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更客观的反应汽车行业对整车、部件及材料的气味评价,介绍了典型物质气味强度曲线的建立过程,并着重对1种材料和2种特征气味物质的气味强度曲线进行分析,提出了1种基于气味强度曲线对整车、部件及材料气味水平进行管控的方法,此外该曲线也可应用于气味评价人员的培训以及适合中国人群嗅觉特征的气味评价用标准气体浓度的确定。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车内异味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车辆的一个最为直观的关注点。本文通过对座椅总成及其部件材料(约200-300件)的VOC及醛酮物质、气味和GCO数据的分析,深入解析座椅气味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来源。结果表明,座椅气味强度普遍较强且较为刺激,座椅的气味和VOC主要来源是泡棉材料,同时面料的选择也可直接影响其气味和VOC的散发;对座椅气味及VOC进行整改时,可重点考虑泡棉材料及其面料材料。  相似文献   

3.
汽车乘客舱的空气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有效控制车内的空气质量,各整车生产厂和相关国际组织都对内饰件有害物质的散发性能提出了相应要求,并制定了相关的试验标准,以期在前期零部件的设计和试验过程中控制有害物质的散发量。目前,内饰件散发性能试验主要包括4项:气味测试、甲醛挥发量测试、雾化测试和总碳挥发(TVOC)测试。分析了车内挥发物质的形成原因,介绍了各主机厂和国际组织对散发特性的试验要求、内饰件散发性能试验的试验方法,并给出了相关物质含量的限值。  相似文献   

4.
1概述 汽车内装饰材料如皮革、塑料、纺织物以及粘结材料的胶粘剂等都含有一些挥发性物质,尤其在阳光照射下,车内温度升高,会加剧这种挥发。挥发气体在汽车窗户或挡风玻璃上凝结,造成视线不良,影响驾驶者的视线和行车安全;有些挥发物质对人体有害,会影响驾乘者的身体健康。为了合理控制挥发性物质的产生,对汽车内饰材料进行雾化试验是十分必要的,成雾值超出标准指标的材料将不能用于汽车内饰。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汽车软内饰零件VOC含量高、气味性大的问题,以地毯总成和顶衬总成为例,采用10 L袋子法、2 000 L袋子法分别在试验室及实际生产过程中对抽排风烘烤工艺降低汽车软内饰零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改善气味性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测试对象、测试设备、抽排风后处理的工艺流程和原理、样品的VOC测试分析过程,并对样品是否经过抽排风烘烤处理的VOC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抽排风烘烤工艺能够明显降低汽车地毯和顶衬的VOC含量、改善气味性,有效解决了汽车软内饰零件VOC含量高、气味性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集料颗粒占体积主导并同时表现出明显时温依赖性的颗粒路面材料,从颗粒物质角度认识和理解沥青混合料,是接近和阐释沥青混合料物质属性和行为特性的根本基础。该文旨在基于非晶物质及其玻璃化转变、Jamming转变模型和颗粒物质理论,揭示沥青路面材料的颗粒物质属性。介绍了颗粒路面材料的概念和内涵,阐释了沥青混合料的颗粒物质属性,综述了颗粒路面材料的研究进展,凝练了颗粒路面材料的四大基本特征(几何特征、堆积特征、界面特征和流变特征),并讨论了颗粒路面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结果表明:可以尝试从非晶物质的角度研究沥青在沥青混合料中的行为特性及其对整个系统发挥的作用;对非晶物质的研究宜从多尺度展开并能将不同尺度间关联起来。进一步研究中,还需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剖析沥青混合料Jamming过程中细观结构演化规律,理解沥青混合料流变学行为;从颗粒和尺度的角度,阐释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堆积条件和高效堆积方法,揭示不同工况下沥青混合料Jamming的触变机制;研究不同温度、填充密度和受力模式等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流变过程,建立涵盖实际道路使用条件范围的沥青混合料Jamming相图。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起步飞车问题,通过对双离合器进行摩擦系数理论分析及台架测试,得到摩擦系数与温度、压力、滑摩转速关系,并得到飞车与摩擦特性与滑摩转速负相关存在关系,并摩擦片沟槽深度进行整改(>0.2mm),保证摩擦特性的正相关,改善整车飞车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塑料、皮革、橡胶等典型材料车内零部件仪表板、前排座椅和密封条,进行挥发性有机物全谱分析;同时,结合嗅阈值、气味类别和散发物质浓度,对零部件恶臭散发物质进行筛选排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种类的零部件,其恶臭物质释放量及种类明显不同;三种零部件中,前排座椅恶臭物质的释放量最大,仪表板恶臭物质释放量最低,其中,座椅中散发的三亚乙基二胺稀释倍数高达273.9;另外,零部件散发恶臭物质主要来源于零部件生产使用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9.
