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洪宽 《公路》1989,(9):42-44
在我国现有公路中,县乡公路大多数是在六、七十年代修建的,一般均采用泥结碎石路面这一建筑形式。尤其是山区公路,因为沿途石料来源较广,材料价格低廉。虽然这种路面使用周期较短,只限于运输量较少的山区公路,但鉴于目前财力现状,泥结碎石路面在现有公路总量中仍占有很大比重,并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因此,我们应力求在养护中提高泥结碎石路面的技术状况,以增强其抗灾和通过能力。我县地处川北山区,大都为山岭地带,县乡公路有778.9公里。这些公路由于在新建时需用急、时间紧、资金少,大都未按设计规范标准施工,因此,道路排水构造物少,路面底层块石厚度不够,面层碎石铺筑质量差,  相似文献   

2.
《公路》1983,(1)
我省解放初期只有油路17公里,发展速度是很慢的,直到1973年油路铺筑工作才有了较大发展。从1974年至1977年,连续四年每年新铺油路里程达1,000公里以上,截止1981年底止,省养公路有油路6,676公里,占管养里程的32%。基本实现了我省交通繁忙路线及重要旅游路线的路面黑色化,为客货运输提供了良好的道路条件。  相似文献   

3.
1963年5月在河北沧州附近原有炉灰垫层的一段公路上铺筑了两公里的8及12厘米厚石灰碎砖土路面,并加铺1.5厘米厚的沥青表面处治;1964年5~7月又在同一公路上水毁路段铺筑了三处共长2.1公里的14厘米厚石灰碎砖土,并加铺1.5厘米厚的道路渣油表面处治。该公路经常有200~300辆/昼夜的汽车和400~600辆/昼夜的马车行驶,始终未发现一条裂缝,迄今保持坚实平整,结合牢固。现将施工过程介绍如下: 一、材料选择及配合 1963年施工路段系采用松方体积比:石灰:碎砖:土=1:3:3。由试验得出: 土——通过2厘米筛孔,塑性指数为12~15,松  相似文献   

4.
从试验路段铺筑、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交工质量检查验收和工程施工总结等方面阐述了县乡公路水泥砼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公路》1966,(2)
1965年我省为了改善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和降低公路养护成本,遵照交通部关于推广渣油路面的指示,抽集部分养路经费,铺筑了渣油表面处治238公里,沥青表面处治50公里,沥青一渣油砾石混合料36公里,计324公里。行车密度每昼夜一般在300~500车次,运输繁忙季节最大的达800车次。各路段的黑色路面修成以后,目前使用状况良好,运输效率也有相应的提高。特别是对于渣油路面的修建,一致认为是成功的。现将施工经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赵楠 《公路》1987,(10)
三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沂蒙山革命老区安排了7千8百多万元公路建设资金,截止1986年底,共新建、改建干线公路120公里,县乡公路1800多公里,乡村道路4900公里,修建大、中公路桥梁130座共1.4万延米。目前,94%的乡镇、63%的行政村通了公路。  相似文献   

7.
《公路》1964,(3)
我省铺筑沥青路面是从1961年3月在长沙~湘潭的公路上开始的,至今已经三年。现在我省养护的干线公路中已铺筑沥青路面的共计119.15公里;面积达63万平方米。已有6个专区养路总段、2个直属段等单位的人员受过沥青路面施工与养护的实地训练;各施工单位也拥有部分施工操作的机械工具;还建立了一些施工操作制度。沥青路面处治的技术方面,也从一般的表面处治,逐渐发展到适于我省地区特点铺筑路面沥青磨耗层。这种磨耗层的造价,已由原来的5.5米宽路面每公里4,700元降低到4,100元。施工方法上则  相似文献   

8.
《公路》1985,(3)
金华地区干线公路平均每四公里有一公里多水泥路面,其比重居全国首位。到目前为止,已铺筑六至九米宽的水泥路面334公里,占干线公路总长的26%,提高了公路运输的通过能力和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  相似文献   

9.
《公路》1960,(6)
大跃进以来,我区在17,913平方公里的面积上,纵横交织的新筑起六级以上的公路2,953公里,田间作业道30,868公里,山区大车道2,030公里,整修、恢复、截弯取直以往的公路2,262公里,改建石子、砖渣路面1,394公里,铺筑磨耗层1,127公里,绿化道路植树7,500万株,建立专业养路道班7个128人,组织公路沿线人民公社养路专业队137个1,343人。使全区16个县市和主要厂矿都有砖渣、石子路面和专人养护,182个公社有公路(其中:75个公社并有石子、砖渣路面),4,732个生产大队基本上队队通汽车,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道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交通科研所与兰州公路段,于去年在兰州市近郊兰(州)三(角城)公路2~4公里之间,以阳离子乳化沥青作粘结料,粉碎的旧油皮作骨料,首次铺筑再生路面7,600平方米,效果良好。其中2,500平方米是参照《路面新材料》第10期内国外有关资料的  相似文献   

11.
《公路》1958,(5)
乌鲁木齐至霍城路精河段管的389公里 500~391公里 500间公路,系穿行流砂地段,该路段虽用苇排防砂墙避免了流砂埋路,但路线基础在沙地上,行车仍属困难。为使行车便利,采用就地拳石铺筑了一层路面。由于沙基的松软路面石块不规则,行车跳动大,机件及油燃料损耗都厉害,驾驶人员及旅客很觉不舒适。同时,因路面过窄,往往因错车陷入沙内。又因沙滩缺水,作级配路面改善也不能保持经常坚实。1956年经职工研究,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采用了离该段14公里处含盐粘土与离该地5公里处的天然砾石级配材料拌合,铺筑了7.5  相似文献   

