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桥梁快速检测鉴定采用的先进方法,通过列举某检测中心三年来所做的几个项目,着重阐述桥梁动载试验在成桥竣工试验、评定旧桥的承载能力、桥梁健康监测与状态评估等方面的作用:并指出其现有的局限性,讨论了桥梁动载试验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系统地介绍了模糊评判理论在桥梁技术状态评定中的应用,通过对桥梁结构体系和影响因素及传力、受力等特点分析,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桥梁技术状态评价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将模糊评判结果与荷载试验结果进行了一致性分析,验证了其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桥梁养护数据管理、安全状态评估、养护辅助决策分析、信息共享等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Web-GIS技术和基于B/S网络结构技术对桥梁养护管理系统(BMMS)进行了设计,给出了系统结构、功能模块和养护评估模型;应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研制了基于区域性管理的桥梁养护管理系统。将所设计的方案和研制的软件应用于江苏省汾灌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的实际工程中,结果表明,桥梁缺损状况的评估结果与江苏高速公路工程养护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的评估结果一致,证实了所开发系统(BMMS)的可操作性,并实现了各个职能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桥梁养护的区域性管理。  相似文献   

4.
张兰英 《公路》2002,(9):32-35
着重阐述桥梁动载试验在成桥试验、评定旧桥的运营等级(承载能力)、桥梁健康监测与状态评估、模拟地震试验、桥上荷载识别和抗风试验与疲劳试验中的作用。并指出其现有的局限性,讨论了桥梁动载试验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随着桥梁建设的不断发展,桥梁结构的状态评估备受关注。桥梁结构技术状况评估是桥梁结构状态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对桥梁结构技术状况评估均给出相应的实行方法,我国的桥梁技术状况评估工作主要是在《公路桥涵养护规范》、《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以及《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指导下进行,在对上述规范评价方法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桥算例给出桥梁结构技术状态评估的真对性意见和建议,可供桥梁结构检测及养护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周旭东  李毅  朱尧于  付佰勇 《公路》2021,66(12):389-394
计算机视觉技术能够简化工作,提高效率,在工业、检测等各种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桥梁作为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营养护至关重要.结合大数据建立完善的智能化桥梁管养体系具有长远意义.首先简要介绍了桥梁管养技术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应用现状,然后详细介绍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桥梁管养中的研究与应用情况,最后总结和展望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桥梁管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研究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在役桥梁混凝土桩基安全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伟  宋一凡  赵小星 《中外公路》2008,28(2):129-132
针对目前在役桥梁混凝土桩基使用安全性暂无可靠的评价方法,以某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成桥后桩基安全性评定为背景,通过疑问桩基与完好桩基的对比试验,对疑问桩基与完好桩基的桩顶变位、桩基支撑刚度、抗推刚度及墩柱动力特性等敏感力学参数进行了讨论,提出一种成桥状态下桩基安全性评价的实用技术.经实桥试验对比分析证明,文中所提结构简化模型可行,评定方法快捷、可靠,为进一步开展在役桥梁桩基安全性评定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可供成桥状态下的桩基安全性检测评定借鉴.  相似文献   

8.
现有公路桥梁承载力的分析和评定是当前工程界非常重视的问题,但是如何通过静、动载试验对桥梁现有的实际工作状态进行全面的评价,并对桥梁的挠度、抗裂性、刚度等方面进行准确的评定,还需要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在役混凝土桥梁结构构件非平稳随机抗力劣化模型,并通过后验更新解决劣化模型与实际结构劣化特征的匹配问题,首先,联系在役混凝土桥梁结构实际劣化特征,基于Gamma随机过程推导并建立了初始抗力劣化模型,对初始模型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其次,以初始模型吸收融合结构近期实际劣化状态为原则,以结构特定时刻劣化状态的确定为基础,构建了初始抗力劣化模型的后验更新流程;再次,联合非确定性层次分析法(NAHP)与实数遗传算法(RGA)建立了基于定期外观检测数据的特定时刻抗力劣化系数评定方法,为确保该评定方法为初始抗力劣化模型更新提供准确可靠的劣化数据,采用室内模型梁加载试验对所建立评定方法的准确性、适用性进行验证;最后,以一座在役25年的混凝土桥梁为例,基于所建立的分析方法框架,阐述了其一片内梁抗弯承载力劣化模型的建立与后验更新过程。结果发现:基于特定时刻抗力劣化系数评定方法所得到的劣化系数分析结果与试验值的误差介于2.83%~6.24%之间,由该方法所得到的特定时刻抗力劣化系数可应用于初始劣化模型的后验与更新,经过初始劣化模型的后验与更新,所得到的后验模型由于吸收了结构近期的实际劣化状态,在抗力劣化进程描述方面较初始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好的匹配性。  相似文献   

