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流体计算软件对某轻型卡车除霜风道的除霜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风道各出风口的流量配比、风道内部流线及挡风玻璃速度云图,来考察风道的除霜性能;参考国标要求,关注前挡玻璃风速不足1.5m/s区域,对除霜风道进行优化,优化后的除霜风道内部流线、前挡玻璃速度云图等有明显改善,优化了车辆的除霜性能。  相似文献   

2.
汽车空调除霜性能对汽车驾驶和交通安全非常重要,文章利用CFD方法对某型卡车的除霜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除霜风道进行改进,最终得到了满足设计要求的除霜系统。  相似文献   

3.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性能对除霜格栅形式、大小、位置及风道具体形式等多种参数都有很强的敏感度,是多参数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在初始设计基础上,通过CFD分析工具验证了口琴型前除霜格栅中间出风过小、除霜效果差的特点,通过缩短口琴型格栅靠驾驶员侧边长度,实现了中间均匀出风;优化侧除霜风道走向,实现了不改动造型面前提下的快速优化方案,最终改善了除霜性能,缩短了开发周期,节省开发费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安全性的考虑,商用车前风窗和侧窗的除霜性能模拟越来越重要,为满足法规对商用车前风窗玻璃和侧窗玻璃的除霜要求,缩短开发时间和降低成本,运用Fluent软件,采用K-ε数学模型对商用车某车型进行流场分析,对暖风风管进行结构改进,以优化流场,并对最终方案的前风窗玻璃和侧窗玻璃的除霜过程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5.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性能对除霜格栅的形式、大小、位置及风道具体形式等多种参数都有很强的敏感度,是多参数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在初始设计基础上,首先通过CFD分析工具,验证了口琴型前除霜格栅中间出风过小,除霜效果差的特点,通过缩短口琴型格栅靠驾驶员侧边长度,实现了中间均匀出风;通过优化侧除霜风道走向,实现了不改动造型面前提下的快速优化方案;最后对优化方案进行除霜性能测试,验证了分析与试验的吻合度,表明在项目研发阶段利用CFD分析工具可以缩短开发周期,节省开发费用,降低开发风险。  相似文献   

