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达到降低发动机排放及油耗的目的,在发动机冷起动阶段使用一种向排气歧管内喷射二次空气的方法,并研究二次空气喷射系统对冷态发动机排放及油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二次空气喷射系统的应用能有效降低发动机冷起动阶段HC及CO的排放,同时不使油耗增加。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Ⅲ排放标准实施的临近,降低汽油机起动怠速工况排放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轿车发动机起动怠速工况排放物CO和HC的生成机理,介绍了国际上目前降低轿车发动机起动怠速工况有害排放物所采用的最新技术——碳氢吸附器、高能点火与多次点火技术、电加热催化器和二次空气泵联合技术、可变气门重叠角、二段燃烧与反应式排气管、REPO技术和催化器紧耦合联接优化技术等。分析了各种技术措施的特点,指出依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可采用各项技术组合,达到降低轿车汽油机起动怠速工况有害气体CO和HC排放的目的。降低汽油机起动怠速工况排放对改善轿车发动机排气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发动机冷起动阶段混合气较浓,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排放相对较高,并且此时,三元催化转化器尚未达到正常工作温度(300℃以上),为了降低发动机冷起动阶段有害物质的排放,同时再次燃烧的热量也使三元催化转化器很快能达到所需的工作温度,普遍采用二次空气喷射系统。  相似文献   

4.
<正>1汽车三元催化转化器存在的问题汽车污染物排放要想稳定达到国Ⅲ汽车排放标准,车辆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常采用的技术措施有:安装废气循环(EGR)系统降低氮氧化物排放;安装二次空气喷射系统降低汽车冷起动污染物排放;安装2个氧传感器实时监测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工作情况;安装2个三元催化转化器或加倍增加贵金属催化剂提高尾气排放净化效率。但是,目前许多国Ⅲ汽车都没有安装ECR系统和二次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轿车发动机起动怠速工况排放物的特点.介绍了国际上目前降低轿车发动机起动怠速工况有害排放物所采用的最新技术措施即采用高能点火与2次、多次点火技术,电加热催化转化器和二次空气泵联合技术,碳氢吸附器,二段燃烧与反应式排气管,REPO技术等.  相似文献   

6.
VIN:LFV2A11KXXXXXXXXX.行驶里程:26220km.故障现象:OBD故障灯点亮.故障诊断:用VAS5051检测,读取故障码为16795,二次空气系统检测到流量不正确(偶尔发生),如图1所示.首先分析二次空气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它是降低尾气排放的机外净化装置之一.  相似文献   

7.
汽油机冷起动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Ⅲ、欧Ⅳ排放法规已将发动机的冷起动过程纳入考核范围。论述了汽油机冷起动工作过程的特点、排放状况及冷起动控制技术对满足未来排放法规的意义。介绍冷起动控制技术中采用的油膜补偿模型、缸压反馈闭环控制、可变气门正时和气门升程技术及一些新的后处理措施,以降低冷起动的排放。  相似文献   

8.
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起动要快速,其瞬态程度更高,势必造成起动过程排放控制困难.为了研究不同起动瞬态变化条件下的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基于自行搭建的单轴并联混合动力试验平台,分别用24 V原机起动和800 r/min,1 000 r/min及1 200 r/min转速拖动发动机起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拖动转速升高,起动过程中的缸内压力峰值、平均有效压力和燃烧持续期均减小,但减少幅度会降低,800 r/min拖动起动时,燃烧波动较大;发动机起动过程中的CO,NOx和Soot排放均随着拖动转速的升高而减少;原机24 V起动和800 r/min拖动起动时燃烧和排放特性随循环或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1 000 r/min和1 200 r/min拖动起动时的燃烧和排放特性变化趋势一致;以800~1 000 r/min拖动起动是较好的快速起动策略,但是需要重新标定起动时的喷油策略.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轿车发动机起动怠速工况排放物的特点,介绍了国际上目前降低轿车发动机起动怠速工况有害排放物所采用的最新技术措施,即采用高能点火与2次,多次点火技术,电加热催化转化器和二次空气泵联合技术,碳氢吸附器,二段燃烧与反应式排气管,REPO技术等。  相似文献   

10.
发动机二次空气系统是降低尾气排放的净化装置之一,它通过向废气中吹进额外的空气(又称二次空气),增加其中氧气的含量。这样可使废气中未燃烧的有毒物质CO和CH化合物在高温下再次燃烧。在发动机冷启动阶段未燃烧的CO和CH等有害物质排放量相对较高,并且此时三元催化反应器尚未达到工作温度(300℃以上)。所以在轿车排放  相似文献   

11.
测试合界高速公路某段穿越居民区的声压级变化与声屏障的降噪效果。通过测试结果探讨声屏障效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交通标志系统中的地名标志发挥着直接传递道路使用者所需求的地点名称、方向及距离等主要信息的作用,对于突出高速公路的特色,体现其建设水平,为道路使用者提供一个安全、全面的交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地名标志设计的总体原则,并结合广西区高速公路网交通标志牌优化研究项目中的调研情况,就调研中发现地名标志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前诱增交通量产生的经济效益在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中常被忽略,但其产生效益对全面评价项目效益至关重要。分析了诱增交通量产生效益的机理,并给出了其可具操作性的效益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对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石油勘探过程对洒水车的要求越来越多,文章通过对水泵、取力器、汽车发动机的匹配计算分析和用户使用状态分析,提出了石油勘探现场洒水车用取力器的选型原则,也指出了影响洒水车工作可靠性的因素和降低故障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路基沉降对涵管破裂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 10 9线k182 65 4管涵受力分析和补强法处理 ,提出在高填方路段尽可能避免采用管式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中对两个连续运行后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进行停放实验,以研究不同方式的停放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连续运行后进行短时间的停放对于电池性能具有恢复作用;而长期停放则会导致电池性能下降并出现显著的片间性能差异,采用密封措施可缓解这种现象,但仍难以避免不可恢复的性能衰减。停机后对电池进行快速放电对性能产生的效果相当于短期停放。  相似文献   

17.
对电动汽车用双转子电机驱动系统进行简化建模,利用8自由度整车模型,通过仿真高速加速工况和低速加速工况,针对前驱和后驱车型双转子电机中内、外转子转动惯量不均衡对整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利用交叉四驱方式减少此种转动惯量不均衡造成的不良影响。仿真分析表明,四驱车型较前驱和后驱车型侧向稳定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破损桥面修复过程的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分析了钢纤维混凝土在加固工程中的配合比计算和质量控制手段,提高了破损桥面在修复后的耐磨损、抗疲劳、延性和韧性等性能。  相似文献   

19.
变速器作为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其传动效率可改善传动系统的整体效率。本文以某5档手动变速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台架试验研究不同工况下齿轮精度对变速器传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磨齿工艺的高精度齿轮的变速器的传动效率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20.
帆船帆翼空气动力性能数值模拟中计算区域处理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勇  郑伟涛 《交通科技》2013,(1):165-167
为了讨论计算区域的离散对帆船帆翼空气动力性能数值结果的影响,对6种不同网格区域和网格处理类型时的数值模拟结果以及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研究分析,综合计算精度、建模时间和计算耗费时间等方面因素,在进行帆船帆翼空气动力性能数值模拟中,确定了计算区域为前面6倍、左右6倍、上面6倍、后面10倍帆翼底边弦长及帆翼底部为实际距离海平面的距离,同时采用混合网格进行网格划分,能够得到比较节省计算时间、精度较高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