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7月份,班轮市场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需求市场持续升温,供给市场增速放缓,市场运价在强劲需求的支撑出现复苏性拐点。7月份,美线需求持续强劲,美东线整体需求形势继续好于美西线。市场快报显示,至本月中旬,美西线平均舱位利用率超过95%,部分船公司已连续几个航次爆舱;美东线爆舱问题比较严重。分析人士认为,家具、服装和电器类商品消费量的大幅度攀升,成为近期带动美线进口贸易需求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另外,大陆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的不断扩大和逐月增长的贸易需求,成为中美航线箱运需求的新特点。7月份,欧地线旺季需求明显增…  相似文献   

2.
2月份,班轮运输业在中国因素的推动下提前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市场总体表现活跃。需求的持续强劲和供给的适度回暖在班轮市场上交相辉映,市场运价在供求博弈中出现反弹迹象,暗示着淡季不淡将可能成为今春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从需求市场看,欧地线需求持续强劲。急于节前出货的心态不断充实着需求市场的利好消息。至中旬,船公司在亚欧西行航线上的舱位利用率普遍超过95%,淡季爆舱多少令船公司始料不及。目前,港口缺箱是制约出口贸易的主要瓶颈,北方港口小箱供不应求的矛盾尤为突出。2月份,美线需求逐步回暖。耐用消费品销量的增长刺激了进口贸易需求稳步增加。至中旬,船公司平均舱位利用率回升到90%,环比上月上升了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受运河使费上涨的影响,美东需求向美西回流趋势更加明显,美西线需求比重的进一步上升将成为大势所趋。2月份,日本航线货量反弹力度较大。至月中,  相似文献   

3.
主干航线运力的连环升级和此起彼伏的贸易摩擦,削弱了需求市场的上升动力,也使得航线运价水平恢复的难度不断加大。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7月15日收报1159.81点,同比6月基本持平,同比上年微升1.3%。主要表现为:美欧线运价高位盘整,近洋线费率持续低迷。7月份,美国线运价稳中有升。由于需求持续强劲,美西线平均舱位利用率已超过90%,部分船公司开始爆舱;而美东线爆舱行情已持续三周,短期内看不出任何缓和迹象。至7月中,即期市场报价稳定在美西线2350美元/FEU,美东线4200美元/FEU水平。比较而言,美东线运价升幅较为明显。由于货主对美…  相似文献   

4.
美欧经济的持续升温,抵消了此消彼涨的贸易壁垒给班轮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使得需求增长的内在质量不断提高.6月份,全球东西主干航线需求形势持续向好.在跨太平洋东行航线上,由于淡季不淡,旺季又提前到来,船公司平均舱位利用率已连续3周保持在90%以上,部分公司持续爆舱,其中美西线需求增势年内首次超过美东线.亚欧西行线舱位利用率近期也呈现上升趋势,目前主要班轮公司航次受载率均超过85%.  相似文献   

5.
金秋9月,班轮市场气候宜人。需求-市场持续繁荣,供给增速继续放缓,市场运价在跌宕起伏中终于全线摆脱了低迷的困扰,并相继步入上行通道,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业也终于迎来了收获的黄金季节。9月份,美线需求持续强劲,大陆出口航线持续火爆。至月中,船公司的平均利用率已连续5周保持在95%以上,美东线继续好于美西线,华南市场供不应求矛盾相对突出。国际零售商联会最新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8月份,美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势强劲,其中洛杉矶港和长滩港的吞吐量增幅分别达到21.40/0和9.7%,均创过去5年来最高水平。由于PIERPASS措施成效显,预计2006年美西港口将平安中喜迎硕果。9月份,欧地线需求火爆态势依旧,且需求增幅不断加快。由于圣诞需求提前释放,加之货主在节前出货倾向比较明显,船公司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爆舱和甩货问题。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头7个月,亚欧西行线累计完成箱运量380万TEU,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5%。9月份,近洋线需求持续回暖。由于日本航线淡季接近尾声,船公司平均舱位利用率已陆续恢复到80%以上中韩航线需求反弹力度更大.  相似文献   

