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使用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性分析方法,分析管路加工及安装工艺的步骤及内容,找出故障原因、关键步骤和控制点,为管路防腐防漏设计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基于 CATIA V6的船舶管路三维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推进CATIA V6软件的船舶工程化应用,通过基础资源库配置、管路设计、二维出图和应用开发4个方面进行管路三维设计研究。从工程技术表入手,系统介绍了CATIA V6面向二维驱动三维管路设计的资源配置和建库策略。结合船舶研制背景,详细分析了 CATIA V6管路设计流程,并总结出工程设计应用经验。同时,为弥补通用软件在工程设计中的不足,开展了面向二维出图和快速建库的定制开发,且在工程实践中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船舶设计流程中,船舶管路设计主要分为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等3个阶段,其中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是船舶管路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基于对AM(Aveva Marine)软件的二次开发,对船舶管路系统详细设计阶段的二维原理图与生产设计阶段的三维模型之间的信息传递和空间转换进行研究。在船上的广泛区域内实现从“二维”到“三维”的信息传递和空间转换;在船舶设计过程中实现对船舶管路系统原理图和船舶管路系统设备信息的实时更新,并将其传递给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4.
针对国内船舶管路系统详细设计与生产设计分离导致的设计数据源不统一、人工信息转换效率低、模型与原理校对困难和设计更改难一致等问题,提出基于三维体验平台(3DExperiencePlatform,3DEXP)逻辑到物理(Logical to Physical, L2P)关联设计技术的解决方案。L2P关联设计技术紧密联系逻辑对象和物理对象,是对船舶管路系统设计模式的创新。分析现有设计模式下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L2P关联设计的设计流程、设计准备、原理图设绘和三维建模等内容,打通原理图与三维建模关联设计的技术路线,创建原理图与三维模型之间的关联,实现快速三维建模、智能模型校对、设计更改一致和单一数据源。应用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管路系统L2P关联设计技术能有效提高管路系统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推进CATIA V6软件的船舶工程化应用,通过基础资源库配置、管路设计、二维出图和应用开发4个方面进行管路三维设计研究。从工程技术表入手,系统介绍了CATIA V6面向二维驱动三维管路设计的资源配置和建库策略。结合船舶研制背景,详细分析了CATIA V6管路设计流程,并总结出工程设计应用经验。同时,为弥补通用软件在工程设计中的不足,开展了面向二维出图和快速建库的定制开发,且在工程实践中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随着深海油气田的开发,远离海岸线的项目逐步增多,其海床的构造与浅海有较明显的区别,海管路由存在海床崎岖不平和地质状况复杂多变等困难,给海底管道的设计和铺设等带来很大挑战。本文通过对三维数字化海床海管路由设计技术的探讨,提出适用于海管设计阶段的海管路由设计流程,最后通过南海某项目的实际路由,依据设计流程,结合三维可视化软件Fledermaus和应力分析软件Sageprofile完成该管道的路由设计。本文可为基于复杂地形和多变地质条件下的海管路由设计提供参考,为进一步开发南海深水项目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某船真空马桶多次出现故障,管壁结垢严重,极易发生堵塞。通过介绍该船生活污水真空收集系统管路的疏通治理过程,讲解了管路结垢的原因、疏通治理的方法以及具体的操作流程,给出了后续的使用保养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汽轮发电机组滑油管路振动偏大现象,通过现场排查和振动测试,在排除了结构安装及管路部件故障的可能因素基础上,从降低滑油激励力和提高管路刚性角度出发,探索了节流孔板大小和管路刚性对管路振动的影响,发现对于本机组管路,调整节流孔板并未取得理想效果,而提高管路刚性效果明显。考虑到机组膨胀变形对管路的影响,对刚性管路进行了安全性分析,结果满足要求,最后对改进后的管路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滑油管路振动得到了很好地控制。  相似文献   

9.
