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沿海港口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改革开放以来,港口吞吐量一直呈快速增长之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沿海港口吞吐量增速更是飞速发展。上世纪80年代,沿海港口吞吐量年均增速8.2%,由改革初期的2.6亿吨增长到1990年的5.7亿吨,平均每年增加约3000万吨;90年代港口吞吐量年均增长速度9.6%,2000年达到14.2亿吨,平均每年增长约68500万吨;进入21世纪,港口吞吐量年均增速18.9%,2005年达到33.8亿吨,平均每年增长约4亿吨。同期外贸吞吐量增速也由8.7%,12.5%上升到新世纪的19.1%,2005年达到13.2亿吨,占港口吞吐量的39%。  相似文献   

2.
渤海湾快速发展的京唐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京唐港的建设最早是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的。京唐港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短短13年已发展成为环渤海区域一个新兴的重要港口,到2001年跨入国家千万吨港行列。2003年港口吞吐量突破2000万吨,首次跻身全国沿海港口20强,超过了辽宁的锦州、广东的汕头和茂名等规模相当的港口。目前,港口正向大吨位级和综合性方向发展。是什么原因使京唐港在  相似文献   

3.
目前渤海湾地区初步形成了以大连港、秦皇岛港、天津港、青岛港4个亿吨大港为主体、中小港口如营口港、黄骅港等快速发展的港口群。天津港濒临渤海湾的天津港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港,港区现有水陆域面积近200平方公里。继2001年突破亿吨,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亿吨大港之后,2005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完成2.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480万标准箱,吞吐量继续稳居世界港口十强之列。天津港今年投入约70亿元加快港口建设,吞吐量力争2.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力争600万标准箱。“十一五”将投资400亿元推进天津港建设。随着天津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整体战略布局,位于滨海新区的天津港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根据新的规划,天津港将建成面向东北亚、辐射中西亚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中国北方最大的散货主干港,国际物流和资源配置的枢纽港。到2020年,天津港年货物吞吐量将达到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0万标准箱,航道等级达到30万吨级。  相似文献   

4.
<正> 据预测,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贸易发展对港口吞吐能力的要求,2000年将达到4.65亿吨,其中外贸吞吐量0.59亿吨,310万TEU(标准箱);2010年将达到9.15亿吨,其中外贸吞吐量3.06亿吨,1000万吨TEU(相当于香港1994年实际吞吐水平)。如按目前各港的规划进行建设,即使把长江口和宁波北仑所有具备建港条件的地点都加以开发建设,到 2000年  相似文献   

5.
综合运输     
《运输经理世界》2012,(11):15-16
天津港跃居世界第四大港我国北方第一大港天津港重新开港走过60年。60年来,天津港已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39.3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7782万标准箱;港区陆域面积由不足1平方公里增至121平方公里,泊位等级由5000吨级升至30万吨级,成为世界上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之一。去年,天津港货物吞吐达到4.53亿吨,跃居世界第四大港。据估测,到2015年天津港吞吐量将达到5.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800万标准箱,成为面向东北亚、辐射中西亚的集装箱枢纽港,中国北方最大的散货主干港和综合性港口。  相似文献   

6.
<正> 长江干线25个双重领导港口共有在册职工7万人,资产总额88亿元,1999年吞吐量近2亿吨,其中外贸吞吐量2170万吨。长江港口进入90年代以来,除少数经营较好,处在稳定发展的状态以外,多数处在时好、时不好的不稳定状态,总体是亏损。从1994年以来,已连续亏损6年,1998年、1999年两年总体亏损每年达1.3亿元。为加快扭亏步伐,现将扭亏对策等三个方面,分析建议如下: 一、亏损主要原因 造成长江干线港口大面积亏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除了国有企业带有共性的问题,如人员过多、机制不活、社会负担过重以外,以行业角度来分析造成长江港口亏损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1.长江港口还贷付息的负担太重 造成长江港口总体亏损是从90年代开始的,港口投资还贷也从90年代开始,逐年增加。近10年来,港口的投资体制作过多次变化,但是至今未对港口基础设施部分和经营部分的投资作明确划分。如果,能把长江各港在“七五”  相似文献   

