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橡胶密封制品在摩托车发动机中起着防漏、防渗、防震、防水和减少噪音的作用,如果在使用前控制不好产品质量,那将给发动机带来很大的负作用,直接影响摩托车的整体性能。本文将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控制橡胶密封件质量的几个关键问题。一、外观质量橡胶密封件的外观质量会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
汽车发动机密封技术和密封材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动机的密封技术反映了发动机可靠性关键技术,而密封材料和密封垫结构设计是密封技术在发动机上应用的基础。利用对发动机的密封技术研究、密封材料的开发研究和优化密封垫结构设计,提高发动机密封的可靠性,来完全解决发动机的“三漏”问题。介绍了设计发动机密封垫片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目前发动机使用的平面密封垫片情况和试验数据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目前发动机密封垫片的种类、特点和使用范围;发动机各种密封垫片采用的材料、加工成型工艺和性能;发动机及其密封垫片的发展趋势。对发动机密封垫片的研究、设计、生产和应用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珊瑚 《摩托车》2013,(4):78-84
摩托车发动机中的汽缸盖与汽缸体、曲轴箱体、箱盖、缸头罩一等零部件及机体内的润滑油与机体外壳,进行可靠的密封,是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首要条件。用于发动机的密封装置一般分为两种:静密封装置和动密封装置。由于密封装置的零件小巧、单薄,在整个摩托车零部件中不太起限,容易被人们忽视。在使用与维修过程中故障频率较高,是发动机易损零件之一。如何合理使用密封装置,这一问题备受广大摩托车用户和维修人员的关注。本文拟对摩托车发动机密封装置的构造、密封机理、技术要求、安装状态和维护使用等有关注  相似文献   

5.
油封在汽车上的作用非常重要,如发动机曲轴后端采用的金属骨架橡胶油封。它的作用是防止润滑油泄漏,其性能好环,会直接影响汽车的技术状况。然而有许多人对汽车油封的密封机理、装配要求和使用条件等知识了解较少,造成汽车油封的早期损环,缩短了油封的使用寿命。因此,分析油封早期损坏的原因,掌握正确的装配与使用方法。对延长油封使用寿命,进而提高汽车的使用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一、油封的密封机理  相似文献   

6.
橡胶密封件是柴油发动机不可缺少且十分重要的非金属件,长期以来由于国产橡胶密封件的质量问题,影响了发动机整机的质量,本文根据大量的试验数据提出了橡胶静密封成品伯的检测方法,使得检测结论更科学,操作更直接,从而控制了橡胶静密封成品件的质量,减少了发动机的三漏,提高了发动机的整机质量。  相似文献   

7.
阮天林 《摩托车》2003,(4):20-21
摩托车发动机系动力机械产品,对其进行必要和可靠的密封是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首要条件。用于发动机的密封装置一般分为两种:1.静密封装置;2.动密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密封装置的故障频  相似文献   

8.
一机部汽车轴承局组织的汽油发动机和一吨越野车设计、试验座谈会,今年八月在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有关厂、所、学校和部队等42个单位80余名代表。会议学习了有关文件,畅谈了在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机械工业的大好形势;交流了汽油发动机和越野车设计试验工作的经验;对汽油发动机提高升功率、提高性能指标后尚存在的共性问题作了重点研究;对汽车发动机的试验方法和发展汽车试验测试仪器问题亦作了讨论,提出了建议。会议还听取了有关方面对越野车品种和性能的要求,讨论了越野车设计、试验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油封是摩托车发动机上的易损件之一,这小不点的零件看上去微不足道,但它对发动机体的密封至关重要。本文拟对油封的构造、密封原理、安装状态和维护使用等有关注意事项作一探讨,供广大车迷朋友及维修人员参考。一、车用油封的构造本文讨论的油封主要指车用油封,它通常由橡胶、钢板骨架及螺旋弹簧构成。其中所用橡胶一般为丁腈材料,可耐温80℃~90℃,而用在高温区的如气门导管油封,则含氟橡胶成分,它耐温达120℃~150℃。油封的使用条件有:(1)高温度;(2)高压力;(3)高转速的能力;(4)化学物品的抗耐性。众所周知,摩托车发动机高速运行时,其机体外壳  相似文献   

