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桥面排水不畅会降低桥梁的通行能力,影响行车安全.在一定的行车速度下,车轮胎面与路面间积水达到某一厚度值,会导致车轮发生"飘滑现象".为了保障行车安全,桥梁排水系统应有足够的排水能力,确保桥面过水断面在行车道内的水深不至于引起车轮飘滑.就桥面行车道内过水断面水深的控制要求、连续坡桥和平桥的桥面排水系统设计和验算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桥面上水的存在会引起车轮打滑和一系列的水破坏现象。根据国内桥梁排水系统现状的调查 ,对我国桥梁排水系统中存在的缺陷和桥面水破坏现象进行总结 ,提出了桥面排水系统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桥面上水的存在会引起车轮打滑和一系列的水破坏现象.根据国内桥梁排水系统现状的调查,对我国桥梁排水系统中存在的缺陷和桥面水破坏现象进行总结,提出了桥面排水系统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早期修建的很多桥梁采用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水泥混凝土桥面行车噪音比沥青混凝土大,随着经济发展及环保要求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工程采用水泥混凝土铺装的城市桥梁通过"白改黑"来达到降噪、提升行车体验的目的。针对某城区高架桥的实际情况,在确保工程桥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选择了合理的桥面铺装改造方案,先彻底处治原桥面病害,然后精铣刨1.2cm厚原桥面铺装,最后铺筑1.2cm厚Thus-12极薄磨耗层。改造后桥面行车噪音明显降低,路面平整度及抗滑性能大幅提升,运营1年半后路面未发现明显病害,工程效果表明桥面铺装改造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5.
大跨径桥梁桥面沥青铺装材料的性能对行车舒适性及桥梁耐久性有重要影响,通过大量试验,分析国内外常用桥面铺装材料(双层SMA、浇筑式+SMA、美国环氧沥青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低温变形能力、抗车辙能力、抗滑能力、抗渗能力和疲劳能力。试验结果表明,组合结构的抗渗能力和弯曲变形能力以浇筑式+SMA最佳,弯拉强度和抗车辙能力以美国环氧沥青混凝土最佳,SMA13的抗滑能力要优于环氧沥青混凝土。  相似文献   

6.
水是引起沥青混凝土桥面早期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桥面防排水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桥面的正常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在我国公路排水设计规范的基础上,分析桥面铺装的特点,从沥青桥面表面排水和桥面铺装层间排水两个方面,阐述了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桥面排水设计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对桥面表面排水,以结构设计为主;桥面铺装层内部排水,贯彻防排水结合的原则,在合理的结构设计前提下,结合防水材料的选择,最大程度上减少水对桥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治国  杨玲  李鲁  张亚男  李辉  米晓婷 《公路》2024,(1):141-145
齐鲁黄河大桥是一座跨越黄河的大跨度公轨合建桥梁,排水系统是其附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明该桥的桥面积水不能直接排入桥下黄河水体,故需要设计一套完善的排水系统来收集桥面积水并将其有效排走。从排水系统的重要性、总体构思、结构设计、流量计算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齐鲁黄河大桥的排水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8.
某旧桥跨越饮用水源头,其排水系统缺失,桥面排水直排江体可能会对水体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该情况,设计了一种旧桥桥面应急排水与收集系统。该系统通过设置纵向排水管、危化品识别传感器、控制开关、应急池,可实现对桥面初期雨水、桥面暴雨和桥面危化品泄漏等多种情况分流导排。同时设置溢流管、沉沙箱和橡胶伸缩软管等装置,提高了系统的使用功能和寿命。该系统设计新颖、实用,相关成果可为类似桥梁应急排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桥梁远离地面,没有地热,遇低温时容易出现桥面结冰的现象从而影响行车安全。将智能材料引入到高速公路桥梁上面层的制备中,可以极大地提高桥面结构对于极端冰雪条件的反应及自适应能力等,有效确保道路交通的运输效率及安全性。介绍了一种路面外掺防冻材料,将该外掺材料掺入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当中,能有效的降低路面冰点,起到冰雪条件下桥面抗滑防冻的效果。针对湖南地区的气候特点,通过一系列的室内试验验证了该技术的适用性,并成功的应用于实际工程当中。  相似文献   

