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厦门港10万吨级航道根据当时厦门港的港口自然环境、货物吞吐量和船型预测进行设计和建设的,建成后满足了2万吨级船舶全天候双向通行,10万吨级船舶有条件单向通行,为厦门港生产规模扩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吞吐量的猛增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进出厦门港的大型船舶增多,船舶交通流量增大,由于厦门港的水文气象条件、地理因素、船员素质等诸多因素,厦门港的进港航道再次成为制约厦门港发展的瓶颈之地,而且是事故多发水域。本文试对厦门港通航环境治理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2003年10月18日,连云港隆重举行开港70周年庆典。位于中国黄海之滨的连云港,开港于1933年。港口历史上是一个称为“老窑”的偏僻小渔村,建港后取江苏省最大岛屿——连岛和江苏省最高山峰——云台山首字“连”和“云”作为港名称连云港。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建国方略》中提出把连云港建成“东方大港”的设想。一代代连云港人破除连云港不能建设深水大港的论断,走科技兴港道路,艰苦创业、  相似文献   

3.
鸭绿江华章——崛起奋进的丹东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水浩荡,黄海难忘。抗美援朝,使丹东这座拥有着“沿海、沿江、沿边”优势的中国最大边境城市,闻名于世。 然而,这座名城之港——丹东港却默默无闻。早年孙中山先生曾设想在这建立北方大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也有建港动议,但均未果。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丹东  相似文献   

4.
厦门港发展方向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港在其不断发展的生产管理实践中需要具有创新理念的规划作为指导,分析了当前厦门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厦门港在未来发展中值得研究的主要方面;指出应当从和谐与柔性这样两个新的角度考虑厦门港未来的发展规划,厦门港未来的战略发展目标是建成和谐而具有柔性化的第四代港口,该研究为厦门港制定长远的科学发展规划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港口要闻     
<正>福建省领导对厦门港口寄於厚望1月19日上午,福建省代省长黄小晶在参加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厦门代表团审议时表示,他非常赞成厦门必须用好港口,厦门只有在港口经济、港口城市、滨海旅游、海洋交通运输等方面有大的发展,才能带动厦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主枢纽港厦门责无旁贷,作为和内地连接的窗口,厦门无论是建成亚洲营运中心还是国际中转港口,都当之无愧。省政府近期要专门听取一次关于厦门湾的汇报,交通部的领导过段时间也将来福建,重点也是厦门港。厦门在港口方面要起先导作用,包括港区联动,只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建国方略·实业计划·建设广州大港》说:"为建设一南方大港,以完成国际发展计划篇首所称中国之三个头等海港。吾人之南方大港,当然为广州……吾以此都会为中心,制定本计划如下:(一)改良广州为一世界港。(二)改良广州水路系统。(三)建设中国西南铁路系统。(四)建设沿海商埠及渔业港。(五)创立造船厂……"中山先生之"南方大港"实指广州港为中心的珠江入海港口群。其中先生的故乡中山市辖珠江八个入海口中的三个。中山港与中山市的崛起,当是先生"南方大港"与"都会"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先生虽作古,鞭策犹在耳。  相似文献   

7.
“这里无泥沙之害,其正门出自东海,大远洋轮可随时进出,是一个优良的港口。”——嘉兴港,这个曾在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中提及的“东方大港”,于1986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动工建设,经过20年的建设发展,已从昔日一个年吞吐量不足10万吨的海边渔村码头建设成为如今汽笛轰鸣、海轮云集,年吞吐量1700万吨以上的浙北中型港口。而不久前,嘉兴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滨海新区开发战略更为年轻的嘉兴港注入了新的动力。(一)港口迈入快速发展期位于杭州湾北岸的嘉兴港(原名乍浦港),地处沪、杭两市之间,是浙北地区唯一的出海…  相似文献   

8.
漳州港全称漳州招商局码头有限公司。位于厦门市的东南面,九龙江出海口,与厦门市共扼厦门湾,在厦门湾的南岸。1997年正式开港营业。漳洲港是国家交通部批准的对台直航试点口岸,距台中港120nmile,基隆港222nmile。漳州港现已完成第一期工程,已建成一个3号多用途泊位,长度263m,  相似文献   

9.
陈中 《中国港口》2005,(2):58-58
1月19日上午,福建省代省长黄小晶在参加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厦门代表团审议时表示,他非常赞成厦门必须用好港口,厦门只有在港口经济、港口城市、滨海旅游、海洋交通运输等方面有大的发展,才能带动厦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主枢纽港厦门责无旁贷,作为和内地连接的窗口,厦门无论是建成亚洲营运中心还是国际中转港口,都当之无愧。省政府近期要专门听取一次关于厦门湾的汇报,  相似文献   

