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车间的数控加工中心的工作台已全部改换为球形闸工作台.为此,需要把夹具安装到球形闸的连接板上.这些连接板的外缘与锁定孔相互间不成直角,因此在钻铰定位销孔前必须设法使直径为15.88 mm的夹具正弦孔与刀具进给方向垂直,以保证所安装的夹具与机床轴线成直角.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大坡道地段米轨扣件系统线路整体稳定性,以某山区拟建的米轨铁路为背景,通过道床阻力试验获取该线路纵向阻力参数,建立齿轨轨排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利荷载情况下的道床纵向移动,在此基础上以正常安装状态下钢轨与轨下胶垫产生的相对滑移量作为评价指标,分析大坡道情况下米轨-扣件系统的整体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螺栓扭矩至少达到...  相似文献   

3.
在外圆磨削时,对于纵向磨削,有1个调整机床工作台的简单方法。这个方法没有操作规程,对小直径轴也不要切除很多材料。  相似文献   

4.
浅埋隧道施工引起的纵向地层移动与变形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应用随机介质理论分析浅埋隧道开挖施工引起的上覆地层纵向移动与变形,将隧道围岩看作一种随机介质,将隧道开挖所引起的上覆岩土体的移动看作一随机过程,从单元开挖引起的地层下沉入手,根据岩土体不可压缩的假定,得到了单元岩土体开挖引起的纵向地层水平移动公式,并据此推导了浅埋隧道开挖施工引起的沿隧道纵向上覆地层下沉、水平移动、倾斜、水平变形以及地层弯曲曲率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圆形以及其它复杂形状隧道开挖横断面的具体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随机介质理论用于计算由于浅埋隧道开挖引起的纵向上覆地层的移动与变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论述一种铁路货车车体组合式通用吊具,由纵向梁、横梁、吊臂组成。1根横梁与2个吊臂能组成1套分体式吊具,2套这样的分体式吊具用来吊长车;加上纵向梁又能组成1套整体式吊具用来吊短车。横梁上的传动装置能驱动吊臂沿横梁长度方向移动,纵向梁上的传动装置能驱动横梁沿纵向梁长度方向移动,吊臂之间纵向和横向的距离可根据待吊运车体的尺寸进行调整,使吊具能够吊运不同尺寸的车体,提高了吊具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6.
Г.  РК  柳欣生 《国外内燃机车》1995,(6):24-26,47
论述了Д49型柴油机在不同工况下各缸供油不均匀的问题,介绍了一种改进型燃油泵齿条驱动装置的结构及采用这种装置后在试验台上测得的不同杠杆长度、安装方式以及随喷孔截面而变化的燃油泵负荷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7.
刘起 《都市快轨交通》2024,37(2):124-130
针对带上盖物业地铁车辆基地内高大厂房无法采用自然通风且传统横向通风系统设置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采用纵向诱导通风系统的解决方案。建立纵向诱导通风系统的三维模型,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分析诱导推射风机安装间距、安装高度等对厂房内流场的影响,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库内诱导推射风机的安装间距为20 m、安装高度为8 m时,全面通风效果最佳;诱导推射风机的安装间距为25 m,安装高度为6 m时,岗位通风效果最佳,现场测试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以为纵向诱导通风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钢轨纵向应力是铁路安全与维修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日常及季节性的温度变化使无缝钢轨产生很高的纵向应力(LRS)。一旦钢轨中出现过大的纵向拉应力,会导致钢轨绝缘连接板及其他钢轨扣件出现疲劳。当出现过大的纵向压应力时,可能引起胀轨,该问题已经成为铁路行业进行安全方面研究的重点。此项研究的目的是为铁路企业在需要的地点提供对钢轨纵向应力进行检测的能力,以便采取合理有效的预防性维修。目前正在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UNL)进行的研究,由美国联邦铁路局(FRA)提供支持,重点是利用超声波对钢轨纵向应力进行检测*。超声波速度与固体中应力之间的关系,也被称作是声电效应,是此次研究的基础。基础开发工作在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的试验室及有一小段轨道的所谓"工地试验室"内进行。试验室内开发的测量技术被运用到实际现场当中。当前正在将超声波检测数据与安装在钢轨上的应力模块检测的数据直接进行比较。*这些最新的技术,有利于通过移动平台完成钢轨纵向应力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结合苏州竹园大桥工程实例,介绍了自锚式悬索桥在施工中利用原设计的临时锚碇作为猫道承重索和索道的后锚,在索塔顶部安装牛腿和简易门架作为猫道的支点(不另外建立大型的钢塔架),边跨钢梁采取横向分块、纵向分段的有支架安装,中跨钢梁采取无支架纵向分段的水上吊装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以CRH2的动力学参数为基础,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Universal Mechanism建立了6动2拖8辆编组的动车组列车系统动力学模型。从列车的稳定性、平稳性和曲线通过性能3个方面考量,将无纵向减振器与有纵向减振器的两列动车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车辆间加装纵向减振器由于加强了车辆间的耦合作用,可提高列车的蛇行稳定性及非线性临界速度,但是,过大的阻尼和节点定位刚度会降低列车的曲线通过性能,增加轮轨磨耗;通过研究车辆间纵向减振器的不同安装位置对列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其最佳安装位置为车体底架端部左右两侧,与车钩中心线等高,横向跨距3.2m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