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牛地气田产量供应上涨的需求给运行压力较高的29#站-塔榆二阀室管网带来了压力,为确保该管网在保证产量供应的条件下能够安全运行,在分析影响管网流量因素的基础上,分别利用TGNET软件模拟了集气站压力、温度及管线直径与输气量之间的关系,为管网的优化和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金属探管仪在煤气管网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气输配干管、庭院管等地下管线随城市建设的发展为得日趋错综复杂。我公司煤气管线采用金属探仪技术进行地下管网探测,并把探测结果进行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不仅解决了煤气管线建造年限长出现问题不易对找等困难,而且形成了一整套系统模式。  相似文献   

3.
集气站内单井管道结构比较复杂、输送流体涉及油气两相流且流体压力较高,容易出现应力超标问题,为确保其安全运行,有必要对集气站内单井管道进行应力分析与强度评估。集气站所辖单井管道较多且与放空、计量分离管道等相通,考虑对不同位置的支撑作用,提出了不同的设计方案。根据设计资料,使用CAESARⅡ软件对集气站内单井管道及相连管道进行应力分析,校核其埋地管道弯头处应力情况。通过对不同支撑方案的比选可见:3种管道设计方案的一次应力、二次应力均能够顺利通过校核,确定应力值最低、支撑结构受力更合理的方案为该集气站内单井管道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给合给水管网的实际,对其水力计算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推导,提出一种管网水力计算方法,并用Pascal编制了计算程序,对某管网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给水管网的各种接口型式,并分析了接口漏水原因,举例介绍了给水管网的维护和接口堵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代数水锤法在复杂供水管网系统瞬态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网水锤是复杂供水工程中常见的水力现象,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为此必须采用合适的水锤计算方法分析和计算管网瞬态水力问题,以便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系统运行安全。本文引入了一种解算管网系统瞬变问题较经济的瞬态水力计算方法--代数法,由于该法需事先存贮大量的控制标号以便索引数组的建立,而这些标号的确定又与管网稳态水力情况有关,因此本文还介绍了与代数水锤法相适应的稳态水力计算方法-节点水头法。最后本文结合实例并运用供数法对管网瞬态问题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7.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程序的编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求解管网稳定流方程组的Hardy-Cross(哈代-克罗斯法)及其算法原理,研究了管网形图络结构与水力计算中数据结构的特征。用basic语言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在Qbasic上调试通过,并结合某管网计划设计计算了应用与验算。结果表明:该程序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概括了流量分配优化设计方法的现状,并针对其不足提出了可用于多水源的简易行的优化树法。这一最优化技术通过求得管网的最优树来使供水路径最短,从而使管网的总造价最小。它的应用对城市旧管网的改扩建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供水管网水力计算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武汉市供水管网实际出发,介绍了建立管网水力工况分析中基础资料的收集处理及计算模型的校核,模型建立方法及使用效果,并对模型的局限性进提出了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燃气管网规模日益扩大,由于管网老化造成的腐蚀穿孔等泄漏问题,给管网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正确选择合适的阴极保护方式,成为管网安全运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文中简述了北京市燃气管网现状及燃气管线阴极保护系统的建设情况,并阐述了柔性阳极的特点及柔性阳极分类。结合燃气管线阴极保护系统改造工程,介绍了柔性阳极在城镇燃气管网改造中的设计及安装技术,最后对采用柔性阳极保护的管网运行效果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针对杭锦旗气田高液气比气井井间串接集气距离长、管道压损大的问题,文中用权重法估算了影响管道气液混输距离的因素,表明管道直径是影响集气距离的最重要因素,权重比约56.1%。根据杭锦旗气田气井生产参数,对不同采气管道规格串接模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适用于不同集气量和串接井数的采气管道规格系列,提出了直线式与辐射式相结合的井间串接模式,为杭锦旗气田地面集输站场和管网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气田的气质条件,对气田集输管道材料选择进行了专题研究。分析CO2和Cl-的腐蚀机理,选取了碳钢、不锈钢及双相不锈钢材料进行了气体集输管道腐蚀环境耐蚀模拟试验。实验结果表明:碳钢平均腐蚀速率最快,双相不锈钢腐蚀速率最慢。选取了4种不锈钢进行耐点蚀性能试验与评价。结果显示:马氏体不锈钢2Cr13抗点腐蚀能力最差,25Cr双相不锈钢因其抗点蚀、坑蚀能力强,适宜于某气质腐蚀环境。最后,分别从防腐效果和经济角度论证了采用25Cr双相不锈钢作为内部集输管线的材料优于碳钢+缓蚀剂。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压气站失效与单台机组失效对输气管道的影响程度,采用SPS软件对压气站失效和单台机组失效进行了详细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压气站失效与单台机组失效相比对管输系统影响较大;对于压气站失效,越靠近末站的压气站失效对管输系统影响越大;对于单台机组失效,越靠近首站的压缩机失效对管输系统影响越大。分析结果可为事故状态下的供气和抢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油气长输管道设计中,管道的壁厚设计计算和选取直接影响到管道输送安全和工程投资.针对油气长输管道壁厚计算因输送介质不同、输送温度不同、输送压力不同及处于不同地段而产生的差异,归纳总结出油气长输管道普通线路段、穿跨越段和站场部分管道壁厚计算方法,也总结出了在管道壁厚的选取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应用的规范.  相似文献   

