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本文结合深圳地铁5号线区间隧道穿越建(构)筑物的工程实际,对区间隧道穿越各类建(构)筑物的管理措施和标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这些措施在建设管理和施工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保证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2.
城市地铁工程位于市区,纵贯城市主线,线路上建(构)筑物较多,管网密集,交通疏导困难。介绍地铁施工的特点、难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风险控制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地铁交通建设在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地铁隧道不免要下穿城市已有建(构)筑物,此时如何控制上层建(构)筑物沉降便成了施工中需解决的首要问题。青岛地铁万年泉路站—李村站之间的隧道下穿多座沿街建筑,且隧道拱部以上为砂土体,含水丰富,下部为中风化岩体,处于上软下硬的特殊地层。以此为工程背景,模拟分析隧道开挖对地表建筑物沉降产生的不利影响,并结合现场地质环境及施工条件提出WSS超前注浆加固地层法,对其施工工序进行数值模拟。最终对比现场位移监测数据,证明该注浆法加固减沉的有效性,可为解决类似工程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铁工程的施工,会对邻近建(构)筑物的安全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通过在建工程实例,介绍了隔断法和注浆加固法在隧道穿越建(构)筑物基础时的应用及施工技术措施,并总结其适用条件,希望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盖挖逆作法对于位于城市交通繁忙地段、无敞开工作面的地铁车站有极大的应用前景。盖挖逆作地铁车站施工无可避免地会对周边建(构)筑物产生影响,不利于车站本身和周围人员的安全。为此,文章结合深圳地铁11号线华强南站工程实例,根据施工工况对周边建(构)筑物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车站施工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变形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变形控制施工建议,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城市铁路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地铁施工将下穿大量的路面、建筑、桥梁和管线等建(构)筑物,又因为地铁与地下工程建设的特点和水文地质等多方面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得地铁与地下工程的建设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工程建设风险。为减少对已有城市建筑物、构筑物的干扰,保护已有建(构)筑物的安全,降低工程建设风险是迫在解决的重要课题。重点研究地铁盾构区间下穿既有城市铁路车站在施工期间可能导致的各种潜在风险因素,对盾构法隧道下穿既有城市铁路施工风险及地面沉降控制技术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类似工程的共同规律。  相似文献   

7.
探地雷达检测方法具有经济、无损、快速且直观的特点,利用探地雷达对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面建(构)筑物及衬砌质量进行检测,为建设和运营单位解决地铁隧道的安全隐患,及时确定维修与加固方案提供了依据。经现场验证,检测结果与实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
以西安地铁某区间隧道侧穿学校公寓为研究对象,利用MIDAS GTS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时程分析。重点研究了地震作用下地铁隧道与邻近建(构)筑物间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隧道结构刚度较周围地层大,对周围地层变形存在约束性,使隧道周围地层的整体刚度有所提高,隧道结构的修建不会造成周围地层及邻近建筑所受地震作用增大,而邻近建筑的存在会造成隧道结构所受的地震作用增大。根据研究结果,针对隧道邻近建(构)筑物提出了抗震构造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地铁勘察中建(构)筑物调查的思路、流程、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和调查报告的内容及组成。  相似文献   

