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9 毫秒
1.
尚金光  张献州 《路基工程》2011,(3):26-28,32
从时空连续性角度研究了高速铁路施工过程中路基沉降观测及数据分析过程,对京沪实施《细则》中的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表进行了改进,确保其时间连续性与空间继承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三分原则"对路基沉降进行分段、分层、分时评估,以期指导路基信息化施工。  相似文献   

2.
高至飞 《路基工程》2015,(1):112-118
依托"新建海南东环铁路沉降变形观测评估预测方法研究及评估系统开发应用"课题,选取部分典型断面的沉降板和路肩沉降监测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多种曲线拟合法在海南东环客运专线路基沉降预测中的适用性、稳定性和准确性,从拟合曲线相关系数和相对误差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到了几种适合于海南东环客运专线路基沉降预测评估的方法,并在实践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3.
沉降的危害及沉降观测在工程整治中十分重要。以某车站为例,应用双曲线法预测技术进行变形缝灌浆处理后的沉降预测和评估。通过分析评估表明:双曲线法的预测值和实测值线形基本吻合,达到了整治工程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软土地基上修建路堤,要着重解决地基稳定和路堤沉降问题。文章结合实际工程,根据预测的工后沉降,控制路堤填筑过程中填土速率,制定相应的路堤沉降监控方案,对路堤的沉降及稳定进行监测,并进行分析评估,以保证工后沉降在允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软基沉降预测实用设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分析了当前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预测误差较大的原因。在进行现场实验观测获取大量数据的基础上 ,利用反分析方法 ,对加固软基的工后沉降预测方法进行了探讨 ,并对粘性土的微结构加以研究 ,提出了一种具体的计算方法 ,通过与现场实测数据的比较 ,论证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韩建文 《路基工程》2022,(5):209-213
以大量翔实的实测数据,分析了唐山地区深厚煤层的沉降特点和规律,其采深与采厚之比为70~160,大于30,其变形随时间和空间连续,一般不会发生大面积的地面突然塌陷。地面沉降下沉系数为0.84,影响范围角正切tgβ=0.9、拐点偏移距0.02H~0.05H,重复扰动系数可取1.1。并对其上七滦铁路沉降提出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沉管隧道运维技术发展,通过文献调研、现场调查与数据挖掘等方法,系统梳理了沉管隧道的国内外概况、运营与病损情况、检测与评估技术、病害预防及处治等方面的技术成果。以沉管隧道用途、管节长度与埋置水深等关键信息为基础,阐释了其国内外发展概况;简述了沉管隧道运营现状,并重点对沉管隧道接头、主体结构、附属结构与设施的常见病损特征进行了数据挖掘;对隧道检测、监测与评估技术进行了对照剖析,阐述了目前国内外检测与评估技术的进步与不足;从前期预防与后期处治的双角度,阐述了沉管隧道的不均匀沉降、裂缝与渗漏水等常见病害的预防与处治;并从沉管隧道运维信息的角度,对其运维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沉管隧道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存在诸多运维技术难题;在役沉管隧道出现了过大(差异)沉降、裂缝、渗漏水等病损,其中管节不均匀沉降最为常见;沉管隧道检测仍以结构检测对象和传统周期性检测方法为主;沉管隧道评估诊断多侧重于沉降量控制标准的角度,考虑多因素综合角度的服役性能评估尚处于空白阶段;沉管隧道常见病害应坚持建设期预防和运营期处治双管齐下的对策。未来,沉管隧道运维将向运营环境全要素拓展,并更注重实时自动化监测技术、大数据智能评估技术与基于状态的养护策略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保高速铁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对线下工程施工后的沉降进行观测与控制。结合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在铁路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观测精度、技术要求和评估方法,可为类似工程的沉降观测与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以新建沪宁城际铁路客运专线为例,介绍了城际铁路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线下工程控制测量的技术方案及沉降观测评估的评估分析标准、评估内容;在分析管桩+筏板路基地段采用堆载预压土加固方法时,利用主体工程完工后不少于3个月的有效观测时间进行线下工程沉降评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垄茶高速公路建设中,部分高填方路段采用了一些加固措施以加速稳定,为了确保建设质量和指导施工,还对处治后路基进行了沉降观测。目前,灰色理论的 GM(1,1)模型在沉降预测中应用较广,大量研究成果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但在实际观测中,数据多为非等时距,因此需要选择合理的原始数据序列并进行等时距变换。采用了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对某一处强夯处治后的土石混填路基进行了沉降特性研究以评估处治效果,计算结果显示处治方式较为合理,对垄茶高速公路类似高填方路基的处治有较好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