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有限元程序计算某城市地铁车站方案设计中双洞式车站和联跨式车站以不同埋深穿越不同地层的情形,对位移和塑性区分布进行比较分析,推荐合理埋深。  相似文献   

2.
地铁车站的造价差异主要反映在围护结构类型的选择上。此对不同类型车站、不同埋深、不同围护结构的适用条件和造价,进行了详细分析,选出了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确保工程安全的围护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3.
以青岛地铁地下车站垂梯基坑为例,通过测量不同埋深地铁车站的温湿度,分析对比埋深、温湿度和露点温度的联系,总结出地下车站结露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实践经验认为隔绝冷、热接触和加强空气流通是缓解结露现象的有效方法,该研究为轨道交通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降低地下铁道造价,从土建工程来说,在车站结构方面大有潜力可挖。保证车站使用功能,降低车站造价,应是一个重要的着眼点。文章从分析单层,多层车站的功能,埋深和造价入手,指出单层车有其技术,经济上的持优点,建议在地铁新线建设中,加强对单层车站型式的研究,以利于单层车站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沈阳地铁1号线一期延伸线自开发区13号街至沈阳地铁1号线张士站。起点设在开发大路与13号街交口附近,线路一直沿开发大路路中敷设前行至张士站。全线设13号街、中央大街、7号街、4号街共4座车站。针对沈阳地铁1号线一期延伸线工程中央大街站道路横断面状况、道路规划以及周围地面建筑环境,结合车站埋深、结构形式及建筑布置等综合因素,对中央大街站车站建筑方案的设计思路、车站形式的选择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6.
"独立地面式地铁车站",系单独把地铁车站建在地面,而进站前及出站后的区间线路均建在地下,进出站有斜坡段联接的一种设置车站方案.本概念可扩展为"独立高架式地铁车站"或"独立浅埋式地铁车站".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浅埋地铁车站结构中纵向肋梁在板内弯矩,剪力分配的影响,提出了纵向肋梁刚度对板带弯矩,剪力分配的若干看法。  相似文献   

8.
以广州地铁6号线一德路站、海珠广场站为工程背景,通过介绍车站的地理位置、周边建筑物情况、明挖法结构与暗挖法隧道的位置关系、隧道的断面尺寸、隧道的最大及最小埋深、施工的先后顺序、与既有建筑物的距离等,阐述两个车站的设计思路,采用站台与站厅分离的建筑布置,解决了在复杂条件下的地铁设站问题,可为类似条件下的地铁车站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自1987年北京地铁复兴门折返线采用浅埋暗挖法成功修建后,浅埋暗挖法应用于我国大断面地铁车站建造并取得了持续性发展.在梳理北京地铁车站建造理念发展的基础上,对地铁车站浅埋暗挖法建造技术进行系统阐述,并提出相应思考与对未来的展望,以期推动我国地铁车站浅埋暗挖建造技术持续更新,并向其他地下工程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浅埋地铁车站结构内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地铁车站为计算实例,分析了浅埋地铁车站的荷载取值和结构计算问题。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了地下水位、水压力折减因数、侧压力因数、弹性抗力系数等因素对结构受力的影响,总结了影响规律,提出在地铁车站结构计算中应考虑这些因素变化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