6.
汽车空调的除霜性能对汽车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文章研究了一个改型项目中空调侧除霜风口布置下的除霜效果,对空调除霜性能进行CFD分析,完成三维网格模型的建立,根据实际边界条件进行模拟分析,计算得出除霜风口的出口风量、玻璃表面的气流速度及温度分布等参数,验证除霜风口布置与出风量分配的合理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传统座舱向智能座舱转变,相应的电气功能件也越来越多。5G天线、HUD等占据了较大的仪表板内空间,对前除霜格栅的性能提出了较大的挑战。目前常规的前除霜格栅的Y向尺寸基本大于600 mm,但是一方面为了增强造型的可观性,另一方面由于智能化座舱的普及,前除霜格栅Y向尺寸受到很大限制。基于此,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分析方法,研究在智能座舱极限空间下的仪表板前除霜性能,并提出优化方案以实现高性能除霜的效果。改进后的仪表板前除霜性能得到显著提升,超过了国际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有限元法和流体力学,采用StarmC++软件,对某商用车进行了空调系统除霜性能稳态和瞬态CAE分析,得到了前档玻璃、驾驶侧玻璃、副驾侧玻璃除霜分析结果,表明各区域出风速度分布合理,除霜性能满足目标。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某款轿车除霜仿真三维模型。选择风道出口格栅角度为试验因子,风窗玻璃表面风速为目标函数,使用程序集成的方法,将Isight作为上层软件,集成自动网格变形软件Sculptor和CFD计算软件Star-ccm+,自动提交运算得到样本数据。采用拉丁超立方设计方法和最小二乘法,创建了汽车风窗玻璃表面暖风风速的二阶响应面模型,利用混合整型优化法进行参数优化。优化后,汽车前风窗玻璃表面的除霜暖风流速分布有了明显的改善,除霜瞬态仿真结果表明,除霜速度加快,满足了国标关于汽车风窗玻璃除霜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汽车的除霜性能,文章应用STARCCM+软件对汽车除霜风道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在稳态流场计算的基础上找出了当前风道存在主管两侧壁与水平面夹角大、出口有直角涡流区及格栅角度未起到分风作用3个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对风道进行逐步优化,得到前风挡气流分布均匀的风道模型.在全部计算域进行除霜瞬态计算,得到不同方案的最终除霜效果.计算结果表明,最优方案较原方案除霜率提高了6.27%.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卡车舒适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除霜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卡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针对某款车型门护板和边界结构,设计了注塑成型的门护板除霜风道。通过CFD分析验证除霜效果,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风道结构优化。为后续门护板除霜风道的设计提供了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流体计算软件对某商用车除霜风道的除霜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风道各出风口的流量配比、风道内部流线、前挡风玻璃风速分布及最终的除霜效果图,来考察风道的除霜性能;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修改,修改后除霜风道的流量配比和内部流线等有较明显改善,并优化了除霜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商用车除霜性能要求,缩短开发时间,采用CFD分析方法对某商用车除霜风道进行仿真优化。首先通过稳态分析优化设计阶段的除霜风道压损、风口风量分配、前挡与侧窗视野区域风速覆盖率等性能指标,使其满足目标要求;其次加载除霜出风的温升曲线,开展除霜瞬态分析来预估除霜效果;最后通过实际样车进行优化后的风道除霜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除霜性能满足目标要求,CFD虚拟验证可以降低研发成本,提升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款某轻型卡车用电动空调控制器,阐述了其各按键旋钮功能、对空调系统的控制原理以及其产品的优点。本控制器实现了在某轻型卡车上的应用,满足了市场需求,提高了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分析方法对某微型汽车空调除霜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研究,通过稳态CFD分析结果对空调除霜风管进行结构优化,并利用一维/三维瞬态耦合仿真对不同空调正温度系数(PTC)配置下除霜风温温升及风窗玻璃表面除霜瞬态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为空调的流场性能优化及PTC性能选型提供有效参考,结果显示风道结构优化后配合2.5 kW功率PTC,可以满足除霜性能要求。文章提供的除霜仿真设计方法对汽车研发中空调系统除霜性能设计优化具有一定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某MPV车型进气格栅开口角度对整车风阻性能和发动机舱散热性能的影响规律,本研究采用CFD数值仿真对某MPV车型在不同车速和不同进气格栅开口角度下分别进行仿真,分析进气格栅不同开口角度对整车风阻系数、发动机舱内流阻力和散热器进风量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进气格栅全关状态相对于全开状态,整车风阻系数可有效降低3.37%;随着进气开口角度的增大,不同车速下发动机舱内流阻力均呈现出先逐步增大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中高速工况下,格栅开口角度过大会导致发动机舱上方部分区域出现气流漩涡现象,中冷器下方冷却气流出现大量逃逸现象,结果导致散热器进风量降低。仿真分析结果为整车开发前期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CM+对某新开发汽车除霜风道进行数值模拟。通过稳态计算来预测汽车的除霜性能,对除霜效果进行了探讨,并进行了试验。对比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总体比较接近,验证了CFD模拟的的可靠性,为汽车挡风玻璃除霜效果模拟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某车型重卡进行环境舱除霜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车型重卡除霜性能未满足除霜要求。通过CFD稳态仿真分析,对除霜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进而提出商用车空调系统除霜改进方案。再次经过环境舱除霜性能测试后,其除霜性能满足除霜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轻型卡车设计中,发动机的布置位置至关重要。合理布置发动机位置,使发动机与周边零部件不发生运动干涉是发动机位置布置的基本要求。本文主要对某轻型卡车的油底壳与转向横拉杆空间校核方法进行研究,以便合理布置发动机的位置,从而避免发动机油底壳与转向横拉杆产生运动干涉。  相似文献   

20.
保险杠是一种具有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保护轻型卡车前部重要的安全装置。同时保险杠有很强的造型美观功能,是轻型卡车重要的外饰件之一。文章利用有限元计算和分析的方法对某轻型卡车保险杠内板进行瞬态响应分析,并进行结构优化。经过试验台架和道路试验满足设计要求,该方法对今后轻型卡车的保险杠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