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今后几年内,伴随着我国汽车市场高速增长,汽车产能的急速扩张,国内汽车市场供过于求肯定会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如何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在当前轰轰烈烈的价格战之外,汽车市场上又出现了买断销售。汽车行业实施买断销售应注意那些问题,它给我国生产厂家和销售商会带来什么影响,本文作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其实,单一企业产品的降价也好,多个企业参与的价格战也罢,都是由竞争而产生的,并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因此,无论你的立场如何,对于价格和价格战,都不必把话说得太满、太绝!  相似文献   

3.
赵欢 《时代汽车》2012,(7):64-66
6月初,奔驰汽车在北京市场降价40万促销,降幅达到自今年2月底降价35以来的新高。上半年豪华车价格战日趋白热化,正是豪华车市场、网络竞争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4.
价格战的爆发和不断升级已经对我国的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不仅是移动运营商自身,消费者和整个行业都受到了价格战的冲击。究竟我国的移动通信市场为何会爆发价格战,本文试图从博弈论的角度探析移动通信市场价格战的根源,并提出若干预防移动通信市场恶性价格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马亮 《时代汽车》2007,(3):68-70
价格战,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2006年我国汽车业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中曲折走来,2007年他们又将面对何种挑战,市场前景又将如何? 国家发改委一份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已有的整车生产能力约为800万辆,加上在建生产能力220万辆,2007年底将突破1000万辆。而2006年的汽车销量只有550万辆左右,2010年预计销售将在900万辆左右。面对产能过剩的现实,专家预测,2007年我国汽车业面临价格战的形式将更加严峻。 汽车价格的不断下降,受益最大的当然还是广大消费者,在叫好声一片中难免也有人发此疑问:为何我国汽车市场的价格战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同样是竞争激烈的欧美汽车市场,却鲜见如此频繁和大起大落的降价现象,原因何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盘点2003年车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中国汽车市场在2002年"井喷"行情基础上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格局.2003年中国汽车业带给人们的忧虑明显多于2002年,忧虑最多的无非是价格战和产品结构性问题过剩.  相似文献   

7.
中国汽车售后服务现状及未来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目前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状况中国加入WTO之后,世界各大汽车厂商在中国这巨大的市场上争奇斗艳。同时竞争也趋于白热化。随着汽车行业竞争程度的加剧。汽车质量、性能日益提高。产品同质化程度也一步步提高,汽车价格战愈演愈烈,各大汽车厂商的利润空间也越来越低。据有关资料显示,汽车售后服务市场是汽车产业链中最稳定的利润来源,可占总利润的60%左右,而整车销售和零部件供应各占总利润的20%。  相似文献   

8.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汽车营销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2004年上半年以来,我国汽车业就进入“冰封期”,汽车发展的速度超出了人们的期待,市场表现并没有如外界所想象的那样。与此同时,大打价格战成为我国汽车生产厂商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然而,价格战的背后也并没有给厂家带来销售的火爆,市场反应依然很平静,人们持币待购的现象依然如常。人们除了关注汽车的价格之外,更多的关注还是品牌、售后服务等,  相似文献   

9.
颜树泉 《汽车情报》2004,(26):21-23
与过去两年的高增长相比,从2004年二季度开始我国汽车市场急转直下,4、5、6月产销量持续大幅减少,汽车厂家及流通领域的库存急剧增加,价格战全面爆发,几乎所有的企业和车型都名列其中,无一幸免。频繁、大幅度的价格战不但没有使销量有所上升反而助长了消费者的持币代购情绪,于是汽车厂商又联合媒体,共同制造车市回暖的假象,各大媒体到处充斥着车市回暖的报道,怎奈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在识破了车市回暖的假象之后,反而将钱揣得更紧了,使得7、8月份的车市仍然不见起色。  相似文献   

10.
《汽车杂志》2004,(8):32-32
国内汽车厂家将目光锁定在汽车价格战之际,南京菲亚特另辟蹊径开打服务战。7月9日,该公司推出全新营销品牌“让你心动”和服务品牌——“给你更多”。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国内客车市场价格战的现状、趋势和主要原因的分析,提出几点应对国内客车市场价格战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各大汽车生产厂家调整了市场预期,今年上半年车市开始趋于理性,汽车价格也逐渐稳定。但新车型的上市以及车型增加带来的销量分流等因素对车价影响依然存在。经济型车市场的价格战已经开始蔓延到紧凑型车和中型车市场。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车价与国际市场接轨无疑是消费者多年来最大的诉求。可当价格战愈演愈烈,一些欧洲合资厂家先后宣布其车型价格已经与国际接轨甚至更低后,媒体和公众就是不认,有媒体甚至展开了“车价与国际接轨”的专题讨论。结果是,接轨梦开始变得混乱不堪甚至可望而不可及起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乘用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车价不断走低,以各种名目展开的优惠促销活动接连不断。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目前国内汽车降价促销作用似乎也已经越来越弱。随着钢材、橡胶等汽车产业上游产品的涨价,汽车生产成本也将大幅增加。于是,巨大的全方位削减成本的压力摆在汽车制造企业面前。此时,从业内传来这样的声音:价格下降的连锁反应不是哪个车型受益,而是价格区间的整体下移。目前汽车企业打价格战已经没有多少胜算,未来两三年将是国内汽车市场优胜劣汰的高峰期,我国汽车产业正在进入“全面洗牌”时代。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一方面我国汽车产量的剧增和同质化导致了竞争的加剧,从近一段时间的轿车价格战可以窥见一斑;另一方面国外汽车由于关税的降低正源源不断地流入,使我国汽车市场更加白热化.对此,我们的汽车企业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6.
伴随汽车市场的大好局面,大中型客车连续几年对汽车市场的支撑作用日趋显现。2002年客车市场产销量达到历年最好水平;高档客车进口需求回落;中型客车出口明显好于往年;大中型客车生产企业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2002年我国大中型客车市场特征主要表现为,向国际化市场迈进,竞争加剧,价格战初见端倪。预测2003年宏观经济将推动客车市场需求继续走高,但客车产品价格总体将有所下降,产品竞争更加激烈。公路客运、城市公交、旅游出租等细分市场需求将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7.
降价车型     
《汽车驾驶员》2006,(1):36-36
临近2005年年底,各个车型都举起了降价的大旗.价格战再次打响。但降价是柄“双刃剑”,降得好能促进销售,降不好反而会影响销售。生产厂家还在遮遮掩掩,但在国内各个汽车市场和品牌专营店中,一时间“买断销售”、“清理库存”等喊声此起彼伏。但是广大消费者在各种降价声中也要擦亮眼睛.不要因为一时的头脑发热.而忽略了其他的问题.比如日后的使用成本等,这些都是在购车前要想清楚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OA:请问您对明年车市的看法,金融危机背景下,您认为中国的汽车工业抗风险能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何总:从这几月的表现来看,市场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严峻,有两个原因:一是库存压力,我们竞争对手在不停压库给经销商:另外是价格战,大家都在拼命压价,  相似文献   

19.
<正>尽管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市场造成了一些影响,但寻找海外市场的发展机会,依然是众多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心愿。在海外市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哪些认证是海外买家所关注的?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日前专访了德国T(U|¨)V南德意志集团大中华区汽车服务部总监Steffen Ralew先生。  相似文献   

20.
《世界汽车》2003,(2):51-51
汽车价格战时有发生,但无论车价如何降,对普通老百姓而言都是一笔不菲的开销,所以贷款购车成了圆汽车梦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