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近年来所参加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根据施工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和总体评价分析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车辙的形成和防治做以简要分析,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评价海南省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特征,确定当地高温多雨的自然环境与严重超载的交通状况下的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对海南地区公路沥青路面使用现状、自然环境、交通状况等进行了调研。基于沥青路面使用现状调研,分析评价了典型路段的公路技术状况。基于自然环境调研,分析了当地主要的气候特征及其对沥青路面病害的影响。基于交通状况调研,计算考虑实际轴载条件的等效轴载换算系数与累计当量轴次,分析实际交通状况对路面病害的影响。最后,从自然环境、交通状况、路面设计、路面施工、材料选择共5个方面总结归纳了海南省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基于可拓学的生态影响评价方法在铁路选线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铁路工程选线的特点,从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选取入手,用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树木生长率等18项指标反映铁路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各个方面。采用可拓学理论中优度评价法建立评价模型,按照确定待评物元、确定权系数、筛除不满足必备条件方案、建立关联函数并计算合格度、合格度规范化、计算优度等步骤进行定量的分析评价。通过对各待评方案优度值的比较,进行合理方案的选取。运用该评价方法对工程实例进行的评价分析证明,该方法具有简单、直观等优点,为在考虑铁路建设的生态环境问题基础上的线路方案选择提供一种新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运营期既有铁路路堑护坡风险评估模型,在朔黄铁路(神池—黄骅港)全线病害排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动态加权综合评价方法,建立路堑护坡风险动态加权综合评估模型。研究结论如下:基于朔黄铁路全线野外调查、物探和钻探结果,提出护坡病害自身严重性评价指标及评定标准;基于护坡病害对邻近线路安全的影响程度,提出护坡病害对铁路的危险性评价指标及评定标准;对护坡病害自身严重性和对铁路的危害性各评价指标进行分层和排序,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指标权重;结合两种评价模型,运用动态加权综合评价方法,提出动态加权综合评估模型;通过一高边坡对该模型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科学全面地评估运营期路堑护坡风险。  相似文献   

5.
针对各项目级路段的路况、路龄和重要性差异较大,且计划年度路面性能的允许衰减值也有较大差异,以路段的使用性能现状、衰减速度、交通流量、区位重要性4个影响因素作为计算指标,运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计算权重,提出基于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的多因素线性模型.在对模型的分析求解的基础上,通过对湖南省高速公路项目级养护目标进行了验证,验证结...  相似文献   

6.
介绍青岛市开拓路 3号桥桥板结构现场试验的测试内容、荷载设计及测试结果 ,通过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 ,对该桥做出了使用性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SMA路面的特点及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MA是近年来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新型路面结构,它与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具有更好的抗车辙、抗裂、抗滑、水稳性、耐久性等优点,能全而改善和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因而迅速发展和广泛推广应用于公路、城市道路、机场跑道等工程领域。文章介绍了SMA在国内外的使用发展概况和结构特点、使用性能,并提出了设计中应关注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十字垭隧道建成后不久因隧道衬砌酥化、软化、路面隆起等病害而封闭,本文详细分析了该隧道病害的原因,介绍了病害整治的设计与施工,可为膨胀性围岩隧道病害整治提供设计及施工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铁路隧道建在地下岩土介质中,属于半隐蔽工程,其衬砌病害状况受外界的隐蔽因素影响较大,具体病害情况难以确定。本文根据铁路维护人员对隧道衬砌病害现象的调查,利用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定权,并对多级模糊评价算法进行改进,建立一种适合铁路维护人员的铁路隧道衬砌健康评价模型,找出其主要病害及各种病害的影响程度。研究结论:该研究能定量地评价出铁路隧道衬砌的健康状况,能客观地分析出最主要的病害影响因素及各个病害的影响程度。工程应用表明,此方法对同类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1 改造环形道路的缘由 20世纪60~80年代,西班牙马德里分阶段建成内环公路(M30),环绕着42km^2的市中心区。目前,该公路已不能满足所需的通过能力,在一些路段常发生拥堵现象,导致交通事故频发。还有一个严重问题是,路面车辆产生的噪声太大,影响居民区的生态环境。基于对社会、经济和生态影响的评估,作出了改造道路的决定(图1)。  相似文献   

