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弹性金属氟塑料轴瓦表面摩擦的定向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磨损后表面的显微观察与分析,发现了弹性金属氟塑料轴瓦(EMP)轴瓦与钢对摩时,其摩擦副两表面都存在转移或析出PTFE的高度定向现象,结合弹性金属氟塑料表层材料的表面分子结构特性,对其它向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速变轨距转向架在运用过程中出现的车轴异常磨损问题,分析了造成车轴异常磨损的原因。基于Archard理论模型,推导了变轨距转向架车轴表面磨损量的计算公式;运用有限元方法,利用HyperMesh与ANSYS软件联合仿真,建立车轴-滑动轴承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垂向载荷、车轴-滑动轴承间隙配合值对车轴磨损量的影响。变轨距列车时速为250 km/h时,计算结果表明:垂向载荷以及车轴-滑动轴承间隙配合值越大,车轴表面磨损也越严重;当车轴-滑动轴承间隙配合值为0.15 mm且车轴端部受到垂向载荷110.31 kN作用时,列车运行30万km后车轴的表面磨损量最高达0.480 mm。  相似文献   

3.
采用MPX-2000盘销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调质处理、高频淬火处理、软氮化处理、硬氮化处理、激光淬火处理5种滑动摩擦副表面强化工艺措施进行了表面抗咬合性能和表面耐磨损性能对比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激光淬火处理和软氮化处理工艺对滑动摩擦副表面强化效果好与较好,可用于高速重载且重要的零部件表面强化.硬氮化处理工艺表面强化效果中等,可用于中等载荷条件下零件表面强化.调质处理工艺对滑动摩擦副表面强化效果较差,可用于载荷较小的非重要零部件表面强化.高频淬火处理工艺试件的抗咬合能力差,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4.
发动机滑动轴承故障定量诊断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振动监测技术,对EQ6100-1型发动机连杆轴瓦与曲柄销间隙故障进行模拟,分析振动响应与故障特征变化关系,从振动信号中提取反映偶件故障的特征参数,选择适当的数学模型描述特征参数随偶件状态的变化规律,实现对发动机滑动轴承间隙故障的定量诊断。试验结果表明:故障系数和连杆轴瓦与曲柄销间隙的关系是显著的,相关曲线为多项式回归曲线,其复相关系数接近1,说明采用振动信号进行发动机滑动轴承间隙故障诊断在实践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MPX-2000盘销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调质处理、高频淬火处理、软氮化处理、硬氮化处理、激光淬火处理5种滑动摩擦副表面强化工艺措施进行了表面抗咬合性能和表面耐磨损性能对比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激光淬火处理和软氮化处理工艺对滑动摩擦副表面强化效果好与较好,可用于高速重载且重要的零部件表面强化.硬氮化处理工艺表面强化效果中等,可用于中等载荷条件下零件表面强化.调质处理工艺对滑动摩擦副表面强化效果较差,可用于载荷较小的非重要零部件表面强化.高频淬火处理工艺试件的抗咬合能力差,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6.
1.CA6102发动机曲轴后油封漏油原因(1)曲轴后油封唇磨损和损坏,橡胶变形、硬化导致漏油.(2)发动机曲轴与轴瓦磨损间隙的加大而漏油.(3)曲轴止推垫磨损使曲轴轴向串动量过大而漏油.(4)曲轴箱内压力过高,导致曲轴油封和衬垫等处渗油.(5)发动机在进行热磨时,第七道主轴瓦润滑油堆积在曲轴后油封处,造成回油量少,也会产生漏油.(6)其它原因造成的漏油.  相似文献   

7.
摩擦条件对摩擦材料表面第三体的连续性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选用两种轨道车辆用低合金制动盘材料与铜基粉末冶金材料为配对摩擦副,在不同速度、压力条件下进行摩擦试验,观察第三体的形成过程中,表面形貌的变化规律及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特定的摩擦条件下,第三体的显微硬度可达800~900HV,远高于基体材料的硬度;连续、致密的第三体,使材料具有最低的磨损率;当摩擦转速和压力过低时,磨粒磨损为主要磨损形式,当摩擦转速和压力过高时,黏着磨损将成为主导;在第三体的形成破坏过程中,摩擦速度、压力过低或过高均可能使第三体的破坏速度大于形成速度,使材料的磨损率增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轮轨材料更好地匹配,降低轮轨磨损与损伤,利用MMS-2A滚动磨损试验机,研究了3种不同含碳量车轮材料与U71Mn热轧钢轨干态对磨时滚动摩擦磨损与损伤性能.结果表明:车轮材料变化基本不影响轮轨滚动摩擦因数,其摩擦因数保持在0.4左右;随车轮材料碳含量增加,车轮磨损量呈线性下降趋势,钢轨磨损量呈线性增加趋势,总轮轨磨损量呈降低趋势;不同车轮材料与U71Mn热轧钢轨对磨时的磨痕表面形貌具有较大差异,当碳含量为0.57时,车轮损伤以剥落损伤为主,试样塑性变形相对轻微,随车轮硬度降低(碳含量为0.51),表面剥落损伤轻微,但塑性变形严重;对磨钢轨试样以粘着和剥落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9.
发动机的技术状况与气缸磨损有很大关系。磨损间隙过大,至使气缸的封闭变坏,气缸压力降低,影响混合气的雾化,燃烧条件变的不利,热损失增加。同时机油上窜到燃烧条件变的不利,热损失增加。同时机油上窜到燃烧室形成积炭,易引起表面点火和爆燃,脏污火花塞不易点火,使发动机有效功率下降,耗油率增加;混合气下窜到曲轴箱,引起要油变稀、变质,润滑条件变坏,使气缸、轴承、轴颈、齿轮等零件的磨损加剧,配合间隙增大,并易产生异常敲击声,严重的可造成机械事故。  相似文献   