6.
新年伊始,班轮市场延续了淡季的主基调。由于供需两大市场交易量双双萎缩,市场运价相对稳定,投机成为当前左右运价市场振荡趋向的主要动力。1月份,需求市场喜忧各半。喜的是欧地线需求持续活跃。欧元的坚挺刺激了欧洲国家进口贸易大幅增加,亚欧线和亚地线多数船公司保持了90%的舱位利用率,这在传统淡季是不多见的。业界认为,欧盟的扩容和区域经贸环境的不断改善是欧洲进口贸易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Drewry预计,2006年亚欧西行线箱运量达到754万TEU,与上年相比增长12.8%,增幅高于2005年的10.3%。忧的是美国航线需求萎缩态势依旧。TSA快报显示,该航线目前平均舱位利用率跌破80%,美西线略好于美东线,华南地区货量的下滑幅度相对明显。另据预计2006年跨太平洋东行线箱运量约1430万TEU,并将连续第三年保持二位数增幅。  相似文献   

7.
冻结运力行动的陆续展开,抵消了需求疲软给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成为稳定市场运价的重要因素。11月份,班轮市场维持供需相对平衡状态,尽管需求市场普遍出现萎缩迹象。由于圣诞需求接近尾声,美线货量相继回落。至11月17日,部分船公司舱位利用率降至90%以下。考虑到美国线已顺利度过旺季,且加州两港作业秩序井然,自11月上旬起,船公司纷纷加大了在洛杉矶港和长滩港的挂靠力度,包括美西北、美东等航线的入境货物出现回流倾向。11月份,欧地线火爆需求适度降温。在亚欧航线上,大多数船公司目前仍能维持满舱满载,  相似文献   

8.
美欧经济的持续升温,抵消了此消彼涨的贸易壁垒给班轮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使得需求增长的内在质量不断提高.6月份,全球东西主干航线需求形势持续向好.在跨太平洋东行航线上,由于淡季不淡,旺季又提前到来,船公司平均舱位利用率已连续3周保持在90%以上,部分公司持续爆舱,其中美西线需求增势年内首次超过美东线.亚欧西行线舱位利用率近期也呈现上升趋势,目前主要班轮公司航次受载率均超过85%.  相似文献   

9.
全球经贸形势的持续看好,刺激了集装箱海运需求强劲攀升。班轮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善,使得船公司在承托双方的博弈中,再次拿到了市场竞价的主动权。5月份,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业需求增幅明显加快,供给市场维持平稳增长态势,市场运价在频繁振荡中出现上行拐点。"从需求市场看,5月份,货运市场攀升势头异常强劲。TSA快报显示,至5月中,美西线平均舱位利用率已从黄金周期间的78%回升到85%;美东线普遍超过90%,部分公司航次受载率达到95%。在亚欧西行线上,即使在黄金周期间,船公司也平均保持了85%的受载率,近期爆舱消息接连不断。其它航线,如以澳洲线…  相似文献   

10.
8月份,班轮市场相继进入需求旺季,主要港口出口贸易需求明显增加。与此同时,运力供给速度明显加快,运价在供需博弈中, 下滑风险不断增加。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8月19日收报1127.85点,同比7月下降1.7%,同比上年基本持平。主要表现为:远洋线运价小幅上扬,近洋线费率持续低迷。8月份,美国线运价继续维持坚挺走势。美西线平均舱位利用率保持在95%左右,美东线持续爆舱,但  相似文献   

11.
4月份,班轮市场需求增幅明显加快,供给市场持续保持活跃,市场运价在利好因素的刺激下出现复苏型拐点。4月14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收报993.71点,同比上月微升0.5%,同比上年下降12.9%。主要表现为:远洋线运价低位盘整,近洋线费率小幅上扬。4月份,美线需求持续强劲,并推动运价止跌回升。至本月中旬,美西线舱位利用率超过95%,部分船公司已连续3个航次出现爆舱行情;而美东线接近满舱满载,甩货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2.
新年伊始,班轮市场延续了淡季的主基调。由于供需两大市场交易量双双萎缩,市场运价相对稳定,投机成为当前左右运价市场振荡趋向的主要动力。1月份,需求市场喜忧各半。喜的是欧地线需求持续活跃。欧元的坚挺刺激了欧洲国家进口贸易大幅增加,亚欧线和亚地线多数船公司保持了90%的舱位利用率,这在传统淡季是不多见的。业界认为,欧盟的扩容和区域经贸环境的不断改善是欧洲进口贸易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Drewry预计,2006年亚欧西行线箱运量达到754万TEU,与上年相比增长12.8%,增幅高于2005年的10.3%。忧的是美国航线需求萎缩态势依旧。TSA快报显示,该航线目前平均舱位利用率跌破80%,美西线略好于美东线,华南地区货量的下滑幅度相对明显。另据预计2006年跨太平洋东行线箱运量约1430万TEU,并将连续第三年保持二位数增幅。  相似文献   