10.
结合桥梁检测、静动载荷载试验与理论分析,对某中等跨径箱梁桥上部结构的病害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造成箱梁开裂的主要病因.有关试验检测内容、计算手段、结构状态评定方法可供同类既有桥梁鉴定和加固设计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现役桥梁的承载能力检测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对现役桥梁进行荷载试验,桥梁荷载试验是了解桥梁性能参数、分析其实际工作状态、评定桥梁运营状况最有效、最直接的一种手段。现役桥梁结构安全性评定是以组成桥梁结构的构件评定值为基础,综合考虑各类构件的重要性系数、损伤程度及其所处的环境条件后对桥梁的安全性进行评定及定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桥梁结构动静荷载试验中有关自振频率评定标准及荷载校验系数等技术问题的讨论,分析了其不合理部分,强调了桥梁结构检算中混凝土材料真实弹性模量的重要性,进而给出了4种混凝土弹性模量的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修正后的结构有限元模型,保证了结构动、静力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为混凝土桥梁技术状态和承载能力的合理评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保证了桥梁运营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桥梁管理需要,在国内外现有桥梁管理系统的研究基础上,根据目前的技术条件及经济条件,对桥梁管理的安全动态监测系统进行了研究,明确地阐述了桥梁安全性动态监测与分析系统的概念,进行了该系统的结构设计,并对其核心部分结构安全性评估子系统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选取的监测参数、评估框架流程、参数识别方法、承载能力评定、荷载模式识别方法以及结构状态评估方法.该系统的使用可以使桥梁管理者及时了解桥梁结构的工作性能状况,正确作出桥梁维修决策,及时消除结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4.
针对桥梁管理需要,在国内外现有桥梁管理系统的研究基础上,根据目前的技术条件及经济条件,对桥梁管理的安全动态监测系统进行了研究,明确地阐述了桥梁安全性动态监测与分析系统的概念,进行了该系统的结构设计,并对其核心部分结构安全性评估子系统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选取的监测参数、评估框架流程、参数识别方法、承载能力评定、荷载模式识别方法以及结构状态评估方法。该系统的使用可以使桥梁管理者及时了解桥梁结构的工作性能状况,正确作出桥梁维修决策,及时消除结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5.
桥梁荷载试验是评定桥梁实际承载能力的有效方法。以武汉某高架桥工程为例,对该桥进行静动载试验研究,分析了钢-混凝土混合梁体系高架桥的承载能力及行车性能。试验结果分析表明:静载试验测试截面应变及挠度处于规范要求正常范围,桥梁工作处于良好的线弹性状态,桥梁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动力荷载试验测得自振特性和活载冲击系数表明桥梁的刚度、整体性及结构动力性能良好,满足行车要求。  相似文献   

16.
荷载试验是评估桥梁实际工作状态和承载能力最直接的方法,也是评定桥梁结构使用状况的有效方法。分析了广济2~#桥在三级加载状态下各控制点的挠度和应变等力学指标,介绍了广济2~#桥荷载试验的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过程,借助桥梁工程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进行了建模,得出了对应工况满载下的理论计算值,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分析,阐明了桥梁结构承载能力与工作状态。根据荷载试验结果,广济2~#桥经加固设计后整体刚度得以提高,可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独塔混合梁斜拉桥承载力的检测与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祥云桥主桥为独塔钢—混凝土混合梁斜拉桥,为了评定其实际承载能力及在设计使用荷载下的工作性能,采用无损检测、静载试验及动载试验方法,对该独塔混合梁斜拉桥进行外观检测、线形测量及索力测试,并测定桥跨结构的静力效应及动力性能.结果表明:桥梁结构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桥面线形、索力差、结构刚度、强度等均满足规范要求;桥梁整体动力特...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掌握某大跨度三塔斜拉桥在运营期间的结构技术状态,采用先部件后整体的评定方法,结合该三塔斜拉桥的结构特点,开展了外观检查、桥梁材质状况检测、桥梁变形测量、恒载索力、桥面平整度及车辙检测,并基于检测数据对其承载能力和技术状况进行了评定和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养护建议。检测结果表明,采用先分层评定后综合整体评定的方法能够全面有效地评估大跨度三塔斜拉桥的运营安全状态;该斜拉桥各部件分项指标为良好,总体技术状态评级为2类;针对该斜拉桥结构不同部位的裂缝应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述了桥梁结构检测的方法,并结合目前桥梁检测的应用现状,以高原湖盆区的谷折达坂中桥为例对该试验桥进行现场荷载试验,将各项效应指标实测值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在相当于设计汽车荷载作用下,桥梁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说明结构强度与刚度满足公路等级设计荷载的要求,且有一定的安全储备。从而为新检测技术在高原区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借鉴;也为桥梁今后正常运营养护提供技术依据,完善桥梁技术档案。  相似文献   

20.
桥梁结构的损伤识别是当前桥梁工程内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背景,与此相关的理论和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成熟。基于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的研究方法以往都应用于结构的状态预测或系统识别,将其用于桥梁结构的损伤识别中还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拟结合桥梁结构的自身特点,对该方法在桥梁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