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是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所写的,同《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等著作一起,标志着马克思从黑格尔唯心主义向辩证唯物主义的转变。从《手稿》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哲学革命,首先是从自然观开始,继而走向历史观;但另一方面,自然观的最终完成,却在历史观革命之后。马克思当时在《手稿》中阐明的自然史和人类史相互制约、自然观和历史观相互统一的深刻思想,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进展,以及人们对人与自然关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深刻的批判了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创造性的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但同时也肯定了英雄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中华民族也素来尊重英雄、崇尚英雄。在新时代捍卫和传承英雄精神有着重要意义,从国家层面上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从社会层面上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汇聚起强大的正能量;从个人层面讲,可以感染广大劳动者勤奋做事、勤勉为人、勤劳致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无论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中,还是在他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具体分析(即对于资本主义矛盾的揭示)中,矛盾概念都成为其方法的核心。本文试图论证这种矛盾概念是受其人本哲学观点浸润的,而这种哲学观点亦构成了他整个社会理论的基础。马克思的哲学方法产生于他在1843—1846年间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为表述清晰起见,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加以考察:第一,关于本质矛盾的思想。这是他在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采用的。与此有关,也体现在他  相似文献   

4.
主体和客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一对重要范畴。其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而德国古典哲学又是近代以来关于主客体的必然的、合乎逻辑的发展。马克思立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既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又扬弃了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创立了科学的主客体范畴理论,从而把这对范畴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一主体和客体作为认识论的一对范畴,从十七世纪才被首先使用于哲学上。近代唯物主义发源于英国。马克思说:“唯物主义在它的第一个创始人培根那里,还在朴素的形式下包含着全面发展的萌芽,物质带着诗意的感性光辉对人的全身…  相似文献   

5.
卢卡奇试图从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用历史辩证法的原则来克服古典哲学的困难,但他最终还是偏离了马克思并陷入了唯心主义的窠臼.然而,我们并不能由此而简单地否定卢卡奇对德国古典哲学所作的深刻思考,因为他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能够"走进德国古典哲学"并"回到马克思"的重要路标.  相似文献   

6.
《博士论文》时期的实践观,对马克思以后思想的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在《博士论文》时期,马克思不同于资产阶级自由派的革命精神,才使得马克思在论证自我意识和实践的过程中,敢于面向现实的客观世界。  相似文献   

7.
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在区分抽象自然与现实自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与自然科学有着本质差异的“人的科学”。循着马克思“人的科学”的思想路向,本文从研究视域与主题、思维方式与把握尺度、功能目的三个层面对哲学与科学作了清晰的划界,为对马克思哲学做出符合其文本原义的诠释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西方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转化是西方哲学发展上一次哲学思维方式的重要转型,标志着西方哲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它与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既有原则区别,但在某种程度上超越近代哲学、面向现实生活和实践上又有共同之处.本文由此把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看作是现代哲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的曲折历程,并对这一历程的各阶段的西方哲学流派作了与以往有所不同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美学主要是指马克思在其相关著述中,对人的基本生存境遇及其趋势进行整体性批判与反思的学说。作为当代中国审美意识形态的主导与核心,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与包括中国哲学和美学在内在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创新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在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途中,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德拉-沃尔佩、科莱蒂和阿尔都塞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卢卡奇开辟了社会存在本体论的研究方向;德拉-沃尔佩和科莱蒂提出了"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问题,阐述了"社会生产关系"理论;阿尔都塞开辟了重新阅读《资本论》的新思路。所有这些新观念都为我们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实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在其革命生涯中始终关注东方关注中国,他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实际出发,运用唯物史观对中国的政治、经济、阶级及社会进行全面而系统地分析,初步揭示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本质特点及发展方向,对于今天不断走向改革开放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逻辑起点出发,梳理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的思想渊源,进而阐释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从萌芽、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发展脉络,并从概念、语义、发展阶段的角度对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内核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13.
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是哲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反思是哲学思维的基本维度.对于预设和前提的自觉的反思,学习哲学史过程中对于传统问题的不断解释都是反思维度具体的表现方式.马克思的哲学创新-实践的唯物主义,就是立足于对哲学传统的自觉反思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马克思的国家观与社会观产生的理论背景,并通过国家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性的价值指向以及马克思关于国家消亡的理论,揭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对马克思的国家与社会理论的阐述为我们理解和建设和谐社会与实现以人为本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阿尔都塞的所有理论中,影响最大、争议最多的部分就是其著名的意识形态理论。这一理论集中体现在1965年发表的《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见《保卫马克思》)和1970年在法共机关刊物《思想》杂志上发表的《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见《哲学与政治》)两篇文章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人类对于正义及其标准的探讨由来已久,不过,在当代政治学理论界中最具影响的正义理论莫过于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从《正义论》到《政治自由主义》,罗尔斯在对古典功利主义正义观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两大正义原则的正义理论。本文评析了罗尔斯正义理论的突破意义,总体介绍了《正义论》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7.
抽象论是传统知识论中一个基本的立场,然而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受到康德尖锐的批判。康德对抽象论的拒斥,旨在实现知识论上的“哥白尼式革命”。康德的批判突出了想象力、尤其是先验想象力在知识论中的核心地位。在康德看来,先验想象力生发了知识的两个主干,即感性和知性,确保了二者的联结,克服了传统抽象论关于实在论和观念论之间的疏离。康德对抽象论的批判具有深远的意义,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在费希特的知识学中取得了实际效应。  相似文献   

18.
"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流变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市民社会”理论是近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重要理论。这一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历史的流变过程。市民社会理论尤其是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市民社会的建立,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理性主义的批判,构成了克尔凯戈尔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同西方传统哲学之间的理论分野。克尔凯戈尔关于理性的观念对二十世纪的许多哲学家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它预示了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一个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的权利哲学不应理解为其预先规定或设计的逻辑学方法的技术性试验与应用,或三段论逻辑命题的机械构造.相反它是“绝对精神”作为人类自由-权利本质实现自身的政治现象学批判,包括对从法-道德-伦理到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不同的自由实现环节或发展阶段的肯定与批判.这正是人类寻求自身自然、道德和理性三种根本自由本性及其权利在法和伦理政治世界中获得全面发展与实现的历史性实践创造,即自由-权利的辩证法,它对当代国家法和伦理政治世界的真理认知及制度安排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