10.
盾构法施工在天津地铁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通过介绍天津地铁一号线盾构施工中的重要参数和对环境保护,尤其重要构(建)筑物的保护方案、措施,说明在天津地铁区间施工引进盾构施工工法的合理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在岩石层修建地铁,为解决岩石爆破对市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以及建(构)筑物,地上(下)各类管线的影响,结合工程实例,通过控制孔距、排距、孔深、装药量、起爆顺序和起爆时间间隔,达到降低爆破震速,降低爆破噪声,控制飞石,保护两侧岩体锚索锚头的目的,确保爆体两侧围护结构桩体、桩间止水、建(构)筑物以及周边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2.
结合成都地铁6号线施工情况,介绍了盾构法在成都复合(上软下硬)地层中初始掘进施工,优化盾构掘进参数,对预防管片破损和上浮提出合理化建议,指出盾构穿越建(构)筑物和管线区注意事项,为后续盾构正常掘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地铁大断面停车渡线区间下穿人行天桥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作为现代大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位于城市繁华地段,修建时需要下穿建(构)筑物,保证既有建(构)筑物的安全是施工的重点。本文以北京地铁某区间停车线段为例,阐述了大断面地铁区间停车线渡线下穿人行天桥施工技术,此停车线断面为14 m×11 m,且正好位于人行天桥桥桩下方,人行天桥对变形要求高;施工中采取了对地层进行深孔注浆,对人行天桥梁体进行支顶,对桥桩基础底进行加固等施工措施。施工实践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控制拱顶沉降和地层变形,并能够降低人行天桥变形风险,保证了天桥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4.
大型建(构)筑物形体测量系统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以往形体测量系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全站仪免棱镜测距的新功能,开发出适用于大型建(构)筑物的形体测量系统。详细介绍了大型建(构)筑物形体测量系统的结构和主要功能,对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地铁盾构近距离穿越桥梁、河流综合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地铁10号线国—双区间盾构段主要风险点为穿越双井北天桥、京秦铁路桥、通惠河及国贸桥群桩。根据各产权单位提出的因地铁施工引起各建(构)筑物的最大沉降标准要求,在盾构穿越风险点前,通过设置试验段和数值模拟计算,优化施工参数。穿越期间采取有效控制土仓压力、盾构机推进速度、螺旋输送机出土速度、调整注浆压力、加大注浆量和盾尾油脂用量、及时进行同步注浆和二次补浆等技术措施,确保了国—双区间盾构安全顺利地通过了各个风险点,各建(构)筑物沉降值均小于产权单位要求的最大沉降值。  相似文献   

16.
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可对地表建(构)筑物产生损坏,地下开挖地表移动变形分析对地表建(构)筑物的安全评价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利用概率积分法推导出山区地表移动变形的数学模型,分析山区地下开采地表移动变形特性,利用该数学模型对具体工程实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表自然坡坡角不同时,最大水平拉伸变形不同,随着坡度的增加,最大水平拉伸变形减小;在靠近山脚处水平变形较大,水平移动系数对地表的水平变形影响显著。该数学模型可很好地分析山区地下开采地表移动变形,为矿区地表建(构)筑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西安地铁盾构工程具有地表条件复杂、穿越文物和建(构)筑物多等特点。以西安地铁2号线安远门至北大街区间盾构隧道施工下穿古城墙为工程背景,应用FLAC3D软件对盾构下穿北门明城墙施工的城墙变形规律进行研究。所提出的施工灾害预控技术措施和变形控制措施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8.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老街站至大剧院站区间隧道穿过繁华商贸区,沿线建(构)筑物密布,地面交通繁忙,地质条件复杂,对该区间在单洞双层隧道的新奥法施工中对拱顶下沉量进行监测分析,并找出了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兰新铁路百里风区风沙流结构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兰新铁路百里风区戈壁风沙流进行现场观测研究,提出风沙流密度的新概念,解决风沙流研究中如何利用现场定时观测研究风沙流动态变化特点的重大技术难题。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分析,揭示风沙流密度沿高度变化的特点,不同高度风沙流密度与风速的关系,阐明临界风速的概念,认为风区建(构)筑物所承受的压强为净风压与沙粒冲击压之和。在自然风速超过临界风速情况下,风区建(构)筑物所承受风沙流压强以沙粒与建(构)筑物碰撞压力为主,这与传统设计中以净风压作为风荷载设计完全不同,解决了风区工程设计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避免由于对戈壁风沙流的认识不足而造成的损失,对即将修建的兰新二线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对戈壁地区风沙流科学的完善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金牛山隧道下穿京福高速公路施工风险评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浅埋隧道穿越既有建(构)筑物的安全是工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对其进行施工风险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是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以新建铁路金牛山隧道下穿京福高速公路为工程背景,借鉴风险管理的方法,对工程施工风险进行辨识、分析,并采用专家调查法对风险进行评价,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提出风险控制措施以及相应的结论和建议,为工程的安全建设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