10.
挟沙水流对桥墩的冲蚀磨损严重,继而影响桥梁的安全服役.为此,采用自主研制的冲蚀磨损试验装置,对一种桥墩抗冲蚀磨损材料——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进行冲蚀磨损试验.以普通砂浆为参照,首先,测试了普通砂浆试块和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试块的抗压强度;然后,测量了冲蚀引起的质量损失,并分析了两类材料在不同冲击角度下的冲蚀磨损特点;最后,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程序开展数值模拟,从流场角度对冲蚀磨损机理开展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胶比对材料抗冲蚀磨损性能影响最大,水胶比越低,材料的强度越高和抗冲蚀磨损性能越好;在不同的冲击角度下,试块表面的冲蚀坑形状不同,在90°冲击条件下,冲蚀坑呈圆环状,在30°冲击条件下,冲蚀坑呈马蹄形;普通砂浆和E3配合比试块随冲击时间增加,单位时间(5 min)的质量损失逐渐减小,但两者的冲蚀过程不同.  相似文献   

11.
全滑动状态下轮轨接触热弹性应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有限元法建立了轮轨接触热-机械载荷耦合计算模型.在传热模型中考虑了轮轨间非稳态热传导以及轮轨与环境的热对流和热辐射.着重分析因全滑动磨损轮轨接触斑扩大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磨损速度对热弹性应力场的影响,以及轮轨在热-机械载荷共同作用下材料最易发生破坏的位置.计算结果表明,磨损速度对磨损过程中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很大,轮轨接触表面附近的最大剪应力和剪应变平面与滑动方向所成夹角约为50°和140°.  相似文献   

12.
汽车气缸体会因曲轴轴颈与轴承摩擦副的过度磨损,特别是曲轴轴承承孔孔径变大或变形超限而报废,为此,可通过将磨损的承孔加大再镶一个钢套的办法来解决。  相似文献   

13.
引起汽车技术状况变坏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零件磨损。当曲轴的主轴颈和连杆轴颈磨损后,需按修理尺寸进行修理。对柴油机曲轴进行磨轴修复后,有的就产生了断轴的现象,如果曲轴的尺寸、材料的性能与载荷不相适应,就可能使曲轴由于强度不足而断裂。近年来由于私家的大货车增多,加上修理技术的欠缺,使之修磨后曲轴断裂的现象也趋于上升的势头。下面就产生这一现象原因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用定速摩擦实验机,研究了摩擦速度为200~3000 r/min,石墨含量为0%~20%条件下,石墨在酚醛树脂基材料中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添加15%的石墨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摩擦系数稳定性,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降低了56.9%和83.2%,当石墨含量超过15%,对摩擦系数的影响不明显.酚醛树脂材料在摩擦过程中受到摩擦对偶材料硬质点的强切削力作用下,发生黏着撕裂形成犁沟,摩擦系数不稳定,磨损率较高;石墨的添加有助于在磨损表面形成致密的润滑层,起到稳定摩擦系数和提高耐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三种冷作模具钢LDI、65Nb和Crl2MoV的橡胶轮磨损试验和松散磨粒磨损试验,以及磨损表面的SEM形貌观察,分析了试验钢的低应力磨粒磨损特性,同时研究了组织和力学性能对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应力磨粒磨损的耐磨性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硬度,淬火态组织的耐磨性最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含二氧化硅和石墨的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利用定速摩擦试验机,分别在摩擦速度为7.8~47.1 m/s的范围内,探讨了干、湿摩擦条件下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摩擦表面第三体的状态与干、湿摩擦条件密切相关,并影响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摩擦速度低时,材料的干摩擦系数高于湿摩擦情况,原因在于水起到隔离和润滑作用;摩擦速度提高,干摩擦系数低于湿摩擦条件,这归因于水分对表面的冷却作用降低了基体高温软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水分对铜基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含二氧化硅和石墨的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利用定速摩擦试验机,分别在摩擦速度为7.8~47.1m/s的范围内,探讨了干、湿摩擦条件下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摩擦表面第三体的状态与干、湿摩擦条件密切相关,并影响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摩擦速度低时,材料的干摩擦系数高于湿摩擦情况,原因在于水起到隔离和润滑作用;摩擦速度提高,干摩擦系数低于湿摩擦条件,这归因于水分对表面的冷却作用降低了基体高温软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复合式承载滑动轴承,它是在同心科特流实验中发现的。在径向滑动轴承承载区的的定子上安装一可径向位移的档板,它不仅可以滤除泰勒涡,而且它阻止了科特流的流动,增大了阻尼,产生了一个高压区,其合力可以用来平衡稳态的负荷。经实验验证它在不同载荷工况下,偏心率小于同尺寸、同类型的普通轴承。其他几个轴承的工作特性指标包括轴瓦的最高温度、最小油膜厚度、润滑油流量等相比都显得优越。  相似文献   

19.
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和分析了滚压不锈钢钢管的成型模具的表面磨损特性和形貌,分析了粘着磨损的形成机理,研究并制备了电刷镀Ni-W(D)-MoS2复合镀层修复了已磨损的模具.结果表明,镀层明显改善了模具表面的抗粘着磨损性能,使模具的使用寿命明显提高,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轴推压轴瓦套,使轴瓦套中产生应力和应变,在上下轴瓦套之间产生的一定的张开量.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物理模型,对实际工况进行仿真,计算出上下轴瓦套之间的张开量,并进行应力分析,确定该工况下所产生的张开量是符合要求的.在建立有限元模型过程中,充分考虑轴瓦与轴、轴瓦与螺栓以及上下轴瓦套之间的接触效应,螺栓的联接和螺栓预紧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