10.
由于使用条件恶劣,汽车动力总成用密封垫片质量问题频出,成为解决汽车"漏气"、"漏油"、"漏水"问题的一个难点。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新开发的夹层复合垫片、橡胶涂层钢板垫片、高强度无石棉垫片、高强度柔性石墨垫片和芳纶纤维增强垫片等新型高强度、高回弹、高寿命的密封垫片,详细阐述了新型密封垫片的组成材料、成型工艺和试验结果,并介绍了具体应用案例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摩托车发动机系动力机械产品,气缸盖、曲轴箱、气缸体等零部件以及机体内的润滑油与外壳,进行必要和可靠的密封,是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首要条件.用于发动机的密封装置一般分为2种:静密封装置和动密封装置.它们在使用与维修过程中故障频率较高,是发动机易损零件之一.本文拟对摩托车发动机密封装置的构造、密封机理、技术要求、安装状态和维护使用等有关注意要点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充气式高压橡胶气囊作为一种新的密封方式被应用到盾构施工中。为了解决隧道盾构进出洞施工中的盾构密封问题,从密封原理出发,进行了性能参数、装置结构特点、气囊选型设计、安装操作流程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充气式高压橡胶气囊可以实现进出洞门与盾构外壳的可靠密封,其操作性和可靠性相对传统密封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目前已在盾构进出洞密封工程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橡胶制品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在高速公路行驶、大功率发动机及小型变速器的综合条件下,使得橡胶密封制品的温度达150℃以上。目前大量使用的丁腈橡胶的最高使用温度是125℃,为此国外从六十年代开始,汽车用橡胶制品有相当一部分已由聚丙烯酸酯橡胶取代了丁腈橡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摩托车水冷发动机在三轮车和全地形车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水冷发动机密封系统较复杂,因而故障率较高,要成功开发、生产水冷发动机,关键在于如何保证水冷发动机的密封问题得以解决。由于水冷发动机是双向密封,既不能使冷却液漏入油中,也不能使油或气漏入冷却液中,所以水冷发动机的密封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周舟  白锐  张磊 《汽车技术》2005,(10):24-27
针对某型发动机开发试验中出现的凸轮轴后端盖密封失效问题,应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后端盖、密封垫以及缸盖组成的整体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厂后端盖的变形和密封垫的压力分布。试验结果表明。导致密封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后端盖刚度设计过低.对后端盖进行了结构优化,并进行了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经优化后的凸轮轴后端盖能满足密封要求。  相似文献   

16.
周舟 《长安科技》2005,11(4):23-26,31
本文针对某型发动机开发试验中出现的凸轮轴后端盖密封失效问题,应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后端盖、密封垫以及缸盖组成的整体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后端盖的变形和密封垫的压力分布。对比试验结果,可以得知密封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后端盖刚度设计过低。因此,在此分析结果上对后端盖进行了结构优化,并进行了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经优化后的凸轮轴后端盖能满足密封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发动机整机开发过程中密封件开发滞后的问题,提出了密封系统的设计概念,并根据发动机内部不同的密封介质,将其分为气体密封系统、机油密封系统和冷却液密封系统。在每个子系统里,梳理了重要的密封接口,并给出了相关密封件的材料选型和设计要求,使发动机密封系统开发与发动机整机开发同步,可以减少后期因无法满足密封需求而带来的泄漏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发动机用高性能无石棉复合密封垫片的材料组成、配方设计和成型工艺,并分析了该密封垫片中各组分材料对密封垫片各项性能的影响.针对高性能复合密封垫片制品制定了新标准,其强度要求比耐油石棉橡胶板检测标准提高了50%.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高性能复合密封垫片的各项性能均满足要求,并通过了某型柴油机的1000 h台架试验考核.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多层金属气缸盖衬垫设计实例。这种新型衬垫由3层金属薄层构成。1层带小凸纹的薄金属层作为中间层,用于气缸孔的燃气密封。在实际发动机试验中,使用在密封凸纹区涂覆橡胶的衬垫,观察在挡圈垫片上附加凸纹的影响。气缸孔部分衬垫各层间涂覆橡胶层的剥落显示出附加凸纹方向的差异。讨论认为,附加凸纹不仅对燃气压力可能有静态密封作用,并且在发动机运行条件下,能有效维持涂覆橡胶的弹性。表面涂层是新型衬垫设计中引入的另一个新设计特性。表面涂层是一种柔软的弹性树脂涂料,其作用是减小衬垫金属层上橡胶涂层压紧发动机配合面后的剥落。在热冲击试验中观察到,表面涂层可有效减少橡胶塌陷、屈服和涂层剥落等现象。论述了发动机配合面的粗糙度由具有吸收剂作用的表面涂层冷流特性填充。此外,还论述了表面涂层能够保护橡胶免受冷却液的负胀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由于汽车内部需要密封的部位具有多样性,就要求防水型连接器本身的结构也应随着使用部位的改变而变化。常见的防水型连接器的设计和使用已经比较普遍,只要在设计过程中计算出合理的密封过盈量,密封的目的就可以实现。而对于一些特殊结构的防水设计,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设计方案是根据汽车示廓灯部位的防水要求,而设计的一种新型的闭合式防水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