7.
<正> 三、长江口港口群体现有格局 在长江口国际航运中心地域范围内,依据各港口区位特点、现有条件、主要吞吐货种及运量,实际上形成了以下五大港口群体。 1.上海港港口群体 主要包括黄浦港、罗泾港、外高桥、金山港等。1993年吞吐量为1.65亿吨。预计2020年吞吐量将达3.2亿吨,现有泊位能力与此要求相比尚缺1.5亿吨。为此有关市政当局提出从三个港区来安排新的码头泊位建设布局:  相似文献   

8.
名古屋是日本爱知县首府,位于本州中部浓尾沿海平原上,面积510平方公里,人口500多万,是日本主要工业中心和最大港口城市之一,2002年包括港口生产在内名古屋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万亿日圆。位于东京和大阪之间,有“中都”之称的名古屋,不仅是日本中部地区经济和工业产品配送中心,也是连接日本东西方向的重要交通枢纽,是日本重要国际集装箱港口之一;加上名神高速公路、中央高速公路均从名古屋港经过,名古屋成为日本名副其实的海陆空交通枢纽。一、面向世界始建于1907年的名古屋港位于伊势湾北岸,1999年其总吞吐量达到1.3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1…  相似文献   

9.
沿海及长江干线枢纽港口更受青睐目前,我国已建成煤炭、原油、矿石、集装箱四大货种的专业、高效、运输系统,以及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西南沿海五大地区的规模化、集约化港口群体。长江先后超过了欧洲的莱茵河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成为世界上运量最大的通航河流。2005年,长江干线货运量达到7.95亿吨,干线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5亿吨,年均递增23.5%。苏州港、南京港已成为长江上两个亿吨大港。以长三角地区港口为例,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和活跃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港口吞吐量占全国吞吐量的42.8%,集装箱占33.9%,煤炭占34.5%,原油占48.2%,矿石占55.1%。据预测,到2010年,长江三角洲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4800万TEU以上;海运来煤2.2亿吨;外贸进口原油6500万吨以上;外贸进口铁矿石12500万吨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临港经济发展迅猛我港口货物吞吐量多年居世界第一目前,中国临港经济发展迅猛。交通部部长李盛霖说,“十五”期间,中国新增港口吞吐能力5.4亿吨。2005年,不含台湾和港澳地区,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49亿吨,集装箱完成7564万标准箱,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到2010年,中国沿海港口的吞吐能力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80%。近年来,广东湛江港陆续完成了30万吨级油码头,25万吨级航道和2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规划建设38平方公里临港工业园区,全面提升了港口功能。“湛江已进入发展临港经济的最佳时期。”湛江市市长陈耀先说。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关于国际航运中心 国际航运中心,在理论学术界至今尚没有明确完整的定义。一般认为,其基本概念是:随着区域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兴起,投资与产业的多样化、国际化、集团化,各国之间技术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客观上需要有更经济、更便捷、更有效的海上运输通道与之相匹配,形成以海运为主,与经济发展规模和各国之间交往相适应的运输网络、运输市场和管理运营中心。 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海运业的发展。1950~1994年,世界海运量从5.5亿吨增至44.15亿吨,44年共增长8.03倍,每年平均递增18.2%。目前,世界港口总吞吐量12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3亿TEU,其中日本、西欧、北美约占港口总吞吐量的70%。从已经或正在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  相似文献   

12.
1中国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保持世界第一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港口业发展迅速,港口吞吐量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04年,中国大陆拥有1430个港口,3.4万个生产泊位;港口吞吐量达到41.7亿吨,比1980年增长19倍,集装箱吞吐量从1980年零的基础上猛增到6180万标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港口建设的三次高潮我国港口建设50年的发展大体经历三个历史时期:从上世纪解放后到60年代末的第一个时期,我国港口的改造和扩建都没有离开原来的港址。当时,我国的外贸量很少,主要依靠铁路运输,港口建设还处在恢复发展时期;从上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第二个时期,我国经济逐步开放,外贸量逐年增加。加之上世纪70年代初,国家提出3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决定,使得这一时期就有计划地建设了一些工程项目;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到今天的第三个时期,港口建设快速发展,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各级地方政府、各个行业部门以及企业都对建港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像珠海港、深圳港,都是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商投资而建的。还有就是以宝钢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14.
正经过十几年的飞速发展,中国无疑已经成为世界港口大国。据统计,2016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9.2亿吨,连续四年排名全球第一,2016年,全球货物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国就占了七个,且年货物吞吐量均在4.5亿吨以上。但"大"却未必"强",不"大"也未必不"强"。国内许多有远见的港口经营人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在大港的基础上,提出要建世界强港。但港口经营人理解的强港之"强"往往从一己角  相似文献   

