荷.通过对整船有限元模型合理施加重力、浮力及环境温度载荷,并模拟船舶水弹性约束,得到船体二层底的局部变形,为在轴系校中计算中计入船体变形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某单点悬挂式海洋结构物为例,采用数值方法对其水动力性能和结构强度进行分析。建立结构物水动力模型和结构有限元模型,创建附加刚度矩阵模拟悬挂点的约束作用,采用三维频域势流理论和Morison理论计算结构物的水动力性能和波浪载荷。考虑结构物自身重力、浮力、波浪力、惯性力和悬挂点约束力等载荷的作用,采用有限元法分析其结构强度,为悬挂式结构物的设计和计算校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影响带式输送机托辊旋转阻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对密封件压装工艺、轴承座、轴承座装配精度进行改进,大幅降低了托辊的旋转阻力,确保了托辊生产质量的稳定性,延长了托辊使用寿命,保障了皮带机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估散货船在突发性大风下的安全情况,研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船舶的风载荷进行仿真计算。文章基于船舶的二维图纸建立三维模型,应用ANSYS平台的Fluent仿真模块对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形成有限元模型。对在不同风速、不同吃水、不同风向角下的船舶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计算,获得不同工况下船舶的风载荷数值。仿真结果为散货船抗风等级提供依据,也便于发现散货船受力的薄弱环节,为船舶的设计建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深海采矿船矿物水力输送时管线在船舶运动作用下的受力问题,建立了管线和管内流体的耦合模型。综合考虑船舶运动及管内部流体耦合作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管线的变形、应力及支座反力。计算结果表明:受船舶运动的影响,在某些工况下管内流体载荷对管线的作用力有一定程度的加强。在管线设计时需重点考虑惯性力和重力叠加的工况。这项研究可为船舶上管线、支座、接头、法兰等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能力的粮食水平运输设备,由于使用经验较少、设备选型局限性大,成为了青岛港北三突堤通用泊位工程的瓶颈,本文重点对普通三托辊带式输送机、单托辊带式输送机和气垫式带式输送机三种机型进行现场调研、对比分析,选出最佳方案作为本工程的水平输送设备。  相似文献   

17.
分析南海FPSO内转塔形式的单点系泊系统在单点液压大钳处出现的焊接裂纹,利用有限元模型仿真软件,建立单点液压大钳受力模型,输入载荷同时考虑垂向系泊载荷及FPSO船体水平动态力作用对焊缝的影响,还考虑到焊缝处的扭转载荷,计算分析强度和疲劳,计算结果表明,单点系统不会由于锁紧器基座焊缝裂纹失效而发生重大风险故障,但为保障安...  相似文献   

18.
文章建立了S型铺管船的船体、托管架和管线动态耦合模型。考虑了海浪、风和海流载荷作用下以及动力定位系统的控制下,分析时域内管道对船舶运动和受力特点的影响。主要包括:建立起重铺管船的动力定位运动模型,建立基于碰撞-接触原理的V型托辊和托管架模型,设计具有PID伺服系统的张紧器模型,提供连接托管架和船尾的非线性弹性铰接模型。进行时域动态模拟得到结果,通过与非铺管作业工况下的运动响应的对比表明,管线对船舶横摇运动影响较大,对纵摇和垂荡运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管道对船舶纵荡、横荡和艏摇三个自由度上的受力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9.
文章建立了S型铺管船的船体、托管架和管线动态耦合模型。考虑了海浪、风和海流载荷作用下以及动力定位系统的控制下,分析时域内管道对船舶运动和受力特点的影响。主要包括:建立起重铺管船的动力定位运动模型,建立基于碰撞-接触原理的V型托辊和托管架模型,设计具有PID伺服系统的张紧器模型,提供连接托管架和船尾的非线性弹性铰接模型。进行时域动态模拟得到结果,通过与非铺管作业工况下的运动响应的对比表明,管线对船舶横摇运动影响较大,对纵摇和垂荡运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管道对船舶纵荡、横荡和艏摇三个自由度上的受力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20.
随着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在煤炭、矿石行业的应用,了解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和安装过程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其与普通带式输送机在设计与安装过程中的不同之处。在尼日利亚某矿山项目中,带式输送机路由非常复杂,不仅有多处的起伏和落差,而且还有很多的平面转弯,正常运行过程中电机还会变成发电状态,本次创新性的采用对几种工况分别进行设计分析的手段,通过对皮带机进行模型建立,并采用受力和功率计算的方法核算了各种工况下所需的技术参数,并对配套的各关键部件的选型原则进行了阐述,为类似工程中的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