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徐颖  王良群 《港口科技》2010,(11):33-35
为解决港区视频监控系统电缆容易磨损、干扰屏蔽等问题,采用了无线监控系统。介绍了无线监控系统的原理、优点和无线传输网络的要求。对上港集团罗泾港区煤码头无线视频传输的3个方案比较后,采用了最佳方案。方案实施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高速公路视频监控逐渐向数字化和高清化发展,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的升级也逐渐展开。文中探讨了今后高速公路智能综合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并结合韶赣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升级项目,提出了现有基础上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实时监控门机各铰点轴承润滑状况,设计了门机集中润滑监控系统。分析了原润滑系统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门机新的集中润滑监控系统的研究和方案设计。方案实施后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该监控系统提高了安全性,降低了故障率,可在门机、装卸桥等大型设备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舰船科学技术》2013,(7):83-86
随着船舶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船舶舱室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针对可编程控制和触摸面板在船舶舱室环境监控系统中的成功应用,着重描述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结构以及2种核心部件的性能特点和软件开发工具。该方案的成功实施,极大地提高了船舶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水平,缩减了船舶舱室的人员站位,减轻了船员的工作强度。同时,该方案对其他监控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国内外港口机械设备的监控系统现状,提出了一种新的监控系统方案,并研究了系统中无线传输技术、带宽分配策略、监控界面设计和ASP动态网页监控等关键技术.该系统不仅可同时对多台机械设备进行实时监控、远程控制、维护和管理,而且具有灵活的网络架构,稳定可靠地数据传输,适合工程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文勇  吴杰长  郭朝有 《船海工程》2013,(1):108-110,113
结合实验室机舱自动化实验平台系统,提出了在设备现场底层分别构建监控网和训练网的方案,并设计了满足切换要求的CAN网适配卡。上位机通过CAN网适配卡切换与设备现场底层的数据交互网络,从而实现监控模式与训练模式的安全切换。工程实践表明,针对监控模式与操演模式分别组网的方案合理,监控模式与训练模式在网络层完全物理隔离,兼顾到训练功能的同时,提高了监控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适合于港口起重设备远程监控的实现方案。该方案采用有线和无线相结合 ,利用局域网和互联网 ,使远程监控的距离覆盖全球 ,并且 ,被监控端不需要申请固定的IP地址 ,功能强 ,速度快。按该方案实施的远程监控系统在某码头应用成功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型复合驱动耙吸挖泥船的特点和控制功能需求,提出了大型复合驱动耙吸挖泥船集成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在硬件配置上,系统上层采用由服务器和客户机组成的以太网,下层采用西门子PLC组成控制网络,实现对底层设备的监控。在软件上,上层计算机监控软件采用vc++开发的面向对象的监控软件,实现上层的监控管理功能;PLC控制程序采用西门子STEP7编写的控制程序,实现了对全船设备的监控。该集成监控系统方案已成功应用于国内某舱容超过10000m3的大型复合驱动耙吸挖泥船,集成监控系统总体运行稳定,满足船舶的控制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9.
倪依纯  刘维亭 《江苏船舶》2010,(6):32-33,36
主要探讨如何在嵌入式系统、CAN总线技术等支撑下,将集散式船舶电站控制和管理系统升级为现场总线式监控系统,从而进一步提高船舶电站自动控制和管理水平。叙述了主要的硬件平台、系统的建设方案,简要介绍了监控软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目前,针对船舶的监控系统有很多,包括机舱监控系统、控制室监控系统、货舱防火监控系统等,但是仍然缺少一种针对船舶定位、航行、运行状态等多项性能的综合监控系统,这种综合监控系统可以实现的功能包括船舶位置监控、船舶通信监控、船舶调度监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一种计算机网络的CAN总线数据传输方式,然后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设计船舶综合监控系统的整体方案,并对该系统的信号调理电路和信号特性进行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presents a simulator model of a marine diesel engine based on physical, semi-physical, mathematical and thermodynamic equations, which allows fast predictive simulations. The whole engine sy...  相似文献   

12.
鲁远曙 《舰船电子工程》2006,26(3):25-26,30
简要介绍了国际上采用的几种数字集群系统标准,并根据海军勤务通信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海军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13.
对城市客运信息服务系统的产生动因与作用机理进行了介绍,并通过对其相关技术与组织体系的互动关系分析,为实现系统整合的可能视角及方法奠定了概念背景。针对城市客运信息服务系统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定位,分别从战略、执行力和推进动力角度对系统实现模式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以此为分析基础提出了以“服务应用层战略规划”和“信息环境层协调构建”为切入点的系统整合框架。最后在实现模式上提出了从初期建设利用少量接口直接联系各服务应用系统与基础管理系统逐步向共建共享共用信息平台转换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4.
李东亮 《船舶工程》2013,35(6):102-105
动力定位系统在船舶和海洋工程有着大量的应用,特别是在深水石油开发钻井平台中成为必备的关键设备。海洋钻井平台在钻井作业过程中要求其不受海洋气象环境的影响,保持在一个相对确定的海面位置上。早期浅水浮式钻井平台采用锚定位的方式可以胜任该项作业要求,但随着水深的增加,特别在大于1000米水深时,从技术和经济角度考虑已不能适应实际的需要。本文集中介绍动力定位系统的组成和系统配置,为以后的动力定位系统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援潜救生体系和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军  肖国林 《船海工程》2007,36(2):90-93
分析援潜救生系统和体系的联系与区别,介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援潜救生系统和体系的现状及发展,提出建立我国独立的援潜救生体系和配套系统,整合资源,完善军民结合的模式,加强国际交流,加快援潜救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动力定位系统已经广泛地应用在海洋工程中,且极大地提高了船舶及平台运行的操作性与可靠性。本文将结合在建的超深水钻井船,分析阐述了DP3动力定位的三大系统,即动力系统、推进系统、控制/测量系统以及相关辅助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船舶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大型船舶传统的手动驳运燃油方式已不能满足复杂而庞大的燃油系统的调驳运行。本文针对大型船舶多油舱,船员工作强度大,手动调驳困难的缺点,设计出一套高效、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的燃油智能化调驳系统。采用本系统的大型船舶能够大幅提高船舶燃油系统驳油自动化水平,有效降低船员的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18.
周喜宁  莫刚  陈伶翔 《船舶》2020,(2):15-21
文章总结了拆解平台总布置设计的基本原则,围绕平台起重和居住功能,对起重、动力和居住、压载以及定位等系统的布置进行规划设计,提出一种半潜起重拆解平台总布置关键技术的设计方法,该方法以平台主要功能实现为基础,对总体功能区域进行划分,在满足最新规范的要求下,对平台关键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为后续项目积累经验和借鉴方案。  相似文献   

19.
系统分析是现代系统工程学中的灵魂,是系统工程发展中最重要的 方法和过程。在简述系统分析的概念、目的、作用、要素和步骤之基础上,详细论述现代系统评价方法和层次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20.
美国海军AN/BQQ-10声纳系统是第一型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声纳系统,其发展历史和核心内容显示当前的声纳系统和电子信息设备正在和已经发生重大变革.这种变革不仅体现在技术上的变革,更体现在文化、系统工程等方面的变革,从而为电子信息设备的发展带来十分深远的影响.论文从AN/BQQ-10声纳系统发展背景出发,探讨这种新型系统的核心内容和所带来的变革,总结未来电子信息设备的一些发展方向,以及对发展我国电子信息系统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