15.
广州港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带,是华南地区综合运输的重要枢纽和区域性中心港口,主要承担腹地的集装箱、煤炭、石油、矿石、散装粮食及化肥等大宗物资的进出口运输任务。2004年广州港全港货物吞吐量达到2.1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31万TEU。广州港出海航道是广州港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随着货物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到港船舶日趋大型化和航道水深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广州港出海航道二期工程(以下简称“航道二期工程”)被列入国家“十五”交通专项项目,航道二期工程从黄埔西基调头区至桂山岛引航锚地,全长115公里,按底标高-13.0米,有效宽度1…  相似文献   

16.
《综合运输》2005,(2):95-95
汽笛声鸣,乌金涌动,黄骅港口,捷报频传。截止到2004年12月31日,黄骅港完成煤炭吞吐量454.3万吨,比计划增长19.55%.同比增长45.80%。仅用四年建设期和三年运营期.黄骅港已快速发展为继秦皇岛和天津港之后我国第三大煤炭输出港。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沿海港口现状分析我国目前共有沿海港口165个。到2000年底,沿海港口共有中级以上生产性泊位2416个,其中深水泊位967个,总吞吐能力12.9亿吨。2001年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4.5亿吨,增长12.4%,继上海、广州、宁波三个港口之后,天津、大连、青岛、秦皇岛港货物吞吐量超过亿吨,其中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2亿吨。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470万TEU,增长20.7%,主要集中在上海、深圳、青岛、天津、厦门、广州、宁波和大连等8个集装箱干线港,各港均超过了100万TEU,其中上海港集装箱吞吐突破600万TEU,居世界第五位,深圳港集…  相似文献   

18.
<正>截至2008年12月10日,唐山港2008年度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大关,完成1.0239亿吨,较去年增长72.27%。其中京唐港区完成7124万吨,曹妃甸港区完成3115万吨,分别较去年增长69.7%、78.5%,标志着唐山港在迈向国家级重要港口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19.
国内水运     
『中国将提升沿海港口吞吐量至45亿吨』交通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任建华近日表示,交通部将在今后5年继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到2010年,全国沿海港口吞吐量可以超过45亿吨,高速公路总里程可能达到6万公里以上。任建华在“2005年中国钢铁产业链战略发展与投资峰会”上发表的书面报告中说,目前,全国沿海港口通过能力达到25亿吨。在今后港口建设的布局上,将会考虑冶金产业的布局情况和沿海港日的条件,中国将重点围绕渤海湾、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南沿海5个区域布局进口铁矿石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上半年虽然受油价高企、通涨压力等不利因素影响,但全球经济依然走势良好,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强劲。据央行研究局测算上半年GDP增长10.3%,同比增幅增长0.8个百分点。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四年来首次突破30%。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为港口提供了充足的内外贸货源,港口生产主要统计指标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总体呈现如下特点:一、港口货物吞吐量持续高速增长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22亿吨,同比增长18.4%,同比增幅下降1.3%。近几年来,港口、航道等水上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迅速,通过扩能改造,特别是集装箱、煤炭、铁矿石及原油等一批专用大型码头相继投入使用,港口的吞吐能力显著提高,以往港口吞吐能力不足的紧张局面得到缓解。除上海、宁波、广州等去年十大亿吨港口继续保持不同程度的增幅外,日照和舟山港也将跨入亿吨港口行列。上海港今年吞吐量有望达到4.5亿吨,继续保持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