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价值是公共行政领域的基础问题,其决定了公共治理的目标追求和实现方式。近年来,公共价值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我国学者围绕公共价值概念,从政府绩效管理、价值创造和公共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拓展,逐步形成了中国情境下公共价值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回顾公共价值研究,在概念界定、测量以及实证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的困难,也导致公共价值研究的趋同性比较强,相对知识贡献不足。公共价值的基本问题属性以及公共价值的中国情境和本土特征决定了其作为建构公共管理自主知识体系切口的可能性,关键议题包括公共价值在公共行政中的功能定位、公共价值的文化和政治属性、公共价值的历时变迁和演化、公共价值的建构逻辑和管理以及公共价值实现的激励与问责等。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以来,伴随智能视觉技术与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整个世界范围内,屏幕媒体蔚成大观、屏幕文化奇观凸显、屏幕世代俨然形成.其中,作为公共媒介存在的公共屏幕正在改变和重组原有的公共空间秩序与样态.之于手机、电视、电脑等个体使用性媒介屏幕,公共屏幕尤其是户外公共大屏幕在公共空间的重构上具有场景上的物质景观性、交往上的复归现实性以及文化上的重地域化和形象光晕性.公共屏幕对公共空间的上述传播特征之于现代城市化乃至都市化进程中的创意性、公共性以及球土性建构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力系统复杂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根据枢纽变电站分布情况及网络拓扑结构,应用复杂网络中的社团结构探索方法将电力网络划分为若干个分区.根据划分后的各个分区,确定电力网络中需要重点保护的节点和公共连边.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复杂网络中社团结构探索方法能够有效地反映电力网络的社团结构特性,为防御电力网络遭受恶性破坏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4.
正在许多城市迅速推广的公共自行车系统被认为是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的 新型交通方式.本文将公共自行车使用分为接驳地铁、接驳常规公交及全程单独使用3种模式, 构建Cross-Nested Logit模型,利用苏州市地铁沿线公共自行车使用情况的调查数据,定量分析 影响使用模式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相对于接驳地铁或常规公交,公共自行车在很大程度上 倾向于被全程单独使用,在短距离出行中极可能与常规公交存在竞争关系,但对地铁出行有一 定的补充作用.本研究有助于重新思考公共自行车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定位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信息平衡的网络论坛传播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信息论中信息量与信息熵对网络论坛传播模式的研究,通过对网络论坛中角色的分析和传播模式的特点的解析,提出了信息紊乱是网络论坛影响人际交往行为最本质的因素,并用信息熵平衡模型对网络论坛中人际传播模式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了网络论坛中的传播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6.
SQL注入是一种常用且易于实施的攻击手段,对网络应用程序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在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中提出了一种基于LINQ防范SQL注入攻击的多层体系结构.该体系使用LINQ语法代替传统的SQL语句来查询和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在运行时,LINQ中的组件会将集成在代码中的查询转换成SQL,并在数据库系统上执行,完全转移...  相似文献   

7.
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公共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公共基础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分析,并以面向航空维修职业资格的物理教学为例,讨论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实施原则,提出了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汽车服务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为例,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进程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对辽宁省汽车服务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内容及建设特色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公共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
把不同数据模型、不同技术路线和软硬件平台异构的各助航服务信息系统整合起来并通过公共网络对外发布是助航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东海海区航标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为背景,论述了航标公共网络系统建设的目标、意义,对航标公共网络系统的架构、网络拓扑结构、工作内容及实现系统功能所需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研究公共汽电车网络特性对于合理优化线路及站点布局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使用L空间、P空间和R空间三种建模方法,分别建立公共汽电车加权网络模型,并利用Gephi软件分析网络的节点度、平均路径长度、聚类系数等静态拓扑参数。进而对淄博市公共汽电车网络进行实例分析,并与不同规模城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淄博市市区公共汽电车站点网络的度分布符合指数分布,不具有明显的无标度特性,公共汽电车换乘网络和线路网络具有明显小世界特性。居民乘坐公共汽电车出行一次,平均需要经过13.77个站点并换乘1.32次,基本可以满足当前出行需求,但是与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相比仍然存在邻近站点之间连接线路不足、具有换乘功能的站点较少、网络稳定性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