15.
含蜡原油管道低输量安全运行方案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内东部某油田的含蜡原油输油管道为研究对象,首先应用PIPEPHASE软件中的黑油网络模型计算出"热力条件允许最小输量"和"管道特性允许最小输量",以确定管道最小输量。然后针对该管道即将进入低输量运行阶段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各种常用保障技术的可行性,并结合经济投入与生产管理2个方面的要求,通过对比优选出含水输送工艺,采用起点联合站掺水输送、终点联合站进行油水分离和污水处理,并扩建污水深度处理站的方案,以确保该管道的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6.
川西气田集输管道投运年限较长,敷设地区大气、土壤腐蚀性较强,造成管道外腐蚀引起的穿孔、泄漏。针对管道外腐蚀问题,通过对川西地区腐蚀环境调研,分析管道外腐蚀特征,并根据气田实际开展了管材、防腐层、阴极保护,修复补强技术及腐蚀检测等腐蚀控制措施研究,形成了川西管道外腐蚀防护体系,有效延长管道平均剩余寿命,保障了气田安全平稳生产。  相似文献   

17.
基于遗传算法的天然气集输管网参数优化设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管道建设总费用为目标建立目标函数 ,以管道的稳态分析、各节点的流量、压力及管道压力限制等为约束条件 ,建立了天然气集输管网的参数优化设计模型。该模型属非线性离散化最优组合问题 ,采用遗传方法求解 ,并给出了计算机软件算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燃气管网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以ArcGIS为平台,利用GIS技术建立燃气管网的信息系统。通过对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功能模块划分,开发出了一套既能实现数据查询,又能进行决策分析的功能全面、使用方便的燃气管网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了管网的信息化管理,并且可以对查询结果生成三维界面,体现了科学技术、数字化管理在处理燃气管网信息上的优势,准确高效,为日后管网的改造优化和管理工作提供了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引进先进的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和借鉴现有标准的做法,提出了针对站场管道腐蚀缺陷、外防腐层、区域阴极保护、土壤腐蚀性、杂散电流干扰的综合检测与评价方法,建立了输油气站场管道的腐蚀检测方法体系,明确了油气站场管道腐蚀检测中的关键节点.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体系能够帮助检测人员实现对站场管道的非开挖或局部开挖检测,帮助管理者及时掌握站场管道的腐蚀状况.  相似文献   

20.
To become a mass-market product, compressed natural gas (CNG) cars will need a dense network of filling stations. The Swiss natural gas industry plans to invest in 350 additional CNG stations to supplement the existing 50 sites. Cost–benefit analysis is used to define the optimal locations for these among the existing 3470 petrol filling stations. It is found using two simulations looking at equitable location of sites and socially optimal ones, that the investment in additional CNG infrastructure is unlikely to be socially advantageo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