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沥青混合料中集料有效相对密度测定法与计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建立了沥青混合料中集料有效相对密度测定法。根据试验结果的分析,论证了过去经验法的局限性,创立了集料有效相对密度的计算公式,为沥青混合料包括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集料与沥青混合料密度不同测定法的研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集料与沥青混合料的密度正确与否,对技术指标的分析结果有重大影响。本文认为,在理论密度计算中,对吸水率大的集料应采取沥青浸渍密度,对一般集料采用视密度和毛体积密度的平均值。对沥青混合料密度,都指毛体积密度,一般用表干法。当表干法测定有困难时,可用蜡封法。对有大孔隙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可用改进蜡封法。对此,文中作了全面分析和示例。  相似文献   

3.
针对AC-20型沥青混合料,通过现场测定成形沥青混凝土面层的PQI密度、构造深度、芯样密度,并对芯样进行了级配分析和计算其空隙率,证明了无核密度仪PQI应用于沥青混凝土面层密度检测是可行的和可靠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表面致密、无离析、轻度离析、严重离析等类型沥青混合料集料离析的路面空隙率、密度、油石比、构造深度、级配等技术特征,并对沥青混合料集料离析程度提出了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4.
集料沥青浸渍相对密度试验法及估计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介绍了作为沥青混合料中集料有效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集料沥青浸渍相对密度试验法及其试验结果。对国内外有效的相对密度估计法作了严密的推导,揭示其起初意义,并提出了新的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试验方法测定了细集料相对密度,分别计算了相应的矿料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分析了不同试验方法所测定的细集料相对密度对沥青混合料矿料间隙率(VMA)和有效沥青饱和度(VFA)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细集料相对密度采用毛体积相对密度时,矿料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以及沥青混合料的VMA和VFA的计算结果要比采用表观相对密度时的计算结果显著下降。对某些配合比的沥青混合料,VMA计算结果难以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
SMA集料的有效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全学 《公路》2002,(1):92-96
阐述了焦料有效密度的概念及引入集料有效密度的意义,结合集料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实际工作状态提出了测定集料有交密度的方法,并通过对比试验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通过与测量沥青混凝土最大密度试验(T0711-93)的对比分析,推荐采用集料的有效密度计算混合料的最大密度。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我国的VMA规定值和计算方法.指出了我国普遍使用的马歇尔设计方法,根据集料公称最大粒径规定的最小VMA值,与美国马歇尔设计方法给定的最小VMA及美国Superpave设计方法规定的最小VMA值,本质上是一致的,但计算方法却不同.采用现行计算VMA的4种方法,计算了25种工地沥青混合料的VMA值.我国的粗集料用毛体积相对密度,细集料用表观相对密度计算VMA的方法和美国的方法所用公式形式一样,但我国计算的VMA比美国方法计算的VMA均偏大.在实际使用时,建议按照细集料含量与细集料平均吸水率的乘积大小,修正我国计算公式,使之接近沥青混合料的真实VMA.  相似文献   

8.
高性能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学习美国公路战略研究计划高性能沥青路面研究成果,论证了集料级配组成控制点和禁区的重要性,提出了统一的集料组成建议值表;论证了以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为4%作为设计标准的科学性,并在解决了集料有效密度和压实代用方法后,提出可供使用的沥青混合料体积配合比的计算法,论证了以空隙率为7%作为沥青混合料水损害试验制样标准的合理性,建议引用他们的试验法,文中并建议空隙率≤7%可作为施工质量检验指标以代替压实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试验,总结提出了乳化沥青对路面材料(或称集料)的最佳级配范围,同时简述了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0.
改性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确定方法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延庆  文健  贾渝 《公路》2007,(5):133-136
我国规范中规定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计算法确定,其精度取决于是否可以用集料的吸水率准确估算沥青吸收率。本研究通过机理分析、室内试验并综合国外的研究成果,表明沥青吸收率和吸水率的相关性是较低的,利用计算法确定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是不可靠的。计算法只适用于混合料设计中对初始沥青用量的估计,在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时(无论改性或非改性),其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应采用实测法确定。  相似文献   

11.
广(州)梧(州)高速公路河口至平台段隧道洞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梧高速公路隧道洞口设计始终贯彻"零开挖"的环保理念。以广梧高速公路64个隧道洞口为依托,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质条件,主要从进洞方法、洞口辅助进洞措施、洞门形式三个方面对全线隧道洞口设计施工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进洞方法采用了正交进洞、斜交进洞和单向进洞;洞口辅助进洞措施采用了明洞、护拱法、地表反压护拱加固土体法、反压回填明洞暗做法、超前小导管、短管棚、长管棚等辅助进洞措施或者是这些措施的组合;洞门形式采用了端墙式和明洞式。  相似文献   

12.
高墩大跨度变截面连续刚构预应力桥施工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吉首连续刚构桥工程为例,介绍了预应力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的内容、主梁应力和形变监控的测试方法以及数据处理方法,使理论计算与施工紧密结合,确保了最后桥梁的实际状态达到设计期望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分析比较了制造汽车车轮盖的新旧工艺。工艺分析及计算表明,采用落料-拉深-冲孔-切边复合模具,可节省原材料、提高生产效率及降低产品成本。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例分析 ,阐明玻纤网土工材料在非基层强度破坏原因导致路面破坏路段旧沥青路面改造中的应用 ,即通过加铺玻纤网土工材料联结 ,直铺沥青路面 ,改善路面受力状况  相似文献   

15.
针对龙岩漳龙高速公路乌石山隧道右线进口施工中发生山体滑坡的情况。介绍整治山体滑坡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罗培新 《路基工程》2006,(5):140-141
介绍新疆精伊霍铁路沿线的雪害情况,特别是风吹雪灾害的形成和特征,并根据公路及相关部门的经验,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雪害的防治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京津城际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勾宗祠 《路基工程》2006,(6):111-113
以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桥梁及扶壁式挡墙施工为例,从施工准备、原材料、配合比选定、拌合、运输、浇筑、养护和拆模等施工环节,介绍如何控制高性能混凝土的内实及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18.
喷锚网支护以其施工快捷,节省经费,安全可靠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根据同江到三亚国道主干线福鼎列宁德高速公路(以下简称福宁线)A21施工标段马头山路段路堑边坡中应用的一个工程实例,介绍喷锚网技术可提高高陡边坡岩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非软土路基沉降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青银高速公路河北段某试验段,利用竖向沉降仪观测取得的沉降变形值,与采用弹塑性模型仿真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了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变形规律。非软路基的沉降变形主要发生在施工期间,工后沉降很小。沉降量主要由填土高度决定。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72个圆心角为30度的双跨偏心支承弯箱梁桥模型的计算分析,以梁格系法为基础编制的3D—BSA软件系统为结构计算工具,以Excel 2000为数据处理工具,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双跨偏心支承弯箱梁桥结构反应在使用极限状态及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与桥梁跨长、支承偏心距等参数间的经验公式,为双跨偏心弯箱梁桥的实用设计提出适当建议或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