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5 毫秒
1.
奔驰S400 Start/Stop功能无法启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障现象一辆奔驰S400混合动力车,行驶里程约45000km,客户反映该车Start/Stop(停止/启动)功能不能用,仪表上的"READY"也不会变成绿色。故障诊断与排除由于混合动力的控制比较复杂,部件位置及工作原理也不同于一般发动机。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包括混合动力发动机,集成式启  相似文献   

2.
<正>车型:配置272发动机。行驶里程:80000km。故障现象:客户反映在路边停放一会儿后,出现无法启动的现象,于是拖回店里维修。故障诊断:此车为混合动力汽车,其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与一般车型不同,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包括混合动力发动机,集成式启动机-发电机,电力电子控制模块,带蓄电池管理系统控制模块和DC/DC转换器控制模块的高电压系统。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主要功能有: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能量管理,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能量协调,自动启动停止功能,再生制动功能,高压电蓄电池冷却,电力电子冷却功能。蓄电池管理系统控制模块集成在高压蓄电池模块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工况下,采用车载排放测试技术,以纯柴油模式的怠速排放水平作为比较基准,对某一大型混合动力客车发动机的启动/停止(S/S)对排放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从排放总量上看,混合动力汽车的HC、CO、NO_x、CO_2和PM的排放量都比纯柴油模式低;而混合动力模式S/S阶段的HC、CO和NO_x的排放量要比纯柴油模式怠速排放量低;但是PM排放量相反,混合动力发动机在启动和停止时都出现排放峰值;从控制PM排放量来说,该混合动力客车停机时间应长于7s.  相似文献   

4.
分析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结构,是对混合动力车辆进行选型、优化设计及控制策略开发的基础,对整个汽车产品结构的创新设计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比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并联式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建立了传统发动机、动力耦合装置、动力传输装置以及电动机/发电机之间的关系模型,为并联式混合动力车辆传动系统的设计和控制策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汪茵 《时代汽车》2023,(14):147-149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燃油汽车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混合动力汽车在汽车市场中不断占据着越来越多的市场销售份额。发动机启动是混合动力汽车双驱动系统运行的关键,通过对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启动过程中的相关参数数据进行研究调整能够有效的提高发动机启动效率。因此本文将通过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启动过程、阻力矩特性、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启动仿真模型以及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内容对其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6.
ISG型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启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杰  杜爱民  许科 《汽车工程》2008,30(4):305-308
针对ISG(integrated-starter-generator)型混合动力汽车建立相应的ISG电机-发动机仿真模型,研究不同的电机控制策略对发动机启动性能的影响,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转矩快速拖动发动机启动,并根据发动机台架试验确定最优的电机控制策略.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控制ISG电机能够实现发动机快速启动,取消发动机启动加浓过程,降低启动时的油耗及排放.  相似文献   

7.
李刚 《汽车电器》2018,(6):7-12
采用行星排轮系的功率分流机构能最大限度地使发动机和电机运行在工作的高效区,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本文从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混合方式与节能的关系、功率分流装置的结构特性出发,阐述混合动力汽车功率分流机构的控制过程及节能原理。  相似文献   

8.
基于直线发电/发动机组的新型混合动力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哲  钟艳 《上海汽车》2007,(1):32-33,36
在自由活塞式直线发电/发动机组的基础上,构造一种新型混合动力系统,旨在进一步提高燃料效率。同时介绍了混合动力系统、自由活塞式直线发电/发动机组的工作原理、总体结构、性能特点以及这种新型混合动力系统的主要研究。  相似文献   