10.
车轮制动器的正常工作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证,若行车途中车轮制动器工况变差,无疑会危及行车的安全,所以,应想方设法恢复车轮制动器的正常工况。这里有几招.你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1.
黄土地区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病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土地区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主要病害有勾缝脱落、裂缝、表面破损、墙背填土沉陷变形及黄土陷穴、基础冲刷淘空、泄水孔堵塞、沉降缝(伸缩缝)变形破坏等形式.经总结分析,提出了增加排水设施、充分夯实脱空区域、及时检查修补、处治黄土陷穴等关键措施,并提出了黄土地区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设计中可供选择的与防护支挡方式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董敏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9):110-113,324
低路堤作为一种重要的路堤形式,它的地表排水设施有它自身的特点与要求。该文在对国内已建公路低路堤地表排水设施及其排水效果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找出了我国公路低路堤地表排水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平原区公路低路堤特点和各种排水方式的适用场合,提出了适用于平原区低路堤的地表防排水设施选取和布设原则。  相似文献   

13.
冯韬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5):62-63,66,8
OGFC开级配排水路面具有较强的结构排水能力,是适用于多雨地区修筑沥青路面的表层或磨耗层。该文首先通过对OGFC开级配排水路面材料技术要求和OGFC开级配排水路面配比设计研究,对OGFC开级配排水路面使用性能进行分析,结合OGFC开级配排水路面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OGFC开级配排水路面的运用前景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4.
该文简要介绍了港区道路路面排水的特点,从路表排水、中央分隔带排水、路面结构内部排水三方面详细探讨了公路路面排水设施的布置形式,指出路面排水设计应根据公路等级、降水量、路线纵坡等因素,并结合路基横断面布置、路基挖填情况等,布置排水设施,形成完整、畅通的排水体系,保证路基路面的稳定以及港区行车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江漫滩悬挂式止水帷幕基坑地表沉降变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江漫滩特殊地质条件下悬挂式止水帷幕地铁深基坑施工引起的周边地表沉降规律,以7个江漫滩基坑工程的实测地表沉降数据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经验公式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总结了基坑开挖和坑内降水二者耦合作用引起的周边地表沉降变形规律。结果表明: 1)地表沉降范围可以划分为主要影响区、次要影响区和弱影响区3个区,主要影响区地表沉降主要由开挖和降水共同引起,次要影响区主要由降水引起。2)地表沉降曲线可根据划分的影响分区选用不同的函数表达式。3)基坑地表最大沉降点位置与坑边的距离xm为12.0~15.0 m,xm与基坑开挖深度h的比值约为0.7。4)在最大沉降点处,由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量占比为0.21~0.49,由降水引起的地表沉降量占比为0.51~0.79。  相似文献   

16.
排水性沥青路面在雨天水能够从其多孔的结构中排出.不会在路表形成水膜,减少了车辆漂滑及喷雾现象.该文针对排水性沥青路面建立理论模型,模拟降水过程,对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进行理论计算与验证.新建排水性沥青路面的渗透系数为0.1 cm/s,在中雨及小雨时的排水效果较好,但大雨条件下难以保证排水效果.随着排水性沥青路面的使用,部...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上海绕城高速公路(同三段)2008年整治工程进行了重交通排水沥青路面试验段实践,包括路面结构补强设计、排水系统设计、排水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性能试验、排水沥青面层施工与应用效果跟踪研究,初步表明排水沥青路面的使用对提高重交通道路雨天行车的安全性及舒适性具有良好的效果。经严格的材料选择与设计的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可满足重交通道路使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公路排水系统设计中,降雨重现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我国公路排水设计降雨重现期偏大,尤其对坡面排水要求过高。路界表面排水设施的设计降雨重现期需综合考虑排水设施类型,公路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以及损坏的后果及修复的难易程度等因素,提出一个可供设计人员选择的范围值,达到安全、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滨海城市一条典型市政道路项目为出发点,由点及面系统分析了滨海区域市政道路排水系统设计的思路及方式。通过海绵城市、雨水管渠、排涝水系、挡潮闸、行泄通道等一系列措施,实现“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从上海市“十一五”期间水务部门将着力构建“四个体系”、本市已编制完成并经市政府批准颁布了《上海市城镇雨水排水系统专业规划》、上海市城市防汛排水是通过雨水排水系统将雨水(地表径流)排除等八个方面阐述了上海市防汛排水工作面临的形势、水务部门的总体工作构架、雨水排水专业规划和确保防汛排水安全的要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若干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以及对本市开展防汛排水工作的主要目标、工作要求和远景展望所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