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客车安全综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近年来,我国客车安全事故已经成为严重的安全问题。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技术在客车中的广泛运用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减轻事故的伤害。安全客车可以大幅提升综合交通安全指标。在客车安全中尚有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如客车安全相关法规、客车车体结构、客车CAE工作和安全车身的制作等。因为客车安全问题严重,故安全客车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高原山区省份客运企业选取与营运线路更适应的客车车型,并为监管部门科学有效监管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客运主力车型主要特征参数与营运线路、交通环境和管理等因素的相互影响,建立客车车型与营运线路的安全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建立"车型-线路"安全适应性评价模型,并以某客运车型在昆明至临沧营运线路上运营为例,对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分析结果与该车型实际运营安全程度及交通事故统计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3.
从理论上分析客车侧翻结构安全性能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利用客车上部结构强度试验对影响因素进行验证,并对客车侧翻结构安全性能进行评价,得出客车侧翻结构安全性能优化方式.结果表明,调整车身骨架梁结构截面形态、增大关键部位薄壁型钢结构厚度、改变材料属性及其力学性能可增加抗弯截面系数或材料许用应力,提高客车侧翻结构安全性能,其中...  相似文献   

4.
对客车侧倾及侧翻的试验及评价方法进行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主被动安全综合评价方法,为企业进行客车安全性的设计和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客车的安全、节能、舒适、豪华、环保等要素已是体现客车技术的一个重要指标。功能性玻璃作为客车的重要附件,随着玻璃深加工技术的发展和行业综合实力的提高愈加完善和多样化。合理配备客车紧急出口窗也是解决安全逃生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时代汽车》2008,(7):91-91
在汽车的安全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的今天.侧翻实验数据成为判定客车安全等级的重要指标。一向注重客车“安全性能”的百路佳客车.于2008年6月20日再次成功完成新车型JXK6830的侧翻安全试验.侧翻角度为41.5度.大大高于国际标准(35℃)。  相似文献   

7.
参照欧洲ECER66法规,采用CAE技术仿真分析和评价某客车的倾翻安全性能,并根据客车结构倾翻变形特点,提出相应改进设计,为客车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客车安全评价规程》(C-SCAP)由客车安全评价管理中心于2017年7月31日在北京正式发布。客车安全评价管理中心由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中国交通报社、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联合成立。C-SCAP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制动安全、稳定安全、结构安全、保护安全4个维度,选取最能代表客车安全性能的关键项目,并从引领实用性新技术、新装备应用的角度在评价体系里设置了加分类项目。评价规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道路分隔栏的实际应用情况与车辆碰撞事故特征分析,在借鉴国内外相关规范的基础上,从碰撞车型、碰撞质量、碰撞速度、碰撞角度、碰撞点位置等因素出发,结合分隔栏事故特征和车辆乘员安全指标,研究确定了道路分隔栏的碰撞试验参数与安全性能评价标准,并利用该试验参数和评价标准,通过有限元仿真技术手段对目前常见的道路分隔栏结构进行了安全性能评价。研究表明:在车辆碰撞分隔栏的事故中,事故车辆主要为小型客车,且分隔栏杆侵入乘员舱造成人员伤害的案例较多,而其他类型伤害较少,因此分隔栏在实际使用中应主要考察车辆碰撞时分隔栏及其构件因为刺入乘员舱对乘员伤害的可能;在1.5 t小客车以60 km/h速度正碰条件下,某常用道路分隔栏的横向杆件侵入了车辆乘员舱,其安全性能不满足评价标准要求。研究成果为道路分隔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杰 《城市车辆》2007,(4):45-49
液压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是以发动机动力与液压动力相混合的新型城市客车,具有节能效率高、减排能力强的优点.由于液压混合动力的结构特点与技术特点,其节能、减排性能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式也有其特殊性.本文针对液压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特点,探讨了液压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节能减排性能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产品安全认知的内涵与演进进行了剖析,从安全分析发展的角度梳理产品安全理念的发展,提出了有限性视域下的自动驾驶车辆安全需求。产品安全的本质是产品所处的风险状态,与社会发展协调同步。自动驾驶车辆除了要满足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网络和数据安全外,还应有韧性安全需求。为理解产品安全认知的演进和自动驾驶安全需求分析的构建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汽车安全性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本文介绍汽车主动与被动安全新技术及其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从公路交通安全养护需求出发,对公路交通安全养护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形成了完整的公路交通安全养护评价体系.基于路基路面、安全设施、管理设施、绿化等4个方面建立了公路交通安全养护评价指标体系,开发了基于视频检测的评价指标数据采集方法和标准,验证了数据采集一致性,建立了公路交通安全养护评价模型,标定出了模型参数,并选取试验路段利用模型计算值和专家主观打分均值的相关性分析,对建立的模型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碰撞预判技术及其通用的系统设计方案,着重从该系统所用雷达系统的研发、新式被动安全装置的优化与应用以及系统集成3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并指出了当前发展碰撞预判系统的时机与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5.
粘贴车身反光标识能增强车辆的可识别性,提高行车安全,对交通事故主动预防工作有重要意义。在实地调查车身反光标识使用前后交通事故情况的基础上,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其交通安全效果,希望研究结果能对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汽车安全从不同角度影响着市场、消费者和政府管理。文章分别从未来汽车的主动安全性发展以及被动安全性发展两方面作了具体介绍,指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汽车的智能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智能化、人性化以及安全指数高的汽车将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基于ITS技术的汽车驾驶安全辅助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ITS技术的汽车驾驶安全辅助系统是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此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在研究行驶环境感知和信息融合、驾驶员特性和安全距离模型、车辆运动控制及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研制了汽车驾驶安全辅助系统试验平台和试验样车,实现了行车前撞预警、安全车距保持、智能车道保持等功能,并完成了相关试验分析与评价,为进一步开展基于ITS的汽车主动安全辅助技术的研究以及汽车驾驶辅助系统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分析目前城市桥梁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针对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千厮门嘉陵江大桥(简称两江大桥)项目,从标志布设、标线布设、突起路标、轮廓标、防撞桶及TPU柱和特殊段落的安全保障措施等方面阐述两江大桥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并对标志版面、普通热熔型标线及双组份标线分别进行结构验算和比较分析,提出两江大桥交通安全设施优化设计方案,以满足桥梁安全运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几年学校生源结构的变化,校内的交通工具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多,这使得校园交通管理压力增大。通过对校园车辆类型和数量的分析,结合校园道路设计的实际情况,从后勤管理、安全保卫和宣传教育等方面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校园师生的校园交通安全意识,预防各类校园交通事故的发生。从而增强师生的全员交通安全意识,保障师生的正常工作学习安全。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近年来人行道石材铺装应用的逐渐增多,在雨雪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引发的行人滑倒、摔伤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然而,目前市政行业无相应标准来明确石材人行道的安全性能指标,导致目前建成的石材人行道的安全性能良莠不齐.如何满足行人安全行走的需要,是本次课题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