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国浩  吴晓龙 《中外公路》2021,41(1):202-205
隧道衬砌施工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工序,如果控制不佳,极易引起衬砌开裂等施工病害。传统的衬砌布料施工直接采用混凝土泵送设备浇筑,在浇筑过程中需要不断移动布料点位置,施工效率较低,易出现冷缝、局部不密实等病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文以京雄铁路机场2号线为依托,通过理论研究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研究一种多点对称布料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施工方法操作简便,可自动完成后续布料工作,无需过多人工操作。能够实现多点布料连续,使得混凝土基本实现连续浇筑,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可在明挖隧道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运用岩土隧道分析有限元软件MIDAS-GTS对上跨厦深铁路隧道的新彩隧道进行了三维仿真模拟.通过对比隧道在暗挖、明挖两种情况下的施工力学行为,根据计算结果(变形、位移、曲率半径、衬砌最大弯矩、锚杆最大轴力)评价了两种隧道施工方法的安全性,从而为该隧道稳妥施工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如何评价拟建隧道对既有隧道安全的影响,成了项目中的难题。以拟建重庆市两江大桥隧道工程为背景,对比了目前隧道结构设计与评价中经常采用的荷载结构法和地层结构的主要特点。根据两江大桥隧道与既有轨道隧道的空间关系特点,提出二次荷载-结构法,分析了拟建明挖隧道对下部既有隧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部明挖隧道施工前后,既有隧道衬砌受力变化较大,但上部明挖隧道修建后,既有隧道衬砌安全系数仍大于规范值,满足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要求。此法可为类似工程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周彦军  刘化宽 《隧道建设》2013,33(5):407-411
为解决隧道与既有道路的立体衔接问题,结合厦门市机场路(仙岳路-演武大桥段)第JC3合同段采用的拱箱复合结构明挖暗埋隧道,对大型拱箱复合结构施工的重难点进行分析,探讨安全优质、高效组织地下拱箱复合结构隧道施工的关键技术。主要结论如下: 1)采用拱箱复合结构明挖暗埋隧道,解决了厦门市成功大道梧村山隧道进口段在周边环境复杂、场地狭小条件下隧道与既有道路的立体衔接问题; 2)研制出的大跨度拱结构衬砌模板台车,较通常的万能杆件组合模板衬砌方法大幅提高了衬砌施工质量和工效; 3)拱圈混凝土浇筑采用联拱对称、分层分段的施工方法,有效地避免了施工冷缝。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新建隧道近距离上跨既有铁路隧道具体工程实践,分析了沿线既有建(构)筑物外部控制因素、工程地质及既有隧道支护结构等限制条件,提出了明挖隧道、暗挖隧道及明挖路基路堑等3种不同上跨方案。文章对明、暗挖隧道施工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上下隧道重叠断面处铁路隧道拱顶随施工步变形曲线、铁路隧道变形曲率半径、不同施工步时铁路隧道纵向拱顶变形曲线等3方面的综合比较,并考虑该工程的环境保护要求、施工风险、工程造价及工期要求等具体情况,推荐采用更为合理可行的明挖隧道方案。  相似文献   

6.
公路隧道施工中控制隧道围岩在开挖后的变形,避免发生过大变形与破坏,为隧道二次衬砌争取时间是隧道施工中的关键问题。本文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分析某一公路隧道的施工开挖过程,研究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隧道围岩的稳定性,根据分析结果为隧道施工选择了合理的开挖施工方法,隧道典型断面的监测结果表明采用的施工方法能够满足开挖施工的安全及进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雷公山隧道Ⅱ、Ⅲ类围岩占隧道总长76%,施工中全隧均采用复合式衬砌,从而保证了隧道工程质量, 争取了隧道贯通时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对复合式衬砌中超挖回填几种方法反复对比,从而提出了较合理的回填方法。  相似文献   

8.
曾桅栋  李海清 《公路》2008,(3):217-221
以回弄山隧道施工过程中所遭遇的灾害性涌水突泥为例,分析研究了其形成原因和施工对策,得出了如下主要结论与建议:隧道施工中应综合多种地质手段以提高超前地质预报的准确性;涌水突泥有三种应对方案,即使对于同一隧道,也应根据地层条件、水量和水压、补给条件等因素合理选用;富水断层带及其影响带的施工应适当扩挖,并加强径向排水,或采用超前小导坑工法,二次衬砌宜紧跟。  相似文献   

9.
通过全站仪在隧道施工测量的使用,总结了免棱镜测距技术在隧道开挖与衬砌过程中的具体使用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少传统隧道工程测量中断面放样及检查对施工速度的影响,为施工决策提供数据基础,避免了超挖、欠挖,为整个工程顺利完成提供了基础保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全站仪在隧道施工测量的现场使用,详细地总结了免棱镜测距技术在隧道开挖与衬砌过程中的具体使用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少传统隧道工程测量中断面放样及检查对施工速度的影响,为施工决策提供数据基础,避免了超挖、欠挖,为整个工程顺利完成提供了基础保证.  相似文献   

11.
赵蕾 《华东公路》2011,(1):10-11
微表处技术是高等级公路进行预防性养护最经济有效的手段。该工艺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被认为是修复道路多种病害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之一,对改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节约投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车辙病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峰  王军 《华东公路》2006,(1):23-24
讲述了高速公路上的路面病害之一———车辙的形成、发展、危害,给出了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的预防和维修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数据和交通监控系统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研究了高速公路车辆行程时间分布的规律性和各参数之间的关联性,构建了高速公路车辆行程时间预测模型,最后通过比较实际值与预测值来验证提出的行程时间预测方法,分析了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将光学传感器与红外传感器进行信息融合以识别道路前方车辆.首先根据光学图像信息进行保守识别以初步确定车辆目标.在对相应的红外图像进行通道处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温度场信息提取车辆目标特征以构建车辆验证函数.以车辆验证函数值为依据建立基于最小风险的贝叶斯决策分类器,对光学初识别中得到的车辆目标进行验证,从而成功实现了光学图像与红外图像的信息融合.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利用红外热图信息在光学图像保守识别的基础上剔除误判目标,最终得到较为准确的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速公路容易产生桥头跳车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减少桥头跳车的防治措施并介绍梨温高速公路桥梁台背回填及伸缩缝的施工控制措施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应用模糊分析法建立了一个综合评价模型,通过该模型可对机场道面结构的安全性做出定量预估,并可找出影响结构安全的主要隐患和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7.
李伟 《路基工程》2012,(4):174-178
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 ABAQUS 对凉水井滑坡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应力应变场的云图分析,确定边坡的最危险潜在滑动面。依据强度折减法的原理,利用ABAQUS定义场变量为强度折减系数值,通过改变场变量实现摩擦角和粘聚力的折减,得出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并对滑坡的整治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生态绿化是高速公路绿化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阐述目前高速公路绿化现状,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高速公路生态绿化的发展思路,并对高速公路生态绿化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实车试验出现CAB气囊后腔展开后飘动,扫到假人头部,且气囊后腔展开速度比前腔慢等问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简述如何通过改变气囊折叠方式、改变气囊花型的方法,改善CAB气囊展开状态的问题.通过此问题的改善,为后续CAB气囊开发提供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20.
基于AFP的航班延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行地面延误策略对航班延误分配不当问题,对限制空域进行了分析,以空域流量策略为基础,分析航班延误的目标和约束条件,建立航班延误模型,采用矩阵的遍历来确认航路.通过算例与地面延误策略进行比较,对采用AFP进行航班延误分配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减少了航班延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