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年伊始,班轮市场延续了淡季的主基调。由于供需两大市场交易量双双萎缩,市场运价相对稳定,投机成为当前左右运价市场振荡趋向的主要动力。1月份,需求市场喜忧各半。喜的是欧地线需求持续活跃。欧元的坚挺刺激了欧洲国家进口贸易大幅增加,亚欧线和亚地线多数船公司保持了90%的舱位利用率,这在传统淡季是不多见的。业界认为,欧盟的扩容和区域经贸环境的不断改善是欧洲进口贸易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Drewry预计,2006年亚欧西行线箱运量达到754万TEU,与上年相比增长12.8%,增幅高于2005年的10.3%。忧的是美国航线需求萎缩态势依旧。TSA快报显示,该航线目前平均舱位利用率跌破80%,美西线略好于美东线,华南地区货量的下滑幅度相对明显。另据预计2006年跨太平洋东行线箱运量约1430万TEU,并将连续第三年保持二位数增幅。  相似文献   

2.
7月份,班轮市场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需求市场持续升温,供给市场增速放缓,市场运价在强劲需求的支撑出现复苏性拐点。7月份,美线需求持续强劲,美东线整体需求形势继续好干美西线。市场快报显示,至本月中旬,美西线平均舱位利用率超过95%,部分船公司已连续几个航次爆舱;美东线爆舱问题比较严重。分析人士认为,家具、服装和电器类商品消费量的大幅度攀升,成为近期带动美线进口贸易需求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另外,大陆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的不断扩大和逐月增长的贸易需求,成为中美航线箱运需求的新特点。7月份,欧地线旺季需求明显增加。在亚欧西行航线上,大部分船公司的舱位利用率已恢复到80%,亚地线自7月份以来持续爆舱,运价提升给航线带来的负面影响已基本上被旺盛的需求所消化,船公司对未来旺季附加费、币值附加费、燃油等各类型附加费的征收充满信心。Drewry最新预测报告显示,上半年,亚欧西行线箱运量预计将达到365万TEU,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1%。  相似文献   

3.
金秋9月,班轮市场气候宜人。需求-市场持续繁荣,供给增速继续放缓,市场运价在跌宕起伏中终于全线摆脱了低迷的困扰,并相继步入上行通道,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业也终于迎来了收获的黄金季节。9月份,美线需求持续强劲,大陆出口航线持续火爆。至月中,船公司的平均利用率已连续5周保持在95%以上,美东线继续好于美西线,华南市场供不应求矛盾相对突出。国际零售商联会最新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8月份,美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势强劲,其中洛杉矶港和长滩港的吞吐量增幅分别达到21.40/0和9.7%,均创过去5年来最高水平。由于PIERPASS措施成效显,预计2006年美西港口将平安中喜迎硕果。9月份,欧地线需求火爆态势依旧,且需求增幅不断加快。由于圣诞需求提前释放,加之货主在节前出货倾向比较明显,船公司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爆舱和甩货问题。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头7个月,亚欧西行线累计完成箱运量380万TEU,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5%。9月份,近洋线需求持续回暖。由于日本航线淡季接近尾声,船公司平均舱位利用率已陆续恢复到80%以上中韩航线需求反弹力度更大.  相似文献   

4.
近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需求表现平淡,为缓解市场供求矛盾,航商在多条航线上加大淡季运力收缩力度。分航线市场表现出现分化。11月15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043.77点,较上周上涨3.0%。11月15日,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为1089.3欧洲航线,随着传统运输淡季的逐步来临,本周货量延续月初以来的低迷态势,尽管船公司采取了较大规模的运力收缩措施,但供大于求的状态仍有所加剧,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下降至九成左右。多数船公司为揽取货源加深了跌价幅度,部分航次最低运价降至1000美元/TEU左右。11月15日,上海出口至欧洲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1213美元/TEU,较上周下跌8.1%。地中海航线,传统淡季货量明显下降,部分船公司以并班、撤线的方式削减运力,但供求关系总体未见明显向好,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下滑至85%左右,部分航次装载甚至不足八成。多数航次订舱价格继续下跌。11月15日,上海出口至地中海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1308美元/TEU,较上周下跌5.4%。业内人士表示,鉴于近期欧洲、地中海航线运价持续下滑,航商有意推出新一轮的涨价计划,据悉,部分航商已经宣布将于12月15日再度调涨,幅度在750美元/TEU左右。  相似文献   