10.
嘉兴港地处我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原名乍浦港,是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规划的"东方大港".  相似文献   

11.
自1995年市政府提出“以港立市”,把厦门建成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的发展战略以来,作为“航空港、海港和信息港”三大港之一的“海港”在政府的扶持下得到进一步发展,1999年集装箱吞吐量达84.8万TEU。全国排名第6,同时跻身全球第67位。2000年1-6月份全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达48.3万TEU,年底可望突破100万TEU大关。如何把厦门建成集装箱国际中转港,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12.
2007年,中国厦门外轮代理有限公司(简称"厦门外代")凭借技术优势,通过整合企业内部信息化系统,同时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建设面向客户、面向协作伙伴、面向政府监管部门的企业关系管理系统,从而建立企业适应全球化竞争环境的一体化集成管理支撑平台和集成电子商务管理系统,建成了厦门港国际集装箱运输协作平台(简称"X-Service平台"),实现企业的全面电子化,这一模式已经成功在厦门港全面推行。  相似文献   

13.
<正>海峡西岸有一个厦门港湾,行政区域划分北岸是厦门港,南岸是漳州港。几个月前,厦门漳州两市政府联署向福建省报告《厦门湾港口总体规划》,揭开了厦门湾新一轮大发展的序幕。新年的曙光刚刚普照大地,带着欣喜,记者来到厦门。从高崎机场二十来分钟车程就是厦门港客运站,七  相似文献   

14.
<正>历史悠久的古老港口,追求卓越的奋斗足迹——龙口港发展历程概述龙口港,波连辽津,地扼直鲁,水深腹阔,不冻不淤,史有“稳油盆”之称。明洪武21年,魏国公徐辉祖建龙口墩,开通海上贸易。1914年,孙中山先生下令开龙口埠建港,1919年建成西欧最新发明、中国自建的栈桥码头,被誉为“东亚河海工学业上第一声”,龙口港商船云集,海运兴旺,成为山东省仅次于青岛港的第二大港。然而自1937年日军强行登陆、龙口沦陷后,战乱频仍,港口衰败。解放后又受传统模式的束缚,80年代以前的龙口港在历史和现实的震荡中,几经浮沉,始终徘徊于地方小港行列,企业经营步履维艰。新中国成立后,龙口港多次扩建,初具规模。1985年4月,龙口港对外开放,渤海南岸敞开通往世界的大门;1989年5月,山东省交通厅航运局在龙口港召开了第一次委托承包经营大会,自此,龙口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壮大,2000多名干部职工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港一跃而成为大中小泊位并举、内外贸货物兼营,功能齐全的综合性现代化港口。  相似文献   

15.
<正> 这里有山的俊秀。 这里有“天下绝景”之称的“十里水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屏南鸳鸯溪白水洋;这里还有融山、海、川、岛于一体的“海上仙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福鼎太姥山…… 这里有海的神奇。 这里有被孙中山先生赞为世界难得良港的三都澳港;这里有长达878公里的海岸线…… 这是一片曾经沉睡的土地。 从大连到海南,在我国的沿海地区中,她是为数  相似文献   

16.
<正> 回眸京唐港的创业史,充满了艰辛和奋斗。早在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就提出要在“大沽口秦皇岛两地之中途”建设“与纽约等大”、“为世界贸易之通路”的“北方大港”,但是直到70年后,这个梦想才得以付诸实施。1989年,京唐港在孙中山先生规划的“北方大港”港址开工建设。经过13年的建设,昔日的盐碱荒滩变成了巨轮穿梭的现代化港口。1993年到1997年是京唐港的起步期,港口吞吐量由45万吨增长到435万吨,年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归纳"地主港"发展模式的内涵及其在我国应用的基础上,结合厦门港发展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剖析"地主港"发展模式对厦门港的适应性,阐述其借鉴价值,据此提出厦门港借鉴"地主港"模式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叶宁  叶深练 《中国港口》2010,(10):14-16
<正>2010年6月8日,福建省关于厦门港工作专题会议提出了加快建设厦门国际航运枢纽港的重大任务,发出了厦门港建设新的动员令,为厦门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从厦门港获悉,为提高厦门港主航道通过能力,厦门港主航道扩建四期工程将于2015年年内开工。工程概算总投资约为7亿元,建设工期30个月,建成后,厦门港主航道将从满足10万t级集装箱船全潮双向通行要求,提升到吃水15.5 m的20万t级集装箱船和15万t级集装箱船全潮双向通航,同时满足20万t  相似文献   

20.
唐山港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由唐山市人民政府组织投资兴建、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港口。早在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其所著《建国方略》中就提出,在唐山乐亭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