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桥梁PDA数据采集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桥梁结构型式复杂、构件种类繁多,损坏部位、类型、程度、原因千变万化,使得其数据采集一直是桥梁管理中的一大难题,尤其传统书写记录的数据采集方式更是越来越无法满足现代桥梁管理的需求?因此本将个人数字助理(PersonnelDigital Assistant,PDA)用于桥梁数据采集,以提高桥梁数据采集的效率.中重点对PDA数据采集系统、PDA与桥梁管理系统(Bridge Management Sytem.BMS)间数据传输流程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模及协调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构成,规模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雷达图分析方法用以衡量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协调水平,并提出了其设施协调发展的概念与理论框架,初步探讨了交通基础协调发展的理论模型及定量分析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所给模型与方法能够较好反映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模及其相关因素关系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3.
城市交通安全管理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探讨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在城市交通安全控制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结构框架,并根据交通工程学知识,建立了基于知识表示的交通安全控制模型库。叙述了在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方法库中融合的完善道路基础设施、交叉口控制、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紧急事件管理系统等实际可行的交通安全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市交通拥挤的现状,分析了城市交通拥挤外部性的内涵,应用经济学中的博弈论理论对城市交通拥挤的产生进行了阐述,借用经济学中的边际成本理论对交通拥挤的外部性进行了解释;并通过建立城市交通拥挤外部性量化模型,明确了由城市交通拥挤而产生的外部性成本,对城市交通拥挤收费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于敏  余巍 《交通科技》2007,(6):99-101
介绍了基于PDA的外场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系统是在.NET精简框架基础上开发的,并在PDA上实现了数据录入、数据库管理、与远程SQL Server数据库数据同步的功能,同时举出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6.
陶莎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9):126-129+137+17-18
当前上海亟需建立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交通治理新路径,以进一步提升交通辐射能力。立足上海城市功能定位,从提升交通设施效率,提高交通服务品质出发,分析了构建上海交通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从服务上海、服务市民、提升智慧管理等多个维度,介绍了多层次可展现、可跟踪、可分析的综合指标体系及应用场景。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对助力上海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决策和提升上海的城市交通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对提升城市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交通治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各类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城市交通设施的适老化建设程度远低于城市的发展扩张速度,尤其是在山地城市特殊的地理环境下,老年人出行面临更多的潜在困难。为明确老年人在山地城市中出行的痛点、难点,进一步量化评估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适老化程度,以重庆市中心城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展开问卷调查,以调查结果为基础,结合层次分析模型,对交通设施老年友好性进行计算,构建人行道、交叉口等交通设施适老性评估体系。结合重庆市龙山大道更新改造项目,应用评估工具对其进行改造前后的评估。结果表明:为山地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适老性构建的含19项指标的定量评估工具可以对交通设施适老性进行有效评估。研究成果对于城市规划和决策部门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出行需求,指导交通设施的改善和适老化建设,提高老年人的出行便利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公交发展不同规划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化趋势明显,然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的落后,又加剧了城市交通拥阻,根据国内外城市发展经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施公共交通优先是缓解交通供需矛盾并从根本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但是中国地域辽阔,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因此没有统一的公交发展规划模式可循,本从中国城市实际出发,分析了影响城市交通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归纳了几类典型的城市交通特征,并以此提出了各自发展的规划设想,本的一些探讨可供今后城市交通发展特别是公交发展作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于PDA的水准仪桥梁检测及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能够完成桥梁检测中的基准点检测、墩台沉降观测、桥梁挠度观测以及桥面线形检测的全数字化作业;通过远程数据传输可实现桥梁检测内外业的一体化,并可通过在桥梁检测中的测量仪器的联机使用,充分发挥数字化检测仪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道路服役数据信息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与养护的关键,先进探测设备是获取道路服役数据信息的途径。近年来,三维探地雷达(3D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3D GPR)因其高效、无损等检测优势得到广泛应用,可为道路隐性病害数据获取提供重要支撑。基于此,对道路典型隐性病害类型与检测手段进行总结归纳。梳理了三维探地雷达技术原理、数据采集方法、数据处理及在道路工程检测中的应用;根据三维探地雷达图谱隐性病害特征与识别手段,重点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探地雷达图谱识别技术中的应用与发展。针对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进程,展望基于探地雷达数据的数字孪生技术,主要介绍基于三维探地雷达数据的建模与模型仿真方法。该综述可为三维探地雷达道路隐性病害检测提供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借鉴,同时为基于三维探地雷达数据的数字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道路养护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