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公路》2020,(7)
基于道路功能对城市道路进行精细化分类,分析道路结构布局,研究保障功能的资源配置,可缓解交通拥堵,提高路网运行效率。首先阐述了道路分类的历程,明确了精细化是道路分类的趋势。然后依据某城市高德地图实时路况的交通出行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方法,以《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 51328-2018)为基础,研究不同类型主干路的等级级配。最后从交通规划设计阶段的交叉口间距、交叉口类型和横断面型式因素,交通管理控制阶段的信号灯控制和交通组织要素分别对不同功能主干路的资源配置进行研究,以保障道路实际运行功能和规划设计功能的吻合程度,保障道路等级级配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道路安全运营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基于道路设施、交通工程设施、交通管理设施、气候因素、交通环境因素的5类评价要素的指标体系.提出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的模糊数学方法,并基于5个要素对路段进行安全等级的划分.结合算例说明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判的模糊数学方法对道路路段安全的等级进行划分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以哈尔滨松花江避暑城的道路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域的交通特性,总结并提出了具体的道路规划要求,在此基础上,对避暑城的路网布局、过境交通引导、慢行系统布置、道路等级划分、道路横断面组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规划设计,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公路网适应性进行评价,在固定时间内判断公路网结构是否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和交通需求,本文从交通性能的角度出发,选取机动车行驶速度为评价指标,基于FCM进行适应性水平分类,并依据道路的技术等级,建立了公路网适应性评价模型。以河北省某市地区公路网为例,共选取了67085条数据进行分析,选取某一时刻的公路网适应性评价结果,通过GIS专题图进行表示,最终得出以速度为评价指标可以清晰的划分出道路的适应性等级并且该地区的公路适应性水平一般。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城镇化快速发展给道路建设带来新的要求与新的思考为题,总结了51年大城市发展中对城市人口、用地控制不严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绿化减少等城市病的经验与教训。重点论述了发展小城镇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与出路以及对城镇道路建设的关系,并提出了小城镇内部道路交通设计绿色交通、节约用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新构思,相应提出了一套包括内部道路类别与等级、路网布局、道路断面及宽度、交叉口道路系统交通组织设计的小城镇道路交通设计标准。最后对其外部公路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国内多座城市交通轴载调查,分析了当前城区道路交通量与轴载关系、道路交通量变化趋势以及道路被交叉口分隔后的各段交通量差异。提出表征城区道路荷载特性参数Z,并以其为指标进行道路荷载等级分级划分,提出比例谱划分法与简易划分法。适应城市交通荷载变化特点,将荷载等级分级与交通等级分级共同构成双维度耐久性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依据,以荷载等级分级进行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以交通等级分级进行路面结构厚度设计,可为城区沥青路面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7.
马颖  段虎明  石锋 《公路》2012,(9):218-223
介绍了路面不平度和国际平整度指数。详细论述了国际平整度指数的计算方法,其中内容包括测量设备、计算模型以及基于实际道路测量数据的计算实例。根据模糊聚类、层次划分的方法挑选出华北地区典型道路,对典型道路进行测量、计算得到国际平整度指数。对典型道路各路段的国际平整度指数进行统计分析,获取了华北地区道路路面平整度水平及分布特征,并分别按照技术等级、行政等级、铺装类型进行了分析,掌握了各种等级、类型道路的平整度状况和国际平整度指数分布区间。通过处理、分析得到的华北地区道路路面不平度特征数据可为汽车行业、公路行业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重点从气候片区、交通荷载等级、路基等级、结构安全等级等四个方面对广东省公路路面典型结构的分类标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系统地划分了广东省交通荷载等级、路基等级以及气候片区,提出适合广东省的公路路面典型结构分类标准,并将可靠度设计指标引入沥青路面典型结构设计中,明确量化了各级公路路面结构的安全性标准.其研究成果为研究广东...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小城镇交通运行有许多不同于大城市的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小城镇的交通问题也日益引起广泛的重视.文中以华北平原地区小城镇的交通管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小城镇的交通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预测了未来小城镇的交通发展趋势.针对当前存在的交通问题,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管理措施、信号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0.