管路系统的水力功能和振动噪声性能相互影响皆为设计目标。舰船领域中冷却水管路系统长期开启,管路系统振动及船外辐射噪声受到关注。为实现船外辐射噪声的控制,有必要建立水力和声学的协调设计技术。文章以低噪声配置原则为管路系统设计指导,基于复杂水力管网计算方法进行管系合理配置,基于管系等效水梁及管系—船体声固耦合整体建模方法进行振动及船外辐射噪声计算评估,形成了水力与声学协调的管路系统低噪声配置技术流程。以典型冷却水管路系统为对象,初步测试验证了配置原则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华虎"号深远海工作船的电力分配系统为研究对象,为避免在设计中出现重大的颠覆性错误,提高船舶系统的可靠性,在船舶系统风险评估中,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技术作为风险分析方法,分析出配电系统所有故障模式、故障原因及其在DP模式下的影响,验证该船具备DP-2定位能力。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某轮在试航以及交付使用后,主机燃油管系振动剧烈,频繁出现马脚断裂、马脚螺栓断裂、燃油管路漏油等故障。简要阐述了燃油管系振动故障造成的危害,详细分析了引起管系振动的原因,并对管路的振动性能参数进行了现场测量,采取相应措施改造了管路,对改造后的管路振动性能参数再次进行了测量,管路振动幅度明显减小,验证了管路改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管路系统的水力功能和振动噪声性能相互影响皆为设计目标。舰船领域中冷却水管路系统长期开启,管路系统振动及船外辐射噪声受到关注。为实现船外辐射噪声的控制,有必要建立水力和声学的协调设计技术。文章以低噪声配置原则为管路系统设计指导,基于复杂水力管网计算方法进行管系合理配置,基于管系等效水梁及管系—船体声固耦合整体建模方法进行振动及船外辐射噪声计算评估,形成了水力与声学协调的管路系统低噪声配置技术流程。以典型冷却水管路系统为对象,初步测试验证了配置原则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船舶给水管路上节流孔板的过度限流,会引起管路产生剧烈的振动和噪声,极大地影响船用给水系统管路的安全运行。针对某大型船舶蒸汽动力系统试验中给水再循环管路上单级节流孔板汽蚀诱发管路剧烈振动和噪声的故障事例,根据管路汽蚀的理论评估方法,分析孔板汽蚀诱发管路振动的机理。采用CFD数值模拟手段研究给水再循环管路节流孔板流域的压降特性、湍流结构及温度场分布规律,验证并明晰给水再循环管路单级节流孔板下游发生的汽蚀现象。为规避孔板发生汽蚀现象,提出多级孔板减压限流的方法,基于阻塞压差的理论设计方法,结合多级节流孔板几何级数递减的设计原则,计算节流孔板的孔径、级数和厚度。该分析方法可用于指导船舶大压降给水系统管路多级节流孔板的结构设计和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计算机技术在我国船舶管路辅助设计应用发展历程、管路辅助设计业务流程、企业应用模式和对国内应用主流的管路设计软件特点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0引言海水管路穿漏故障对船舶安全的影响很大,为避免事故频发,建议船舶或船舶管理公司提前定制1个带消防接口的中央冷却器滤器盖板供船,作为主副机海水管路穿漏时应急检修的临时替代措施。目前,运营船舶全部直接用海水冷却设备现象较少,大多采用中央冷却系统,即先用海水冷却低温淡水,再用低温淡水冷却各船舶设备。这种设计大大减少机舱海水管路的穿漏故障,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论述了影响半潜式航行器航行安全的主要因素,根据故障特征进行了归纳和分类,包括避碰、无线数传信道中断、系统硬件故障和柴油机故障等,并根据不同的故障设计了安全控制策略,如故障发生后的自动避碰、自救返航和紧急悬停等详细的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17.
采用故障模式影响与危害度分析(Failure Mode Effect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FMECA)方法对某矿砂运输船矿砂液化监测系统各部件的故障模式及其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对该系统作简要介绍和FMECA研究,发现其薄弱环节,确定危害度最高的故障模式和故障模式检测方法,改进相应的设计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矿物运输船矿砂液化监测系统在发生故障时,不会对船舶和船员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18.
船舶给水管路上节流孔板的过度限流,会引起管路产生剧烈的振动和噪声,极大地影响船用给水系统管路的安全运行。针对某大型船舶蒸汽动力系统试验中给水再循环管路上单级节流孔板汽蚀诱发管路剧烈振动和噪声的故障事例,根据管路汽蚀的理论评估方法,分析孔板汽蚀诱发管路振动的机理。采用CFD数值模拟手段研究给水再循环管路节流孔板流域的压降特性、湍流结构及温度场分布规律,验证并明晰给水再循环管路单级节流孔板下游发生的汽蚀现象。为规避孔板发生汽蚀现象,提出多级孔板减压限流的方法,基于阻塞压差的理论设计方法,结合多级节流孔板几何级数递减的设计原则,计算节流孔板的孔径、级数和厚度。该分析方法可用于指导船舶大压降给水系统管路多级节流孔板的结构设计和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9.
针对化学品船甲板大通径纵向蒸汽管路在热膨胀和船舶纵向弯曲影响下的管路内膨胀弯和支架合理设计问题,利用CAESAR Ⅱ平台,对依据船厂补偿习惯设计的蒸汽管路进行建模,对管路在多工况条件下受到的热应力和波浪导致船舶纵向弯曲的弯曲应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大通径蒸汽管路膨胀弯的弯曲柄长度为管路通径的7倍、补偿间距为20 m时,管路应力满足规范要求。在船舶生产设计中结合使用CAESAR Ⅱ和tribon可为甲板区长距离纵向管路的变形补偿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管路系统抗冲击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obol'法、傅立叶幅值灵敏度检验扩展法和重要测度法对某管路系统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得到了对管路系统冲击响应影响较大的若干参数.以这些参数为设计变量,以管路最大冲击等效应力为目标变量,联合运用子问题法及扫描法对管路系统进行了抗冲击优化设计,得到了一些有益于管路系统抗冲击设计的结论.研究表明,应用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抗冲击优化设计方法能快速判断出舰艇管路系统中不合理的设计如支撑位置、刚度等,其结果为舰艇管路系统提高抗冲击能力进行改装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