5.
2月份,班轮运输业在中国因素的推动下提前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市场总体表现活跃。需求的持续强劲和供给的适度回暖在班轮市场上交相辉映,市场运价在供求博弈中出现反弹迹象,暗示着淡季不淡将可能成为今春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从需求市场看,欧地线需求持续强劲。急于节前出货的心态不断充实着需求市场的利好消息。至中旬,船公司在亚欧西行航线上的舱位利用率普遍超过95%,淡季爆舱多少令船公司始料不及。目前,港口缺箱是制约出口贸易的主要瓶颈,北方港口小箱供不应求的矛盾尤为突出。2月份,美线需求逐步回暖。耐用消费品销量的增长刺激了进口贸易需求稳步增加。至中旬,船公司平均舱位利用率回升到90%,环比上月上升了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受运河使费上涨的影响,美东需求向美西回流趋势更加明显,美西线需求比重的进一步上升将成为大势所趋。2月份,日本航线货量反弹力度较大。至月中,  相似文献   

6.
临近岁末,西方国家沉浸在圣诞节的喜庆和欢乐之中,忙碌了一年的商客此时已无暇顾及商战的勾心斗角和利益得失,纷纷弃市休商,市场交投清淡,班轮市场逐步进入传统需求淡季。2006年12月份,受美日等主要贸易国家消费需求紧缩和美元疲软等因素的影响,跨太平洋航线箱运量下滑幅度明显,亚美东行线平均舱位利用率降至85%,其中美东线亏舱问题比较严重;中日航线部分航区舱位利用率12月中旬跌破70%。相比而言,欧地线受节日的冲击并不明显,市场仍有爆舱记录。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其一是欧盟经贸环境总体向好;其二是强势欧元;其三是提前出货(大陆12月15日调…  相似文献   

7.
临近岁末,西方国家沉浸在圣诞节的喜庆和欢乐之中,忙碌了一年的商客此时已无暇顾及商战的勾心斗角和利益得失,纷纷弃市休商,市场交投清淡,班轮市场逐步进入传统需求淡季。2006年12月份,受美日等主要贸易国家消费需求紧缩和美元疲软等因素的影响,跨太平洋航线箱运量下滑幅度明显,亚美东行线平均舱位利用率降至85%,其中美东线亏舱问题比较严重;中日航线部分航区舱位利用率12月中旬跌破70%。  相似文献   

8.
许乔  雍升 《集装箱化》2011,22(11):44-44
本期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行情平淡,传统淡季临近令欧美等主干航线的运输需求逐渐萎缩,大部分航线延续下跌走势。2011年10月28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951.96点,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932.62点,分别较上月同期下跌3.8%和4.2%。1欧地航线阴雨绵绵2011年10月欧洲航线的运输需求没有根本性好转。虽然国庆长假未出货物令10月首个工作周出现出货小高峰,但货量涨幅有限,而且之后持续回落,全月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维持在90%左右,市场运价也随之不断下  相似文献   

9.
7月份,班轮市场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需求市场持续升温,供给市场增速放缓,市场运价在强劲需求的支撑出现复苏性拐点。7月份,美线需求持续强劲,美东线整体需求形势继续好于美西线。市场快报显示,至本月中旬,美西线平均舱位利用率超过95%,部分船公司已连续几个航次爆舱;美东线爆舱问题比较严重。分析人士认为,家具、服装和电器类商品消费量的大幅度攀升,成为近期带动美线进口贸易需求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另外,大陆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的不断扩大和逐月增长的贸易需求,成为中美航线箱运需求的新特点。7月份,欧地线旺季需求明显增…  相似文献   

10.
冻结运力行动的陆续展开,抵消了需求疲软给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成为稳定市场运价的重要因素。11月份,班轮市场维持供需相对平衡状态,尽管需求市场普遍出现萎缩迹象。由于圣诞需求接近尾声,美线货量相继回落。至11月17日,部分船公司舱位利用率降至90%以下。考虑到美国线已顺利度过旺季,且加州两港作业秩序井然,自11月上旬起,船公司纷纷加大了在洛杉矶港和长滩港的挂靠力度,包括美西北、美东等航线的入境货物出现回流倾向。11月份,欧地线火爆需求适度降温。在亚欧航线上,大多数船公司目前仍能维持满舱满载,  相似文献   

11.
冻结运力行动的陆续展开,抵消了需求疲软给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成为稳定市场运价的重要因素。11月份,班轮市场维持供需相对平衡状态,尽管需求市场普遍出现萎缩迹象。由于圣诞需求接近尾声,美线货量相继回落。至11月17日,部分船公司舱位利用率降至90%以下。考虑到美国线已顺利度过旺季,且加州两港作业秩序井然,自11月上旬起,船公司纷纷加大了在洛杉矶港和长滩港的挂靠力度,包括美西北、美东等航线的入境货物出现回流倾向。11月份,欧地线火爆需求适度降温。在亚欧航线上,大多数船公司目前仍能维持满舱满载,但甩货和挑货现象已极少发生,且回…  相似文献   