9.
采用基于超级电容的设计方案开发了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轿车,对发动机、ISG电机、超级电容等零部件进行选型.研究了并联混合动力轿车动力系统的控制策略,优化匹配了发动机和电机的转矩分配,实现了混合动力节能并降低了排放.进行了混合动力系统的启动和怠速优化试验,实现了混合动力各个工况的控制参数的优化匹配,降低了启动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混合动力技术在重型车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混合动力一般是指油电混合动力,即燃料(汽油,柴油等)和电能的混合。混合动力汽车是有电动马达作为发动机的辅助动力驱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能高,而且行驶性能优越,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在起步、加速时有电动马达的辅助,从而工况更加平顺,所以油耗有了很大的降低;此外辅助发动机的电动马达可以在启动的瞬间产生强大的动力,因此,驾驶员可以享受更加强劲、平顺的加速。  相似文献   

11.
混合动力汽车节油机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论述了混合动力汽车的节油机理,通过实例揭示了混合动力汽车节油途径。通过选用较小功率发动机、取消发动机怠速、控制发动机工作在高效区、控制发动机断油、适当增加电池SOC窗口以及回收再生制动能量等6项措施来降低整车油耗,可实现节油30%~50%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空气/燃油(油气)混合动力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油气混合动力发动机不增加驱动系统,结构简单,节油效果明显,但还需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全面优化。  相似文献   

13.
发动机电控节气门控制器的研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电控节气门配合发动机ECU工作,可以调节发动机扭矩输出,根据不同工况变化动态调整加速踏板到节气门的传递函数,有效降低油耗和排放,优化驾驶性能。同时,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上,它作为可量化控制发动机扭矩输出的有效途径,在动力总成控制中起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电控节气门的结构和驱动原理,设计了控制硬件和软件,开发完成了一种发动机电控节气门控制器。对其控制效果进行了测试,并和Bosch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另外,将控制器安装于发动机上,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证明,使用该控制器可以实现对发动机扭矩输出的控制。该控制器已经应用于研究阶段中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车用发动机的扭矩控制中。  相似文献   

14.
在进行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时,需要根据车辆行驶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对应的策略,才能提升车辆的燃油经济性。由于发动机是混合动力汽车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发动机效率高低直接影响整车油耗水平。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发动机效率及油耗的研究和分析。据此,首先从工作原理、结构类型等方面进行阐述;其次从发动机结构及优化设计的角度对发动机效率进行分析;最后从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点火提前角的控制原理,通过试验研究了起动过程中不同冷却水温度下混合动力发动机点火提前角的修正对HC排放、催化剂起燃特性以及转化效率的影响规律,并对基于催化剂起燃特性的点火提前角修正值进行了重新标定。为混合动力发动机的控制和整车控制策略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和工作模式的切换过程,讨论了并联混合动力汽车进行发动机调速控制的必要性。对单轴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进行了PID调速方法研究,搭建了试验台架系统,以dSPACE快速控制原型工具为控制器,进行了PID参数整定和调速试验。试验表明,在并联混合动力状态切换过程中,发动机调速系统实现了调速快、波动小和运转稳定的目标,能够满足动力系统进行快速状态切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一、混合动力形式 1.中度混合动力 启动/焦虑 能量回收 超级加速  相似文献   

18.
混合动力汽车汽油机电子节气门模糊智能PID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英飞凌新一代车用嵌入式控制芯片XC164,开发了基于模糊智能积分PID复合控制算法的混合动力汽车汽油机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为混合动力汽车主控制器和发动机控制之间提供了控制接口。通过对混合动力轿车进行的实际行驶中频繁急加速、急减速过程中电子节气门目标开度和实际控制开度的对比试验,验证了电子节气门控制响应速度快、稳态误差小及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满足混合动力总成对发动机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BSG混合动力轿车动力系统参数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BSG混合动力轿车动力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对发动机、BSG电机、蓄电池以及传动系传动比进行了参数设计,并对BSG电机不参与工作和参与工作两种状态下轿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BSG电机参与工作时BSG混合动力轿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均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0.
BSG混合动力车辆具有发动机怠速停机、自动启动的功能,要求电池具有频繁启动发动机的性能.电池的性能直接影响混合动力车辆的可靠性.文中分析影响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得出可以通过电池内阻预测电池性能的结论,并给出了电池内阻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