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十二、驾驶员辅助系统由于增强了驾驶员辅助功能,驾驶员辅助系统提供更佳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在跨系统概念的基础上,区域整体安全性和梅赛德斯-奔驰智能驾驶的相互作用和协同合作增加。新款GLE级车型167还具有最新一代的驾驶辅助组件(FAP 4.7)。最重要的驾驶员辅助系统以组件进行编译。列表包括与前辈车型相比的所有技术改进和新特征。驾驶辅助组件如下。驾驶辅助组件(装配驾驶辅助组  相似文献   

2.
正十一、驾驶员辅助系统由于增强了驾驶员辅助功能,驾驶员辅助系统提供更佳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在跨系统概念的基础上,区域整体安全性和梅赛德斯-奔驰智能驾驶的相互作用和协同合作增加。EQC采用当前版本的驾驶辅助组件(FAP4.5)。EQC为驾驶辅助系统提供模块。除标准装备之外,选装装备在驾驶员辅助的相关方面提供了自定义构建车  相似文献   

3.
SPA辅助寻道系统SPA辅助寻道系统是一套当驾驶员疲劳而游离其驾驶航线时可向驾驶员提供报警的电子系统。SPA辅助寻道系统可以防止由于驾驶员长途、连续驾驶车辆而疲劳以及疏忽和分心时产生操作失误而导致严重后果,通常适用于长途高速公路运输。驾驶员由于长时间驾驶车辆,当感到  相似文献   

4.
随着汽车电子的高速发展,辅助驾驶系统已经开始大量普及,并已经开始逐步下探到十万元左右的在售车型之中.辅助驾驶系统,主要是指随着智能化的应用,辅助驾驶员驾驶,系统自动执行部分动态驾驶任务,有效的降低驾驶员驾驶强度,提升驾驶品质.典型的如自适应巡航系统(ACC)、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KA)、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和高速...  相似文献   

5.
(接2022年第7期)一、驾驶员疲劳监测相关术语GB/T39263-2020《道路车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术语及定义》对驾驶员疲劳监测(DFM)和驾驶员注意力监测(DAM)都给出了定义。《驾驶员注意力监测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中对驾驶员注意力监测系统及相关的表述和定义如下:1.注意力分散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因疲劳驾驶、受外界环境干扰或从事与驾驶无关的动作,导致其无法专注执行驾驶任务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最重要的问题是驾驶员的视野、车辆的稳定性和操纵性、努力减轻驾驶员负担和提高避免事故的效能,并论及将来可望开发有关驾驶的辅助系统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智能驾驶汽车的高速发展,L2级别的高级辅助驾驶系统装车率也越来越高,L3级自动驾驶已逐步实现,而安全自动驾驶还尚未完全落地,当前正处于人机共驾阶段,尽管ADAS系统可以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但疲劳驾驶、分心驾驶和危险驾驶等交通安全“隐形杀手”仍长期存在,给驾驶员和乘客带来生命安全,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能有效避免疲劳或者分心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已经成为避免事故和改善道路驾驶安全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介绍了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工作原理,分析了目前国内外驾驶员监测系统的测试评价方法,并总结了该系统的未来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8.
<正>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的应用是实现自动驾驶的第一步。大陆集团会加强ADAS技术在中国市场的应用推广为中国市场提供消费者负担得起的技术。大陆集团日前发布了"2013年大陆集团汽车消费调研报告",该报告来源于对德国、美国、日本和中国驾驶员就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化驾驶话题进行的抽样调查。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受访者对自动化驾驶技术表示欢迎,且中国市场对  相似文献   

9.
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作为无人驾驶的基础,需要逐渐完善以保证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的安全。自动泊车系统是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泊车过程中,驾驶员会被障碍物遮挡视线,同时会因为紧张引起不必要的交通事故,对经验欠缺的驾驶员会增加一定难度。文章进行在ADAS实验平台下自动垂直泊车的研究,实现Simulink和CarSim软件的联合仿真。  相似文献   

10.
正奔驰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可以在各种情况下主动或被动地为驾驶员提供支持(取决于系统配置),有助于提高驾驶安全性或者减少事故的发生频率。即使事故无法避免时也可以降低事故的严重程度,同时驾乘舒适性也有所提高。驾驶辅助系统利用超声波、雷达传感器以及摄像头识别车辆周围区域(图1),系统在需要快速安全操作时为驾驶员提供辅助,通过车辆信号装置控制对电子行驶控制执行干预(如:加速、制动、转向),在紧急情况发生前或发生时提示驾驶员注意该情况。  相似文献   

11.
《汽车与配件》2013,(7):7-7
现有的高性能驾驶辅助系统已大幅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这些系统可以在行车时控制车速和与前车的距离,同时在交通拥堵时提醒驾驶者,并且帮助他们在狭小空间轻松停车。博世持续致力于这些领域的技术创新,开发面向未来的驾驶员辅助系统。  相似文献   

