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宏志 《中外公路》2001,21(6):62-64
文中从工程实际出发,针对目前在公路施工质量控制中所采取的含水量测定方法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微波加热法进行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并根据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的结果,对微波加热法测定含水量进行了检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建议在现场含水量检测中采用火力100%的微波加热法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结合宁宿徐高速公路施工实践,就粘性土路堤施工中含水量的控制提出了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胡海英  王钊  杨志强 《公路》2004,(9):152-157
从填土选择、含水量控制及压实度标准3个方面对国内与美国(主要是依阿华州)的路堤设计与施工控制标准进行了比较,并作了详细的分析,重点强调了填土选择与含水量控制对提高路堤压实质量的重要性。得出结论:除了控制压实度,有必要对影响路堤压实的其他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要求,才能全面提高路堤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盐渍土的特殊性和常规施工方法的局限性,介绍了路堤填料选择、基底处治、路基含水量控制和压实控制的技术措施。重新制定含水量测定方法,对常规烘干法测定的含水量进行修正;改进压实度检测方法,确定适宜的碾压工艺。最后提出了防止构造物腐蚀和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根据土的物理性质及施工过程中对土质调查研究.介绍了路基填料的含水量在路基施工中的重要性.以及最佳含水量的确定方法和施工时合理控制路基填料含水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石灰稳定土底基层的施工监理实践,对石灰土混合料施工质量从原材料、混合料配比、混合料级配、混合料含水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石灰土原材料,路外路拌法石灰剂量的控制方法;指出了用消耗的EDTA溶液量作为检验指标;强调了混合料含水量控制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任永胜 《公路交通科技》2015,(3):220-221,262
本文分析了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强度形成的机理,在不同级配、不同水泥剂量以及不同延时条件下进行了室内试验,并分析了各因素对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强度的影响。根据基层反射裂缝产生的原因,结合具体施工条件从原材料控制、配合比设计、水泥剂量控制、含水量控制、施工工艺控制等方面提出工程措施。结合施工特点提出了配合比设计和施工控制的要点。  相似文献   

8.
武广客运专线路基设计基床底层和路基本体采用AB组填料填筑。武汉工程试验段进行了填料填筑工艺试验,包括3种粒径、3种含水量的填料。通过Evd、Ev1、Ev2、K30、n等压实指标检测及分析表明,施工采用的碾压方式合理,并对填料的最大粒径、含水量和细颗粒含量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合理的填料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9.
路基含水量对弯沉值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路基施工中,控制路基土含水量的目的往往只在于保证路基压实度,实际上,能保证路基压实度的含水量变化幅度,即最佳含水量的正、负增量范围是较大的。施工时,在这个范围内,使最佳含水量的增量保持适当的负值,则可以不仅满足压实度要求,还能提高路基强度,进而达到减小路面厚度或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变化击实次数和增减击实锤重量的方法,研究了改变击实功对半刚性材料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压实曲线的形状等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击实功大,最大干密度提高,最佳含水量降低;通过改变击实锤重改变击实功,不仅最佳含水量降低,最大干密度增加,而且曲线变得平缓,干密度对含水量的敏感度降低。表现为不敏感系数η增大,施工难度降低。根据试验分析结论提出了在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施工时控制压实质量的参数选择与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