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培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水资源的污染问题益突出,为了处理污废水中卤素废水,吸附法由于其高效、环保、低成本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其中水滑石由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其焙烧产物独特的结构"记忆"效应和较高的重复使用性,作为一种新型的吸附剂的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重点介绍了不同类型水滑石对水中典型卤素废水氟废水的吸附效果与其影响因素,总结了不同类型水滑石的研究情况。总结展望了水滑石的发展前景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针对龙溪口库区大量粉土地基不能直接作为堤防的持力层,且粉土废弃带来诸多环保方面不利影响等问题,开展了固化土(加石或不加石)筑堤材料的试验研究。通过一定量的胶凝材料和专用外加剂将土(石)胶结固化后,具有一定力学强度和抗渗性能等优点,胶固土(石)经过3 a泡水后未崩解,满足筑堤材料的强度要求。经过处理的粉土地基上建设胶固土(石)堤防具有创新性,新的建堤材料使粉土得到废物利用,固结材料特性比传统土石坝的散粒体材料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拓宽了建堤材料的应用范围,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改性钛基二氧化钛(IrO2)电极在硫酸、氯化钠、淡水中的电化学行为,并通过加速寿命试验、扫描电镜、X光衍射、俄歇能谱等方法,研究分析了电极寿命和电极涂层表面结构形貌,且以现场试验表明改性钛基二氧化铱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和尺寸稳定性。在淡水和海水环境中使用时,该电极具有稳定性好、排流量大、质量轻、性价比高、使用寿命长和安装施工方便等优点,是一种新型的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辅助阳极材料。  相似文献   

4.
用浸渍法制备钴基催化剂,考察了载体、活性组分负载量、焙烧温度、助剂等制备条件对钴基催化剂催化氧化NO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ZrO2为载体,活性组分负载量为10%,表面活性剂含量5%,在350℃焙烧的催化剂具有最佳的NO催化氧化性能,在NO进口浓度700ppm、O2体积分数5%、空速27000 h-1的条件下,200℃时NO氧化率可达49%,满足快速SCR的条件。对NO催化剂进行孔隙结构及XRD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大小不是决定催化剂活性的必要条件,而Co3O4晶体平均颗粒尺寸的大小对催化剂活性有一定影响。考察了空速对催化剂效率的影响,发现NO催化氧化剂在较高空速下仍居有一定活性,并对低温、高空速条件下SCR的反应效率有较大提升。在180℃时,SCR的NO去除效率由联合前的53%提高至65%。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2种铜锰混合型催化剂低温催化燃烧各种VOCs的反应活性,以及这2种催化剂的抗湿性能和受空速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催化剂都能在低于260℃完全催化燃烧VOCs;1号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抗湿性能更优.通过BET,XRD.XPS,SEM等表征发现,2种催化剂呈现无定形状态,表面孔分布特别丰富,2种催化剂都有大的比表面积,这些因素就促使2种催化剂对VOCs有高的低温活性.通过XPS分析,Cu2p3/2显示Cu元素主要是 2价,Mn2p3/2显示Mn元素主要是 4价.  相似文献   

6.
采用XRD、SEM及T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以纳米尺寸高度分散在载体表面上,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211m2/g)和孔容(0.137mL/g)。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查氢气浓度、湿度、空速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以及考核催化剂抗氨气、硫化氢中毒性能和使用寿命,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较宽的使用边界条件、较好的抗湿性能、较强的抗中毒性能和超长的使用寿命,已基本能够满足空间内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直投式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与SBS改性沥青之间的性能对比,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在压实度、摩擦系数(体现行车安全性)、弯沉方面比SBS更好,在渗水系数、平整度方面两者均能很好的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且在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及经济效益方面明显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8.
分别以金属Co和Ni替代Li_2MnO_3中的部分Mn,并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Li_2Mn_(0.5)Ni_(0.5)O_3和Li_2Mn_(0.5)Co_(0.5)O_3正极材料,通过SEM分析和X射线衍射观察材料的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测试和恒流充放电实验,测试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Li_2Mn_(0.5)Ni_(0.5)O_3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308.9 mAh·g~(-1),库伦效率为92.1%,循环40圈时容量保持率为93.7%,Li_2Mn_(0.5)Co_(0.5)O_3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82.6 mAh·g~(-1),库伦效率为98.2%;循环50圈时放电比容量为332.6 mAh·g~(-1),充放电性能较好;Li_2Mn_(0.5)Co_(0.5)O_3材料锂离子扩散电阻小,氧化还原峰极化小,展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由此得出结论,Co掺杂所得Li_2Mn_(0.5)Co_(0.5)O_3材料相比于Li_2Mn_(0.5)Ni_(0.5)O_3材料,不仅具有更完好的晶型结构,还有更高的放电比容量、更长的循环寿命以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出了高催化活性的Ni-Mo和Ni-Mo-Co合金电极,在30%(wt)的KOH溶液中的阴极极化曲线表明,Ni-Mo-Co合金电极具有更低的析氢过电位。分别采用SEM、EDX及XRD等表征手段比较分析了Ni-Mo和Ni-Mo-Co合金电极。结果表明:Co元素的添加增大了对Mo元素的诱导作用,提高了镀层中Mo元素的含量,且其镀层晶粒更加细小,呈现了一种纳米晶态的特征,这些都是三元Ni-Mo-Co合金电极电催化析氢性能更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鲜勇  危伟 《船电技术》2021,41(6):1-3,7
TiNb2O7基负极材料作为一种典型的插层型负极材料,不仅在循环稳定性和长寿命方面具有传统钛酸锂材料的优势,还具有更高的理论比容量,其较高的工作电势可以有效降低锂枝晶形成的可能,在锂离子电池安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比较不同结构工程设计应用的TiNb2O7基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其性能和应用前景,为TiNb2O7基负极材料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