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高速公路雾区监控系统结构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汤筠筠  高海龙  张巍汉 《公路》2005,(8):108-113
高速公路雾天行车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雾区监控系统可及时有效地检测能见度、气象和交通状态等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实时地向高速公路的使用者发出相关信息,有效提高雾天行车的安全性。本文在探讨我国实现雾区监控充分必要性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适应于中国实际的雾区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要求、基本流程以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对高速公路交通组织要素进行合理划分的基础上,建立可变情报板与交通组织要素的对应关系,提出关联事件下的可变情报板信息联动发布策略,实现路网信息发布策略的标准化及优化,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交通诱导对路网交通运行的调节能力,促进大规模路网运行效率的整体提升。本文以二秦高速为例,基于两起及以上阻断事件同时段发生,且事件的关键区域发生重叠的情况下引起的信息执行冲突问题,提出相应的信息发布解决机制,从而通过交通诱导提升二秦高速对于突发关联事件的调节能力,保证路网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3.
《公路》2017,(3)
以多要素气象检测器采集的样本数据为基础,将温度、风速及湿度作为输入变量,雾天能见度作为输出变量,分别采用三层结构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非线性回归预测方法,建立了雾天能见度的预测模型;将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均能较好地预测雾天能见度,其中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关性分别为0.895和0.978,支持向量机预测结果的误差更稳定,表明支持向量机更适于处理小样本、非线性、维数灾难和局部极小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探寻雾天不同能见度水平对高速公路驾驶员换道行为特性的影响,利用高仿真驾驶模拟实验平台构建不同能见度条件下的高速公路雾天环境,并开展驾驶模拟实验,采集了驾驶员在正常天气以及大雾、浓雾天气下自由换道过程中的行为特征,采用Friedman检验对换道持续时间、换道速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换道时跟车距离4个指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天气下的换道持续时间小于雾天环境(正常天气左换道时间平均为5.96 s,大雾环境下为6.02 s,浓雾环境下为6.31 s)且存在显著性差异(sig.=0.00);正常天气下的换道平均速度与跟车距离大于雾天环境(正常天气下左换道平均速度为104.24 km/h,大雾环境下为94.67 km/h,浓雾环境下为85.95 km/h;正常天气下左换道跟车距离平均为109.58 m,大雾环境下为77.54 m,浓雾环境下为74.63 m).结果表明,随着能见度水平的降低,驾驶员在高速公路执行换道过程时持续时间延长、速度降低,同时跟车距离缩小.雾天不同能见度水平对高速公路驾驶员换道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陆刚 《汽车运用》2008,(4):40-40
雾天的能见度下降,尤其是大雾天的可视距离会减小到仅仅10米左右,影响驾驶员对道路和周围情况的观察与判断,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为保证雾天行车安全,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6.
唐贵亮 《汽车运用》2004,(11):37-37
对驾驶员来说,雾天是最恶劣的气候条件。国外称雾是道路上最凶狠的“刽子手”。这是因为,雾天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而且最容易发生恶性交通事故。雾天行车时,驾驶员能见度较低,严重时驾驶员只能看见车头。同时,雾还会降低驾驶员对车速和车距的判断能力,影响对物体的动与静、运动  相似文献   

7.
作为诱导信息系统背后的作用机制,交通诱导信息发布策略对于系统的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设计诱导系统时应选择合适的信息发布策略作为设计基础。使用解析方法评价了瞬时信息、预测型信息和无信息3种信息发布策略,比较了瞬时信息和预测型信息的有效性和最优性,以及不同流入水平、干扰流水平和预测精度下各种信息发布策略得到的总出行时间和各路径出行时间的情况,为诱导系统的设计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林 《天津汽车》2014,(1):63-63
冬季是雾的高发期,雾天行车能见度低,视线不清,驾驶员容易产生错觉;同时由于路面湿滑,汽车制动性能变差,容易发生侧滑或造成倾翻。因此,雾天行车需要掌握安全驾驶技巧。  相似文献   

9.
雾天不同能见度下高速公路安全车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考虑低能见度及路面附着系数减小的情况,研究了高速公路雾天的安全车速.根据跟车状态下停车过程及标志视认相关方法,分别进行了基于停车视距模型的安全车速计算(包括AASHTO停车视距模型和NCHRP停车视距模型)及基于交通标志视认距离的安全车速计算;并以湖北省黄黄(黄石-黄梅)高速公路为例,综合三种模型条件下的安全车速,最终得出雾天不同能见度下的交通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雾是安全行车的"路障"。在国外称雾是道路上最凶恶的"刽子手",美国把防止雾天交通事故作为国策,可见雾天对安全行车有很大影响。因为在雾天一方面大大降低了驾驶人员的能见度,大雾弥漫,使驾驶人视野模糊,看不清车辆前方及周围的情况,又由于雾水和路面上的油和泥土混合使轮胎同路面的附着力减小,车辆容易打滑,使制动距离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