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抗滑桩桩位的确定是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文章以湖北省巴东县宋家屋场Ⅱ号滑坡为例 ,提出用“结构设计法”来确定抗滑桩的桩位 ,该方法充分考虑滑坡体的工程地质条件、推力曲线、结构设计和施工难易程度 ,是一种确定桩位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渭河隧道是宝鸡至兰州高铁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区内地质构造运动较活跃,黄土滑坡、富水砂岩层及饱和卵砾石等不良地质发育,复杂的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严重制约着渭河隧道选线工作。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理论计算、地质分析等方法对影响隧道选线的地质问题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竖向绕避滑坡群方案,通过分层抽水试验解决了复杂地层涌水量计算参数的问题,对合理确定隧道埋深和辅助坑道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罗金洪 《铁道建筑》2022,(3):158-161
分析了鹰厦(鹰潭—厦门)铁路一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气象和水文条件、空间形态、致灾原因、破坏模式,依据现场取样、室内试验结果建立滑坡模型,采用指标反算法确定滑面物理力学参数,计算得到滑坡下滑力,据其确定锚固工程所需的抗滑力.按照滑坡六项治理原则,结合现场滑坡刷方减载应急处置措施,制定了多排竖向钢花管注浆+多排预应力锚索框...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北京戒台寺滑坡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详尽阐述了戒台寺滑坡的成因与其特殊地质条件的关系,总结了戒台寺滑坡的特点,提出了滑坡治理方面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吉图珲客运专线GDK275滑坡为一破碎岩石滑坡,自2012年开始发现变形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坡体出现下沉、滑移及坡面开裂等变形现象,且日趋加大,呈持续性滑动变形。其形成与发展与坡体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存在极大的关系,高含水的坡体结构是滑坡形成的基础,边坡坡脚的开挖产生了较大的临空面,使边坡稳定度降低,逐步形成滑坡。结合滑坡的变形特征及监测资料对其稳定性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了滑坡在不同条件下的安全系数,并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切层岩石滑坡的治理工程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福宁高速公路八尺门滑坡病害分析与整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分析福宁高速八尺门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阐述了滑坡的变形特征、性质、变形机制,并探讨了滑坡的成因。指出在大型堆积层古老滑坡场地,地质环境背景的脆弱是触发古老滑坡复活变形和破坏的主要原因,路堑开挖以及长时间的持续降雨是主要诱发因素。经滑坡稳定性分析,针对滑坡病害特征,确定了四个滑坡体的主要整治工程措施。滑坡监测和实验工作成果显示,整治后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可供在类似高速公路互通区开挖边坡、整治边坡病害借鉴。  相似文献   

7.
兰渝铁路沿线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湿陷性黄土、膨胀岩土等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分布较广,线路方案的选择主要受滑坡和不稳定性斜坡的控制,在详细分析沿线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重点对张家庄至杨家川段4个主要方案进行了分析比选:DK方案以长隧道穿行于黄土梁峁底部,工程地质条件相对最好,工程安全可靠性高,D2K、D3K方案次之,D1K方案最差。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陕北黄土地区高速铁路选线所面临的技术标准高、地形困难、滑坡等不良地质发育、工程难度大等问题,通过对某高速铁路选线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梳理出影响该项目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确定适合本线的地质选线原则。本线确定的地质选线原则不仅适用于陕北黄土高原,对陇东、晋西南、豫西等黄土地区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舟曲县瓜咱坝1号滑坡是中层中型的错落转化型破碎岩石老滑坡。通过地质调绘及现场勘查对该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以及滑坡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引起滑坡变形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滑坡区的地质构造、地层条件、气象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总结了老滑坡的变形破坏及复活模式为老滑坡—前级不连续崩塌—坡体卸荷、松弛变形—牵引后级滑坡滑动—后级拉裂、滑移—推动挤压前级滑坡—整个滑坡的复活,为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工程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结合宜宾某厂 2 # 滑坡治理工程实例 ,分析了滑坡的地质条件、滑坡特征以及滑坡的成因机制 ,提出了该滑坡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