针对驾驶员在异常情绪下更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问题,研究一种用于智能座舱的驾驶员异常情绪正向调控方法。招募 30 名被试者进行试验,利用视频素材诱发驾驶员愤怒等负向情绪,利用 E-prime 软件控制的嗅觉体验测试仪释放薰衣草、甜橙、沉香木气味对驾驶员负向情绪进行正向调节,采用 ErgoLab 多通道生理仪检测记录在气味刺激下被试者的心电信号 (ECG)、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 (PPG)、呼吸信号 (RESP) 等生理特征信号;采用问卷调查获取被试者的主观感受;使用面部表情识别软件对驾驶员情绪进行分析,联合主客观数据分析驾驶员的情绪调节效果,通过 30组对照试验研究3种嗅觉刺激气体对负向情绪的调节效果,结果表明,沉香木调节效果最好,甜橙其次,薰衣草最差。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传统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DCT) 控制策略在硬件误差以及复杂工况下液压响应预测精度不完全可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 SHAP 图可解释极端随机树预测模型,使用机器学习方法结合某汽车公司 DCT 实验室采集的真实离合器数据对 DCT 液压响应进行预测。模型利用 SHAP 算法对于重要特征选择的可解释性,筛选并保留对液压响应影响较大的特征,将时间切片和升降压判定作为特征加入训练数据,训练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训练结果的均方误差 MSE 为 0.670 3,可决系数 R2为 1.000 0,并且在测试集上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平均误差为12.99 kPa,远低于设计误差 25 kPa,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特征选择较准确,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物理模型无法计算不同工况下液压响应的问题,为下阶段基于数据和物理双驱动的DCT控制策略优化提供较准确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汽车塑料外观件对整车尺寸的影响和控制方法进行探讨,从塑料翼子板、前后保及前门裙板等外观覆盖件切入,分别从这些零件的材料组成,物理特性,设计制作及装配工艺进行讲述,并与传统钣金覆盖件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塑料件在整车装配中实际产生的尺寸问题,制定解决措施并总结经验,为后续车型大面积使用塑料外饰件的尺寸问题解决及零件装配等工艺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阻燃沥青的存储稳定性及降低其对性能的影响至最小化,选择纳米阻燃材料并对其进行表面处理制备了新型纳米阻燃沥青。通过沥青基本性能(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及沥青氧指数试验确定了阻燃沥青的最佳掺量7%;随后借用扫描电镜及热分析试验仪器对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及改性特征进行表征。电镜结果表明,对非表面改性阻燃材料与表面改性阻燃沥青的微观结构对比发现经过表面改性的阻燃剂具有更佳的分散特性。而基于SBS改性沥青及其阻燃沥青的热重分析可知,添加阻燃剂可提高SBS改性沥青的热稳定性,添加阻燃剂后的改性沥青成碳量增加,主要是因为阻燃剂有助于沥青燃烧过程中形成致密炭层,阻碍氧气输入及外界能量的进入,隔断气体挥发物的逸出,实现阻燃及抑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儿童自行车制动性能试验采用GB14746(ISO8098)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一直存在数据离散的问题,通过对被检样品的观察与测量,发现制动力测量结果数值离散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可分为两类:被检样品本身的原因和测试方法的原因,其中被检样品的原因是主要的。试验方法对检验结果离散性的影响在使用手工方法测试的情况下是无法解决的。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安全气囊子系统爆破问题,为解决塑料材料在极端温度下高速拉伸设备受限、高速材料参数难以获取以及缺乏准确材料模型进行描述的问题,提出通过测量样条在不同测试速度下的横梁位移、使用横梁位移计算材料应变率对于曲线中应力水平的放大作用、使用Coper-Symonds方程对应变率效应参数进行拟合的方法,建立了材料在极端温度和高应变率耦合环境下的力学性能试验及参数处理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及对标验证,确保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常规全套管灌注桩机施工作业无法满足4 m以下低净空条件的问题,研制出一种能够解决因施工空间的限制导致无法进行全套管灌注桩施工问题的低净空全回转全套管灌注桩机,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桩施工影响分析。①通过改变钻进和取土方式,降低了设备机架高度及施工作业高度,实现了低净空全套管灌注桩施工作业;②通过试桩过程中孔隙水压力测试、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地表沉降观测和地下水位监测,明确了低净空全套管灌注桩施工对周围地层的影响范围;③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施工扰动,明确了实际下穿工程中低净空隔离桩的施工对既有桥梁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钻进和取土系统的结构创新,低净空全套管灌注桩机可以实现桐泾路北延隧道工程3.6 m极限高度下的隔离灌注桩的施工,且隔离桩施工基本不影响既有高铁桥梁结构的稳定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介绍了EPP材料的综合特性,并对比了汽车内饰常用的几种泡沫材料的散发性能,结果表明,EPP材料的气味性和VOC散发性要明显优于其他几种泡沫材料;综述了EPP材料在汽车内饰部件中的应用,EPP材料以比重轻、低气味、低散发、可100%回收利用、综合性能好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内饰件中;最后对EPP材料在汽车内饰件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汽车内饰顶棚产品中醛类物质含量易超标问题,采用“一步湿法”工艺,将乙烯脲添加到汽车内饰顶棚样品的生产过程当中。测试了乙烯脲添加量对样品甲醛、乙醛含量的影响,并研究分析了添加乙烯脲的样品中醛类物质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研究表明,通过向顶棚样品中添加乙烯脲,可以大幅降低产品的醛含量,添加过程操作简便,处理后的产品,醛含量可以长时间保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某车型昼间行驶灯灯光律动失效问题的研究与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方案,并通过简易台架试验、实车测试及道路试验验证整改方案的可行性,有效解决灯光律动失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另外一种GPX摩擦片由于它出众的弹性模量也可以很好地解决换挡;中击和抖动问题。还有一种典型的摩擦材料叫作石墨碳材料,石墨及其制品具有耐高温、高耐磨的性质,可以在200-2000℃的温度和很高的滑动速度下无油工作。在机械行业,石墨材料被广泛采用制成活塞杯、密封圈和轴承。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某液力自动变速器离合器在某些特殊工况下的过热及钢片间温度差异问题,通过对离合器进行滑摩工况的台架测试,结合离合器温升机理的分析与计算,提出改善离合器壳体结构的整改方案。结果表明,该措施有效提升离合器润滑油液分布,不同摩擦片间的分布差异由37%降低至17%,且钢片间温度差异由36℃降低至10℃,有效降低离合器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