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考虑了道路等级、交通流量与道路运行状态等静态因素,以及信息叠加特征的动态因素;提出了一种考虑路段属性的城市可变信息标识(VMS)选址算法,运用回溯法的思想,针对与交通诱导密切相关的4个主要路段属性,包括道路等级、交通流量、布设效果与信息叠加度,对路段进行多层次筛选;引入2个参数,分别为路段交通流量和布设效果的遍历范围,通过调整这2个参数,控制不同属性之间的重要程度;基于北京市某局部路网对算法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当这2个引入参数由0.3增大到0.6时,布设路段顺序会发生改变,等级较高的路段即使交通流量较小也会得到优先布设,处于同一交通流量区间的路段,布设效果大的路段优先布设;在实际应用中,如果要求VMS多布设在等级较高的路段上,可以通过调整算法参数而进行布设顺序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结合通启高速公路(南通-海门段)河网地区,介绍平面曲线内桥梁布设及施工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非公路标志的管理存在较大的困难这一现象,通过调查南京市非公路标志现状,从功能和支撑方式两个角度对非公路标志进行了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从停车视距角度分别研究了非公路标志在交叉口、直线路段、弯道路段、上坡路段和下坡路段的布设位置,得到了具体的布设距离,为非公路标志的审批、设置和管理等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交通信息检测器的采集精度,需在路段确定为最优路段后寻找检测器的最优布设位置。利用路段分段后每段的断面平均速度与路段平均行程速度建立检测器契合度模型,考虑流量波动对检测器的影响,通过计入路段上不同流量状态下的最佳契合度,确定检测器的最佳布设位置点。经过实例验证,不同路段的最佳布设检测器的位置点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度量。本文可为找出交通信息检测器的最优布设方案提供定量计算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使得桥梁建设施工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桥梁涵洞地基的施工技术,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就软基路段桥涵地基存在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对桥梁涵洞软基地基施工应注意的内容进行阐述,提出提高桥梁涵洞软基处治质量的策略,以促进桥梁涵洞地基加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对节点和路段进行定义,探索节点数目与路段数目之间的数量关系。根据流量守恒原则,建立了一个包含 n +1个方程、3n -m 个变量的齐次线性方程组。通过对方程组的系数矩阵进行初等行变换,直到找到一个最大无关向量组。将无关组向量对应的变量命名为基变量,其余变量命名为非基变量,所得到的基变量总可用非基变量表示。因变量与路段一一对应,只要在非基变量所对应的路段布设检测器,就可确定整个网络中所有路段的流量。对最小检测器布设数目的存在性和唯一性进行了证明,给出了任意网络检测器布设率的通用公式。应用该方法,设计了贵阳市区部分高速公路网络的最小检测器布设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交通流检测设备布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借助均匀设计方法,结合神经网络处理观测交通流数据,在设置数量有限制条件下,开展布设方案优化设计研究。本文的方案设计力图在人力物力投入最小的前提下,通过典型路段、交叉口等交通基础设施的组合,可以更多的获取交通流参数信息,全面、准确的反映城市交通流分布情况。选用了67的均匀设计表作为方案设计基础表,经过拟水平处理后设计优化方案,运用BP神经网络构建交通量推断模型,判定设计方案的优劣,进行了实地交通流检测设备优化布设研究。通过研究可知,采取优选布设方案采集的交通量对检测路段交通量进行预测,相对偏差可以达到0.006。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对地基稳定性和变形要求很高,应开展长期监测工作。以上海市轨道交通17号线工程为依托,详细阐述了沉降测量、收敛测量布设和测量路线布设的技术思路,介绍了沉降测量和收敛测量的测量方法和要求,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各路段的沉降和管径收敛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交通量观测站宏观布设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客观性、可靠性、实用性的原则,应用模糊聚类分析与相关分析结合的方法对交通量观测站进行宏观布设。同时结合观测站布设应满足的规则及交通量变化临界点的选择方法,以交通生成吸引点、交通枢纽等为依据,确立了地区交通量观测站布设的总体思路和流程,通过构建道路重要度指标确定观测站布设的类型。应用结果表明此方法实现了观测站布设的定量化、系统化和可操作性,能够很好地筛选代表路段,从而确定增减观测站的数量与位置,且布设结果与道路系统的实际状况一致。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检测算法及固定检测器布设间距,设计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人工神经网络事件检测算法,并研究基本路段检测器布设间距为200~700m时,使用不同情况的事件来检测效果。利用VISSIM4.2软件仿真获得数据,并在MATlab人工神经网络工具箱中计算,验证所设计的事件检测算法的有效性,得出基本路段固定检测器的合理布设间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