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佳 《港工技术》2023,(2):69-72
结合连云港赣榆港区4~6号泊位码头方案设计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探讨沉箱码头抛石基床顶高程的影响因素,提出结合材料来源、工程建设费用、施工难易程度、远期发展等综合因素确定抛石基床顶高程,在保证有效持力层深度的前提下,通过减小设计规范计算取值,来降低抛石基床顶高程,减小抛石基床厚度,从而避免材料来源紧张导致的施工延期风险,降低工程造价和施工难度,提高施工质量,为远期发展预留充足空间,为以后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长江南京以下12. 5 m深水航道口岸直水道整治工程位于扬中河段,工程离岸远、水深大、水流实时变化、轴线长,潜堤施工抛石落点预测尚存在难题。在扬中河段开展涨、落潮条件下的抛石漂移距现场试验,获得涨、落潮条件下现场抛石漂移距公式,并应用于口岸直水道鳗鱼沙潜堤施工中。结果表明,抛石漂移距受潮流加速度影响,加速时段的漂移距大于匀速时段,减速时段的漂移距小于稳定时段,潮流加速度小于1. 5×10~(-3m)/s~2时,全潮流过程可采用统一漂移距系数0. 892;施工过程中群体抛石中值粒径单块石漂移距小于4. 5 m时,可采用群体抛石中值粒径来估算群体抛投平均漂移距,实测群抛抛石成堤断面与设计断面吻合较好。为弱感潮河段水上抛石落点精准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以往的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传统水上抛石作业存在有单一GPS定位精度低、操作过程繁琐、施工条件受限等弊端,随着双GPS定位抛石技术的发展应用,施工工艺得到改进,可利用计算机定位软件,实时可视化监测定位船位、漂移距、抛石落点,减少移位误差,提升施工工效,控制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4.
抛石护岸工程水下抛石效果评价是工程水下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准确掌握和分析工程水下质量状况,对确保抛石护岸的施工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拥有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可用于对水下抛石效果进行多维度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分析结果可以准确评价施工质量、精准指导下一阶段施工、降低施工成本。通过对3个试验区的分析,总结出一般施工规律:1)由于工程区上游起始处以及下游深水侧容易产生冲刷,抛石效果较差。2)工程区中部及近岸区抛石效果较好,但容易过抛。  相似文献   

5.
对于硬质基岩条件下的重力式沉箱码头,通常在沉箱后方设置抛石棱体,用以减小沉箱宽度,从而缩减基槽开挖范围内的炸礁量。依托某海外工程,对棱体高度和工程造价的关系进行分析,探究抛石棱体的优化设计规律。结果表明,当抛石棱体高度约为沉箱高度的60%~80%时,工程造价最低;在硬质岩面低于沉箱高度的1/2时,抛石棱体的最优高度为沉箱高度的60%左右;在硬质岩面高出沉箱高度的1/2时,抛石棱体的最优高度为沉箱高度的80%左右。揭示的规律可供类似项目参考,实际工程中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条件、地材价格、施工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分析确定经济合理的棱体高度。  相似文献   

6.
刘常全 《水运工程》2014,(11):83-87
船载挖掘机抛石是目前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最常用的抛石施工方法,但由于挖掘机需要过驳操作、施工船舶稳定性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提高挖机抛石施工安全性,提出了长臂挖掘机抛石船及其施工工艺,并对其施工优势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
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是航道整治工程难度大、水沙条件变化复杂的河段。目前,该河段典型的航道整治措施为软体排加抛石与钢丝网护坡相结合的稳滩固岸结构,而施工中水下抛石形态的监控难度较大,缺少简便、直观、实用的软件与地形测量仪器相结合。本研究基于多波束河床地形扫描技术和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开发一种水下抛石着床形态实时监控系统,对抛石前后的水下地形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反馈抛石施工区域漏抛少抛超过安全允许范围的情况并预警。研究成果将对水下抛石施工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茂枚  姜果  赵钢  徐毅  蔡军 《水运工程》2020,(10):172-177
长江下游深水区由于水深流急,传统抛石护脚的施工难度极大。近年来,网兜散抛石和沉箱式抛石这两种新型抛石施工工艺发展迅速。以长江老海坝抛石护岸工程为例,对比了两种工艺的抛石效果与成本,抛石效果主要采用抛石增厚和抛石均匀度两个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沉箱式抛石工艺虽然工程直接费用较高,但抛石增厚效果、抛石均匀度及施工工效均优于网兜散抛石。通过不同研究区的抛石效果对比可知,在深水区抛石效果稳定性控制方面,沉箱式抛石工艺优于网兜散抛石工艺。  相似文献   