12.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受到了严峻挑战. 我国对外贸易的下滑,导致集装箱运量锐减,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大幅下跌.各大远洋运输航线运价持续低迷,欧洲航线货运量下滑,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只有70%左右;地中海航线下降至60%左右,平均运价水平低于成本价;北美航线运力过剩使运价连续走低;美西航线最低运价已跌破1000美元/FEU:日本航线受运力过剩影响,平均舱位利用率依然不高,运价小幅震荡.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上半年,在全球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下,中日航线市场一路走低,在低迷与徘徊中经历了下滑的考验。由于运力增长大于运量的势头难以遏制,中日航线市场的供求关系严重失衡。为争夺货源、满足舱位,从而“抢占”市场,中日航线的杀价竞争愈演愈烈。 从5月开始的货运淡季起,集装箱运价一路大幅下泻,至7月中旬已跌破中日航线运价“警戒线”,最低至25美元/TEU,仅为中国至日本海上常规运价的  相似文献   

14.
刘子佳 《集装箱化》2011,22(12):38-38
本期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行情继续下行,欧美等远洋航线的运输需求延续上期的下滑态势,市场运价低迷不振。2011年11月25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923.67点,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879.05点,分别较上月同期下跌3.0%和5.7%。1欧地航线低位下探一方面,随着圣诞货出运高峰的结束,欧洲航线的淡季因素加速体现,加之欧债危机由边缘国家向核心区域深化蔓延,居民储蓄意愿上升,消费者信心低迷,导致近期我国出口至西北欧地区的运输需求总体下滑;另一方面,进入第四季度以来,舱位供给始终未见明显收缩,运力供大于求的形势愈加凸显,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已降至80%左右。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市场运价持续走低,最低运价甚至  相似文献   

15.
新年伊始,国际集装箱班轮市场运价出现周期性回调迹象。1月14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收报1149.35点,同比上月下降2.4%,同比上年增长5.7%。主要表现为:远洋线运价高位盘整,近洋线费率大幅滑坡。1月份,欧洲和地中海航线运价继续维持坚挺走势,主要船公司舱位利用率保持在90  相似文献   

16.
"黄金周"需求的萎缩,暗示货运旺季的结束,也使得频繁振荡的运价市场面临更大的下滑压力.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10月14日收报1160.27点,同比上月增长1.5%,同比上年下降1.5%.主要表现为:干线运价高位盘整,支线费率持续低迷.10月份,美国航线运价继续维持坚挺走势,但运价增幅趋向缓和.受十一黄金周的影响,亚美东行线的平均舱位利用率本月中旬降至80%,与9月同期相比下降了约10个百分点.美东线继续好于美西线,多数船公司仍能维持90%的受载率,市场供需两旺,运价市场并未出现比较明显的下滑迹象.  相似文献   

17.
美欧经济的持续升温,抵消了此消彼涨的贸易壁垒给班轮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使得需求增长的内在质量不断提高.6月份,全球东西主干航线需求形势持续向好.在跨太平洋东行航线上,由于淡季不淡,旺季又提前到来,船公司平均舱位利用率已连续3周保持在90%以上,部分公司持续爆舱,其中美西线需求增势年内首次超过美东线.亚欧西行线舱位利用率近期也呈现上升趋势,目前主要班轮公司航次受载率均超过85%.  相似文献   

18.
美欧经济的持续升温,抵消了此消彼涨的贸易壁垒给班轮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使得需求增长的内在质量不断提高.6月份,全球东西主干航线需求形势持续向好.在跨太平洋东行航线上,由于淡季不淡,旺季又提前到来,船公司平均舱位利用率已连续3周保持在90%以上,部分公司持续爆舱,其中美西线需求增势年内首次超过美东线.亚欧西行线舱位利用率近期也呈现上升趋势,目前主要班轮公司航次受载率均超过85%.  相似文献   

19.
近期市场延续了前期量价齐涨的势头。随市场形势继续好转,近期停航运力继续减少。 近期两大干线箱运量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在亚欧航线上,ELAA的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从亚洲发往欧洲的箱量达到了110万TEU,同比大幅增长25.2%;1~4月份箱量总计424万期市场延续了前期量价齐涨的势头。随市场形势继续好转,  相似文献   

20.
全球经贸形势的持续看好,刺激了集装箱海运需求强劲攀升。班轮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善,使得船公司在承托双方的博弈中,再次拿到了市场竞价的主动权。5月份,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业需求增幅明显加快,供给市场维持平稳增长态势,市场运价在频繁振荡中出现上行拐点。"从需求市场看,5月份,货运市场攀升势头异常强劲。TSA快报显示,至5月中,美西线平均舱位利用率已从黄金周期间的78%回升到85%;美东线普遍超过90%,部分公司航次受载率达到95%。在亚欧西行线上,即使在黄金周期间,船公司也平均保持了85%的受载率,近期爆舱消息接连不断。其它航线,如以澳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