11.
对车道标识线检测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结构化道路的模型特征,结合形态学处理图像的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形态学方法的车道线检测算法,该算法能够灵活构造具有不同车道模型特征的结构元素,提取左右车道线,有效解决了车道线检测的准确性与鲁棒性矛盾的问题.仿真实验表明,在多种天气状况下,对不同质量的路面,该算法均能正确地检测出车道标识线,去除双边缘,其得到的单线车道左右标识线清晰且准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岩土工程中,边坡安全性是关注的焦点,如何得到合理的边坡安全性评价结果是工程勘察、设计中的重要课题。传统边坡安全性评价方法常采用人为评定法,该方法缺少严格理论依据,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熵值分析法的铁路高陡土质边坡安全性评价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严谨的数学推导过程,客观性强。熵值分析法选取边坡坡度、高度等共计9个评价指标对高陡土质边坡进行分析,利用熵值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并基于权重计算结果对10例高陡土质边坡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10例高陡土质边坡处于基本稳定、稳定状态,分析结果与专家评价结果吻合度高,证明该方法的准确性及合理性,该方法为铁路高陡土质边坡安全性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针对地铁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展开有效评估,构建具有 4 个一级指标和 19 个二级指标的可拓评价模型,并利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以济南地铁某线为例展开实例计算可得:待评线路应急能力处于较强的级别,与实际情况相符;地铁运营公司仍需进一步提高事前监测预备能力,以期达到更高的应急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运营期的隧道结构的健康状态进行定量分析,提出了"单项评价—区间评价—线路评价"多层次隧道结构健康度综合评价体系。该综合评价体系根据隧道病害数据进行单项评估,基于规范推荐的隧道服役性能指标(S_(TI))计算公式进行隧道区间健康度评估,根据区间长度加权计算的线路的隧道服役性能指标(S_(LTI))进行整条线路的健康度评估。根据上海轨道交通2017—2019年近3年的隧道病害测量数据,利用该综合评价体系进行了具体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重点病害区间进行了病害趋势分析以及建议措施的定性描述。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基于区间的健康状态分析结果与单项指标分析结果不完全一致,基于区间的健康状态评估与基于线路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农村道路安全性能,促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发展,集成DEMATEL与ISM法对农村道路条件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农村道路条件影响因素多级递阶结构模型。采用多元平均法进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分类。分析得到农村道路安全问题最直接和根本的影响因素,通过算例验证评价方法可行性。分析与评价结果为减少农村道路事故发生和改善农村道路安全环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涂智  李昊  姚琛  袁理 《中国铁道科学》2006,27(5):127-131
基于浮动车样本数量的道路覆盖率与交通信息更新周期的关系是浮动车信息采集技术应用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浮动车的道路覆盖率与交通信息更新周期之间成正比关系,通过对基于经典概率统计理论的传统计算最小浮动车样本数量方法中所存在不足的分析,提出从路段内车辆运行时间角度出发考虑样本量,引入表征运行时间变化的变量,确定满足道路覆盖率的最小浮动车样本数量,进而建立基于浮动车样本数量的道路覆盖率与交通信息更新周期的关系模型,并给出满足道路覆盖率的浮动车最小样本数量计算的改进算法。通过成渝高速公路成都—龙泉段的实际浮动车数据,验证了关系模型的可靠性及改进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限速区过渡段是为避免道路相邻限速区由于限速值相差过大产生通行安全隐患而设置的过渡路段。由于同一固定限速值不一定能很好的适应道路条件或交通条件的某些特定区段,所以常常在某些路段提高或者降低限速值,采用分路段限速方案。而限速区过渡段长度成为限速研究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外道路限速区过渡段的长度计算进行分析,提出适合我国的合理的限速区过渡段长度。研究结论:通过对长安大学赵利苹的理论和北京工业大学贺玉龙、孙小端的理论与道路规范中的立交加减速段长度理论这3套理论及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得出:(1)长安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仅对限速区减速段给出了计算值,对限速区加速段没有计算,限速区之间也应该有加速过渡段;(2)推荐道路限速区过渡段长度采用依据道路规范立交加减速段长度推得的数值;(3)不论是公路还是城市道路,下坡路段的减速过渡段和上坡路段的加速过渡段,在纵坡大于2%时,其长度应予以修正;(4)本研究成果可用于公路与城市道路限速管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青藏线清水河试验段典型路基结构的介绍及分析 ,对路基主要病害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同时 ,也为类似路段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的设计、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对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工程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有轨电车与市政道路协调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低碳环保、安全可靠、美观舒适的绿色交通方式,兼有地铁、公交的诸多优点。现代有轨电车一般敷设在市政道路路中或路侧,由此会带来交通组织与信号控制、横断面布设、平面线形协调、纵断面标高协调、路基路面过渡等诸多问题。基于此,以现代有轨电车敷设在沥青路面道路中央为例,对二者交通组织、平纵横协调、路基路面衔接过渡等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协调措施:通过对区域路网、路段及交叉口、沿线单位出入口、行人过街交通组织的优化,确保行车安全;在市政道路靠近有轨电车一侧设置30 cm宽平石,并预留0.5 m路缘带,有轨电车适当预留限界外空间,以确保二者限界不重叠;通过设置立缘石和平石,协调有轨电车专有路权段的超高和工后沉降差异问题;交叉口混行路段,通过轨道左线和右线与剩余部分交叉口分别形成路口进行竖向设计,以实现高程协调;同时设置过渡段,协调有轨电车与市政道路混行段路基的差异沉降。  相似文献   

20.
路面附着特性是影响车辆制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实际中车辆行驶的路面往往是未知的或非典型的。为了改善车辆在未知路面行驶时的防抱死制动控制性能,提出了一种瞬时车况路面附着特性识别方法。基于行车瞬时采样数据,结合典型路面的附着特性曲线,对未知路面附着特性的几个数据节点进行了估算。最终利用4组附着特性数据节点对未知路面附着特性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当前未知路面上车轮滑移率与附着系数关系曲线。将识别结果与典型路面Burckhardt轮胎路面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识别算法可利用单个滑移率-附着系数关系对未知路面附着特性曲线进行有效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