13.
圣诞需求的提前释放,抵消了“假日需求”的阶段性疲软,也削弱了欧盟对华贸易制裁给班轮业带来的负面影响。10月份,全球集装箱需求形势持续向好,主要航线需求持续活跃。在经历了短暂平静之后,自中下旬开始,需求市场以大陆为重心,重新凝聚成了一股强劲的上升动力,并逐步从东西主干航线向南北航线和近洋航线扩散。市场快报显示,在国庆假期的一周里,亚美西行线舱位利用率没有如预下跌,相反超过半数的成员船公司都出现爆舱行情。至下旬,亚美东行线舱位利用率已回升到95%,美东线需求形势继续好于美西线,华南市场甩货问题相对突出。由于美国加州Pi…  相似文献   

14.
冻结运力行动的陆续展开,抵消了需求疲软给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成为稳定市场运价的重要因素。11月份,班轮市场维持供需相对平衡状态,尽管需求市场普遍出现萎缩迹象。由于圣诞需求接近尾声,美线货量相继回落。至11月17日,部分船公司舱位利用率降至90%以下。考虑到美国线已顺利度过旺季,且加州两港作业秩序井然,自11月上旬起,船公司纷纷加大了在洛杉矶港和长滩港的挂靠力度,包括美西北、美东等航线的入境货物出现回流倾向。11月份,欧地线火爆需求适度降温。在亚欧航线上,大多数船公司目前仍能维持满舱满载,但甩货和挑货现象已极少发生,且回…  相似文献   

15.
临近岁末,西方国家沉浸在圣诞节的喜庆和欢乐之中,忙碌了一年的商客此时已无暇顾及商战的勾心斗角和利益得失,纷纷弃市休商,市场交投清淡,班轮市场逐步进入传统需求淡季。2006年12月份,受美日等主要贸易国家消费需求紧缩和美元疲软等因素的影响,跨太平洋航线箱运量下滑幅度明显,亚美东行线平均舱位利用率降至85%,其中美东线亏舱问题比较严重;中日航线部分航区舱位利用率12月中旬跌破70%。  相似文献   

16.
2月份的班轮市场春寒料峭,寒气袭人。由于需求市场缺乏利好消息,运价市场总体上依旧被低迷的阴影所笼罩。2月17日,中国出17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收报1016.95点,同比上月下降2.6%,同比上年下降12%。主要表现为:远洋线运价大幅滑坡,近洋线费率低位反弹。受中国因素的影响,2月份,美线运价全线下滑。需求市场的萎缩,使得美西线平均舱位利用率从第五周的98%大幅回落至第六周的80%;美东线也仅能勉强维持85%的受载率,与1月下旬的爆舱行情形成鲜明对比。需求市场的昙花一现使得本已脆弱的美线运价面临更大的下滑压力。  相似文献   

17.
作为通常意义的航运市场传统旺季,7月份在今年显得旺季不旺,为通常意义的航运市场传统旺季,7月份在今年显得旺季不旺,市场货量需求虽有一定增长,但同比增幅远不如往年。受供求影响,不仅去年同期的爆舱景象不见踪影,主干航线和部分次干线的舱位利用率仅九成左右,航线运价仍有小幅下滑,GRI和PSS纷纷被迫推迟到8月以后。  相似文献   

18.
作为通常意义的航运市场传统旺季,7月份在今年显得旺季不旺,为通常意义的航运市场传统旺季,7月份在今年显得旺季不旺,市场货量需求虽有一定增长,但同比增幅远不如往年。受供求影响,不仅去年同期的爆舱景象不见踪影,主干航线和部分次干线的舱位利用率仅九成左右,航线运价仍有小幅下滑,GRI和PSS纷纷被迫推迟到8月以后。  相似文献   

19.
早春三月,春寒料峭,需求市场的寒意尚未完全消退。由于运力供给适度回落,班轮运价走势相对平稳。3月18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收报1120.67点,同比上月下降3%,同比上年增长7.8%。主要表现为远洋线运价持续坚挺,近洋线费率波幅剧烈。3月份.美国航线运价继续保持坚挺走势。由于货量缓慢回升,跨太平洋东行线舱位利用率已反弹至85%以上,美西线需求形势好于美东线.  相似文献   

20.
9月份,国际经贸形势持续向好,供需市场双双保持活跃,市场运价在强劲需求的支撑下,再度呈现小幅上扬行情,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9月16日收报1143.35点,同比上月增长1.4%,同比上年下降2.1%。主要特点是:远洋线运价高位盘整,近洋线费率持续低迷。9月份,美国航线运价高位盘整,船公司平均舱位利用率保持在9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