9.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深水防波堤工程抛石施工技术,探讨影响抛石断面成型质量的几个因素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马一  张俊锋 《水运工程》2014,(11):123-126
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水下抛石多用于筑坝、护底、镇脚、压载等,因其施工工艺简单、施工便捷、成本经济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水下抛石大多属隐蔽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结合航道工程施工实例,总结了当前水下抛石施工计量的控制要点,提出了提高计量水平的有关建议,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前信标机定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航空管制、无线电导航、导弹制导、外弹道测量、卫星测轨等多方面领域,具有定位精度高,方位信息实时更新等优点。本技术依托于大连临空产业园填海造地工程三标段进行应用,清淤换填区内需进行超大体量抛石形成机场跑道区、平滑区,施工区内最高峰时期抛石船舶高达24艘同时作业,若采用定位方驳定位抛石,施工定位所需时间较长,施工效率低,出现施工区域内船舶航行阻塞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项目引进信标机定位技术,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大幅提高定位效率,解决了船舶排队等待定位抛石等难题。本文主要对信标机技术与水上抛石施工结合应用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地质雷达抛石施工效果探测基础提出了一种抛石量计算方法,并分步对该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同时以连云港某路基施工项目为例,采用基于地质雷达探测抛石量计算方法进行抛石量计算;总结了工程中常用的抛石量计算方法及其特点;对基于地质雷达探测抛石量计算方法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对介电常数的确定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与传统锤夯工艺相比较,码头基床爆夯工艺具有工期短、工艺简单、工程造价低、质量好的特点。但如何确保爆夯施工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是工程建设的重要课题。文章以厦门港海沧港区16-17号泊位工程为例,对重力式码头抛石基床爆夯的安全控制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设计合理,施工中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可使爆夯施工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本工程可为类似工程安全控制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4.
深圳行洲岛友联修船基地陆侧配套设施中的抛石堤原设计方案为基槽挖泥后陆上抛石形成大堤,施工中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并经设计同意调整为抛石挤淤施工方案.对抛石挤淤施工过程中主要工序控制、抛石后着底情况检测以及陆域形成过程中的堤身稳定性监测等技术措施进行论述,旨在为以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5.
邬霞军 《中国水运》2014,(5):174-175
如海运河治理工程是一个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涵盖了河道疏浚、抛石护岸等工程。论文在综合考虑工程施工条件及工程特点前提下,确定工程施工质量关键点,制订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确保了工程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6.
灌注桩因其对各种土层的适应性强、桩基承载力高和施工时对附近建筑物及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在沿海桩基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厚度不均的抛石棱体层中进行冲孔灌注桩施工,在我国工程建设史上还不多见。本文即是作者通过对海上抛石棱体层冲孔灌注桩成孔施工的工程实践经验结合自己的想法而形成的一篇应用性论文,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深水区域的无护底薄层抛石结构应用日趋广泛,但现有规范的验收方式难以有效适应实际情况。结合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白茆沙一标段新建闸区域的无护底抛石施工3个阶段的典型段施工,对无护底水下抛石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进行系统的分析,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国内沿海码头工程桩基防护抛石施工受客观环境限制和其他诸多因素影响,施工控制精度和断面一次验收通过率普遍偏低。为此,笔者以所在项目为例,研究分析影响桩基防护抛石施工精度的相关原因,并根据工程经验,给出改善抛石精度、提高验收合格率的一些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黄东海 《水运工程》2012,(12):126-129
抛石挤淤的适用范围一直被认为只局限于厚度较小的淤泥地基.但在很多工程实践中,抛石挤淤还经常用于厚度较大的淤泥地基处理.结合工程实例对抛石挤淤堤的加固机理、设计计算、施工控制、观测检测等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可供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下游深水航道整治工程抛石施工过程,受限于没有针对性的三维可视化系统。目前使用的数字化工具,三维可视化效果不理想,动态数据信息查询不便,不能及时有效地反映抛石过程中的情况。基于MATLAB平台,研发出一套具有完全自主产权、有针对性、三维显示的航道工程抛石断面形成过程监测可视化软件,可实现原始地形、设计地形与实抛地形的三维显示。通过对比分析抛石前后地形,及时反映抛石施工区域漏抛或超抛情况,能辅助提高航道整治抛石施工工程的精度与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