12.
智能汽车驾驶作为一项代表性的高新技术集成载体,能够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并减轻驾驶员操作负担,并且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压力。由于我国道路环境复杂多变,驾驶员经常采取超车变道操作,使得机动车超车变道的安全问题尤为严峻。为此,辅助驾驶员安全地完成超车变道过程,提出了基于纵侧向动力学控制的智能变道辅助系统,以车辆实际速度与目标速度为参数,设计具有滑模控制特性的控制器。仿真结果与硬件在环台架测试结果表明,基于纵侧向动力学控制的智能变道辅助系统能够较为有效地提高驾驶安全性,减轻驾驶员操作负担。  相似文献   

13.
博世宣布将持续开发面向未来的驾驶员辅助系统,迈出无人驾驶第一步。在交通拥堵时,高性能驾驶辅助系统将自动引导车辆行驶,大幅提高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2014年,第一代博世交通拥堵辅助系统将进入量产。未来,博世还将对系统进行持续改进,应用于更高时速和更复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可以实现在高速公路上释放驾驶员双手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凯迪拉克Super Cruise超级智能驾驶系统迎来了技术升级和增强。增强版智能驾驶系统能够在确认道路安全的情况下,根据驾驶员的要求在高速公路上执行自动变道。智能驾驶系统首席工程师马伊奥拉纳(Mario Maiorana)表示:"这是自超级智能驾驶系统面世以来我们所做的最全面的升级,我们做了许多更新,使超级智能驾驶系统更直观、更易用、更强  相似文献   

15.
车辆辅助驾驶系统最初来源于军事需求。为了实现战场夜间闭灯驾驶,降低被敌方发现的概率,满足战场上夜间快速隐蔽运输的需要,增强驾驶员的视野和视觉强度,一种车辆辅助驾驶系统——夜间安全行车视觉增强装置应运而生。例如,美军研制成功的驾驶员视觉增强器——一种安装在车辆上的红外影像仪,能够提高陆军战术轮式车辆的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16.
车辆安全辅助驾驶系统发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公路交通特别是高速公路交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尤其是恶性交通事故呈不断上升趋势,交通安全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因此,研究车辆安全辅助驾驶系统,为汽车提供安全辅助驾驶功能,从而为减少常规车辆因驾驶员主观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提供智能技术保障。车辆辅助驾驶系统技术发  相似文献   

17.
随着汽车电气化、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汽车行驶的场景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从而促使汽车从辅助驾驶向智能驾驶不断创新。随着人工智能的引入,汽车智能驾驶功能越来越趋于实用,正在逐步实现向解放驾驶员双手、向车载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代替人脑进行复杂驾驶场景实时响应的阶段发展;高阶复杂场景智能驾驶功能则在辅助驾驶功能实现的基础上,针对驾驶员实际驾驶感受并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向车辆复杂场景下的自动驾驶操作的方向发展。介绍了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换道超车功能开发,即通过换道条件的智能选择,使车辆以最佳方式自动完成换道超车过程。  相似文献   

18.
汽车安全辅助驾驶支持系统信息感知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激增,汽车驾驶安全日渐重要.围绕人-车-路系统中的人和路开发车载汽车安全驾驶支持系统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智能运输系统的交通安全研究中,与汽车安全辅助驾驶系统相关的信息感知技术研究主要有:车辆状况检测、交通环境的检测、非常规条件下驾驶员视觉增强和对驾驶员的检测等.文中将对上述汽车安全辅助驾驶支持技术国内、外最新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展望该领域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19.
智能车辆安全辅助驾驶技术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论述了安全辅助驾驶技术的研究现状、研究的必要性以及研究进展。安全辅助驾驶技术包括车道偏离预警与保持、前方车辆探测及安全车距保持、行人检测、驾驶员行为监测、车辆运动控制与通讯等。分析了各种传感器的优缺点及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单一传感器不能很好地解决安全辅助驾驶技术可靠性和环境适应能力的要求,应结合激光雷达技术解决图像模糊问题,利用红外传感器增强机器视觉识别的可靠性,未来的安全辅助驾驶技术应该采取多种传感器融合的技术,结合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系统具有深度测量精确的特点,将极大的推动汽车安全辅助驾驶系统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冗余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为驾驶员提供转向助力,同时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提供转向执行操作,需要协调控制驾驶员力矩和主动转向力矩信号。文章分别从助力特性曲线和驾驶员扰动力矩对方向盘转角跟随影响等角度,对两种力矩叠加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驾驶员扰动力矩产生抖动的问题,提出超前滞后补偿的优化方案,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案能够降低方向盘抖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