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主要结合了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及核心科技,对智能电动汽车的信息感知技术进行了重点的研究,对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性、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总而言之,智能电动汽车的出现将会对人类的时空观念造成极大的影响,也会在交通运输发展史上写下浓厚的一笔。  相似文献   

2.
结合国内外电动汽车电磁兼容测试现状,对比了电动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的国内外电磁兼容测试标准,并对国内电动汽车及其零部件的电磁兼容标准体系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积木式工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探讨,结合电动汽车生产过程中的各技术要素,将电动汽车非最优的零部件组合,经组装—分解—再组装和优化匹配,解决电动汽车生产过程中不确定性需求与确定性生产能力之间、个性化需求与标准化生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介绍电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及控制原理,对电动压缩机在电动汽车上的合理选择做出了详细分析。通过电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选择核心零部件的探究,为电动汽车车内环境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能源汽车不断的更新换代,而最为影响纯电动汽车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是续航里程和充电需求,随着动力蓄电池能量密度的技术不断突破,与之对应的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逐渐提高。与此同时,充电反而变成一个核心的技术问题,甚至会成为新一轮技术竞争的焦点,未来将会打造350kw的快速充电网络,通过主要了解大功率充电技术的定义和优势;明确大功率充电的实施对于整车、充电设施及高压零部件的要求;拓展未来发展大功率充电的规划。  相似文献   

6.
随着制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制动系统线控化成为了该领域的关键技术路线。在智能电动汽车建立的新电子电气架构下,线控制动系统可以实现更多的新技术功能。线控制动系统将会是智能电动汽车线控底盘的技术核心,以及汽车行业新的研究热点。文章概述了汽车制动系统的发展;对两种典型的线控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系统性能进行了分析;结合智能电动汽车对线控制动系统的技术要求,介绍了几种线控制动系统新技术的特点与应用;最后展望了线控制动系统的技术研究趋势,为未来线控制动系统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各国正在加强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开发。不久前欧洲委员会宣布开展三个总投资约6700万欧元的电动车研究项目。其中,3Ccar("集成式复杂度控制组件")研究项目旨在进一步增强汽车系统的可靠性,以满足日益复杂汽车需求;OSEM—EV("电动汽车优化和系统化能源管理")项目集中研究智能热管理,将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得到增长;SilverStream项目旨在开发价格较低的紧凑型电动汽车。  相似文献   

8.
对电动汽车前舱高压零部件布置过程中涉及的高压安全、碰撞安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布置技术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龚雨楠 《时代汽车》2005,(11):44-45
“十一五”期间,中国将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据悉,中国将研究开发和掌握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代用燃料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的关键技术,建立整车评价平台,推动标准体系的建设,促进节能环保机车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10.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关键技术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缓解环境与能源的压力,促进电动汽车的发展,本文简要介绍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详细分析了关键动力零部件在整车运行中的性能要求及发展现状。针对这些要求,提出几种动力传动系统参数优化方法,为研究电动汽车建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现存关键问题和主要需求,从材料科学与系统科学等多个层面对动力电池及其相关技术展开评述,聚焦于智能电池、智能管理和智慧能源三大方向阐述动力电池系统从感知、监测、管理直至能源互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在安全性、动力性、耐久性等多维度的综合管理和在能源与交通的智慧互联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忻文 《汽车与配件》2010,(27):16-17
<正>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可称之谓是改变21世纪能源结构的重要绿色汽车零部件。这些汽车零部件被嵌入到电动汽车中,将逐渐遍及到世界的各个角落。电动汽车与绿色汽车零部件于2009年7月开始上市的三菱电动汽车"i-MiEV"的关键零部件只有锂离子蓄电池、逆变器、DC/DC转换器和电机。与发动机驱动的汽车相比,构造简单,并且  相似文献   

13.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核心竞争力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对WTO和汽车工业全球化的挑战,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必须实施核心竞争力战略。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在产业布局、产品结构、研发能力、企业机制以及市场等方面存在问题,但也具有产业基础、大国市场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对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行业竞争力量,行业机会、威胁及前景,全球化背景下行业核心能力等方面进行的分析指出,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具有“吸引力大、竞争激烈、进入威胁大,发展机会多、前景好”的特征。因此,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生长点并使其生成为核心能力,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和企业经营机制,应该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14.
人物与言论     
《运输车辆》2012,(1):13-13
“2013年到2015年将是国外电动汽车产品集中进入市场的阶段,国际形势不等人。当前,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正处于十分关键的历史机遇期,国际竞争压力很大,市场需求也很大。希望整车厂商、零部件生产企业、示范城市以及专家学者,协同创新,提升系统集成能力,共同打造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探索适合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的商业模式,同时,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打赢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翻身仗。”  相似文献   

15.
汽车正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AI技术的融入使纯电动汽车座椅更加智能,并朝着智能网联化、人机交互化、娱乐舒适化的方向迈进。纯电动汽车相比燃油车车身结构不同,座椅边界环境有着较大差异,因此有必要对纯电动汽车座椅的结构与参数、材料选择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从而对未来汽车座椅设计提供指导依据,将汽车打造成一个更加安全、舒适、智能的移动之家。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全球铝压延产品制造商和铝回收利用领导者诺贝丽斯宣布与蔚来签订合作协议,为其高性能的智能电动汽车提供创新铝材解决方案。基于此次合作,蔚来NIO将采用诺贝丽斯Advanz?先进汽车铝合金系列制造多种零部件,应用于未来五年的一系列量产车型中。此次合作是诺贝丽斯拓展高端电动汽车市场的重要成果。作为行业领导者,诺贝丽斯一直致力于满足汽车生产商日益提升的设计需求,帮助他们制造出新一代更轻量、更节能、性能更佳的汽车车型。此  相似文献   

17.
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及前景(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和前景作了概略介绍,并从技术一经济的角度出发,对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以及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技术,作了综合评述,并展望了电动汽车技术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随着2022年国家新三包法的出台,对汽车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驱动电机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动力组成部分,它的可靠性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的驱动电机系统可靠性测试方法覆盖了在不同电压条件下转速性能及转矩负荷的骤变,测试条件比国家标准要求更苛刻,不仅能提高零部件的可靠性,还可以提高效率,缩短驱动电机的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9.
镁合金在汽车上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开发镁合金汽车零部件是减轻汽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查阅国内外最新资料和上汽集团镁合金轿车零部件生产与电动汽车镁合金零部件研究开发基础上,叙述了各种镁合金技术的最新动态及发展趋势,介绍了国内外镁合金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王作函 《商用汽车》2014,(17):78-79
“对于合资企业而言,在中国市场最核心的问题就是2个尊重:一个是博世要尊重客户的需求,无论是成本上、质量上、价格上;第二是客户要尊重博世作为世界最大零部件供应商具有的丰富经验和过硬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