12.
徐启友 《公路》1989,(5):3-8
近年来,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有很大发展,许多省、市都在铺筑,并制定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施工有了规范可循,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建打下了基础。一、浙江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建情况我省50年代末期开始在公路的沿溪淹水路段、过水路面两头及穿越城镇路段,铺筑少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这些早期铺筑的水泥路面,厚度15~18厘米,混凝土标号200号,路面平  相似文献   

13.
《公路》1964,(8)
铜(铜川)柳(柳林沟)公路因为交通密度大,1963年决定加铺沥青双层表面处治,厚度为2.5厘米。结合料用太原钢厂副产品,软煤沥青和煤焦油。自7月中旬开始铺筑,至10月中旬停铺,共完成双层沥青表面处治9公里,质量良好。兹将施工方法及体会简述如下:一、加强旧路面整体强度与平整度的几种作法甲,原路面情况。去年施工的路段,除2公里系正式铺筑拳石路面外,其他均未铺筑正式路面,所有的路面系逐年养护加铺砂砾磨耗层形成的,路面宽约4.0~5.0米,平均厚度约9厘米,路拱横坡约4%~6%,表面坑槽甚多,土基强度据测定资料是旧路面下 E 0.015=260~800 0.020=230~660 公斤/平方厘米,原路肩(拟加宽路面部份)E0.015=140~800 0.020=130~680 公斤/平方厘米。从上述情况看,旧路面厚度不均,宽度不一,路拱较  相似文献   

14.
我们射阳公路站共养护50公里油路,除其中2.6公里铺筑4年外,其它均在9年以上,属超期服役。以主要干线岗合线为例,射阳境内长32.43公里,基层为石灰土,厚16厘米;面层为沥青表处,厚2.5厘米。1977年和1978年两年内铺筑完毕,已超过设计使用寿命近一倍。其间没搞过大修,中修里程也少,致使目前的状况是:路面网裂、基层部分变形的有约3公里;路面网裂、基层部分有裂缝但尚未变形的有约10公里,喷油加砂后形成光面或局部  相似文献   

15.
樊统江 《公路》1992,(1):31-35
一、前言自30年代英国和荷兰相继用橡胶改性沥青铺筑道路路面以来,橡胶沥青这种新型路面粘结材料在国内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60年代末美国已铺了约2万公里橡胶沥青路面,70年代,仅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就又铺筑了3200多公里橡胶沥青封层;80年代的头五年内,美国又新增了约33000多车道公里橡胶沥青封层,到1988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早在1954年就已广泛利用当地材料修筑公路。颐温公路是就地取材铺筑的级配路面,它是所有最好的级配砾石路面之一。两年来,路面保持着平整,汽车行车时速可达50公里以上。颐温公路所挖取的河滩砂石的自然级配(表1)中含砂较少,但含有较多的由于软弱  相似文献   

17.
陕西汉中公路总段从1964年学习解放军、学大庆的革命精神以来,即派出干部分别在西乡、勉县、宁强等县部份路段的道班上蹲点。作了多次调查研究,组织道工同志反复试验铺筑路面的技术,着重抓当地路况的特点;从使用养护材料和铺筑路面的技术上认真研究改进;终于试验成功了采用“山砂拌河砂”、“料姜石”、“风化石”铺筑路面磨耗层的方法。1964年4月和5月间分别在汉中白河线西乡砂河坎试铺山砂拌河砂的磨耗层2公里;在汉中阳平关线勉县金宅试铺料姜石磨耗层2公里;在汉中阳平关线,宁强  相似文献   

18.
我省自80年底开始在道路基层上应用粉煤灰,着重进行筑路性能的研究,并对粉煤灰路面基层早期强度的改善进行了探索;以置换石灰剂量的2%水泥量掺入,其早期强度可提高30~50%。目前我省采用粉煤灰铺筑道路基层约15公里。路面使用质量经历年观测良好,有的路段经过多年强度测定,回弹弯沉l_(0.2~0.4),强度高,稳定性好,能适应交通量日益增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胡春年  卫英才 《公路》1989,(8):31-36
前言陕西省公路部门自1983年起着手进行阳乳推广应用的准备工作。1984年成阳总段试产成功,铺筑了8170m~2试验路,路面厚1~3cm,使用了洒布层铺及拌和摊铺两种不同工艺。同年8月,华县地方道路管理站试铺了9500m~2,厚3.3cm的冷拌冷铺沥青混凝土路面。1985年、宝鸡、汉中、榆林、渭南公路总段都铺筑了试验路段。宝鸡总段在出现霜冻的低温(10℃至0℃以下)条件下,用洒布、拌和两种不同工艺铺筑920m~2试验路段,至今使用情况较好。这些研究试验为我省推广阳乳路用积累了经验,培训了人材,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由武警交通二支队担负的三公里无规聚丙稀浅色路面七月中旬在青藏公路斜-五段建成通车。这种路面不仅在青藏线、在全国也是第一次大面积铺筑使用。青藏公路斜水河至五道梁段位于海拔4500米的多年冻土地区。黑色路面通车四、五年来,由于部分地段路基高度未能满足保护冻土的要求,致使多年冻土上限下降,造成路基热融沉降变形,严重影响了行车,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根据多年的试验结果,决定铺筑无规聚丙稀混合料路面。这种路面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