典型道路路段的选取方法及其验证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德尔菲法分别从路面铺装情况、公路技术等级和公路使用年份三种因素影响情况下对道路行驶质量进行打分,并采用模糊聚类和层次划分的方法对路面平整度进行划分,建立道路铺装类型、技术等级及使用年份与路面平整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按照道路的平整度分布情况对道路样本进行聚类划分,运用均匀分布随机抽样函数对各个聚类进行随机抽样,最终完成典型道路路段的选取.运用以上方法选取镇江地区的部分典型路段进行平顺性试验,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德尔菲法获得的分值与真实的道路行驶质量指数有很好的一致性,验证了典型路段选取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不同维度下交通碳排放的形成机理,明确影响交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研究运用多维度移动监测设备,构建了城市交通碳排放移动监测体系,并选取典型路网采集了道路、交通、气象、交通碳排放及行驶特征等信息。在微观层面,运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揭示了转速、比功率参数相较速度、加速度,与车辆碳排放间存在更明显的相关性。在中观层面,运用移动监测结果对MOVES机动车排放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并运用克隆巴赫系数验证了模型可靠性;运用敏感度分析考察道路等级对机动车排放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道路等级显著影响排放因子,从而针对各等级道路分别计算平均排放因子。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层面考虑了不同机动车类型在不同等级道路的行驶比例,针对已有机动车碳排放模型进行了修正。研究结果显示:2014年上海市小汽车CO_2,CO,HC排放总量分别为8 271.91,76.95,2.13kt;其中,行驶里程占总里程41%的城市主干路排放分担率超过50%;道路等级是机动车排放因子的重要影响因素,城市主干路作为城市中最主要的碳排放线源,应当成为实施碳排放控制策略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2.
商可  莫延英 《中外公路》2011,31(1):70-73
通过对青海省公路自然环境因素调查,结合青海地区交通状况和路基强度,进行合理的交通等级和路基强度等级划分,提出了适合青海地区的几种典型的路面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3.
交通影响分析范围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确定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范围已有方法的模糊性、未考虑各种建设项目本身发生量及背景交通状况不同的问题,基于城市道路等效通行能力、密度比和交叉口转弯比例,提出了新的交通影响分析范围确定方法.根据密度比评分标准,以上海地区交通数据为例将城市交通状况划分为若干等级,对各等级道路提出相应的剩余等效通行能力,并按交叉口转弯比例分配建设项目出行产生量,由两者平衡得到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范围.经实例验证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实际可操作性,可针对不同地区进行参数的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公路隧道运营安全评价总体思路,重点介绍公路隧道安全设防等级划分的方法。认为公路隧道运营安全设防等级的划分是进行隧道运营安全评价的前提,在进行公路隧道运营安全设防等级划分时,应重点处理好安全设防等级和隧道重要程度、隧道规模、隧道设计交通量、车速、交通组成以及服务水平的关系。同时,认为隧道安全设防等级的划分应该重点考虑隧道重要度、长度和设计交通量三因素。最后,根据三者关系,将隧道的安全设防等级划分为5级,并给出了具体的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小城镇总体发展情况,对小城镇的用地及道路网布局特征做了细致的分析,着重研究过境公路对小城镇的影响,探讨了小城镇过境公路问题的解决措施。同时分析了小城镇居民的出行特征和未来小城镇出行方式结构的构成趋势,初步探讨了小城镇交通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可行性建议;基于对小城镇交通特征的总体研究,提出了小城镇发展的新模式,即均衡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汤东  陈军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0):22-24, 32
基于成都市新津县普兴镇小城镇建设项目,采用“四阶段法”及“增长率法”,对研究范围内路网进行了规划年交通量及远景交通量预测。通过对普兴镇交通区域进行划分,结合小镇居民交通出行方式,预测了各小区内部之间以及普兴镇与外部地区之间的出发和吸引OD,并对机动车规划年OD使用“容量限制-增量加载”法对各规划道路进行分配,预测了每条规划道路的远景交通量,由此对道路规划方案及断面形式提出了合理建议。预测结果表明,研究范围内的道路通行能力可以满足远景年交通需求,拟定的横断面形式服务水平可达D级以上。项目建成至今交通状况良好,说明所拟定的道路规划方案及断面形式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7.
该文分析了滨海新区道路交通特性,并总结了新区道路破坏的主要原因,通过归纳新区现有路面交通量、车辆组成、土基模量、材料参数、结构组合形式,最后提出了新区各等级道路路面结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七台河市农村公路交通量、土基强度、路面材料及路面结构型式等方面的大量调查、分析和研究,合理地划分了交通量等级与土基强度等级,确定了路面材料及设计参数,并拟定了适合于七台河地区的农村公路煤矸石基层沥青路面典型结构。  相似文献   

19.
该文分析了滨海新区道路交通特性,并总结了新区道路破坏的主要原因,通过归纳新区现有路面交通量、车辆组成、土基模量、材料参数、结构组合形式,最后提出了新区各等级道路路面结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小城镇道路普遍存在的问题,从交通运输、道路走向、环境景观、地下管线及排水的布置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小城镇交通规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