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大连星海湾跨海大桥锚碇锚体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混凝土采用等级为C45F350W6的海工高性能混凝土,设计基准期100年。为了保证锚碇混凝土的高耐久性,防止有害的温度应力裂缝产生,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温控措施,如对锚体合理分层分块施工、优化配合比设计、控制浇注温度等,同时还在混凝土外露面侧设置防裂钢筋焊网,在混凝土内部则埋设冷却水管并采用无线温度监测系统进行实时温度控制,从而确保施工质量可靠受控。  相似文献   

2.
西堠门大桥南锚碇为重力式嵌岩结构,混凝土方量大,为典型的超大体积混凝土块体。通过精选混凝土配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视气温情况调整混凝土入仓温度,控制混凝土温度峰值;合理埋设冷却水管,结合监测控制冷却水进水温度和流量;重视保温、养护等措施,降低水化热,减小混凝土的绝热温升,确保混凝土质量。  相似文献   

3.
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连接桥为(3×65+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主梁采用大节段现浇施工,每段混凝土浇筑量为1 248~1 726m~3。针对大体积预应力混凝土施工,结合该桥实际情况,分析了施工期4种裂缝(受力裂缝、温度裂缝、塑性裂缝、约束收缩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根据裂缝的不同成因及桥梁结构特点,通过支架合理设计、预压及合理的混凝土浇筑顺序控制受力裂缝;通过混凝土配合比、入模温度及合理的养护措施等控制温度裂缝;通过下料点及振捣点合理设置、二次抹压及大面积覆膜锁水技术控制塑性裂缝;通过部分预应力筋早期预张拉技术控制约束收缩裂缝。通过以上各种裂缝控制技术的实施,施工期的裂缝得到了良好控制,确保了结构耐久性。  相似文献   

4.
鹤洞大桥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及防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鹤洞大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场的测试结果,分析了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的原因,提出了温度应力计算及温差控制原则,制定了大体积混凝土浇注的温度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大跨桥梁下部结构如承台、桥墩的共同特点是3个维度尺寸大,混凝土内部绝热温度高。混凝土中心处最高温度甚至可达70℃以上,如果没有有效地控制好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内外温差和表面与环境温差,往往可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将导致混凝土结构表面开裂,影响桥墩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已有的研究对大尺寸混凝土结构物的温控措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均重点关注了降低最高温度、降低两类温差的方法和可采取的措施,未考虑这些方法或措施的实际效果。基于高速公路桥梁柔性墩实体段混凝土的工程实际,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分析了整体浇注、分层浇注和布置冷却水管等不同的施工方案及温控措施对桥墩混凝土抗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浇注混凝土时不论是否布置冷却水管,抗裂安全系数均不符合要求,仍然会产生温度裂缝;分两层浇注混凝土,抗裂安全系数较大,是合适的温控措施。对于混凝土桥墩而言,分层浇注时已能较好满足要求,尽管再布置两层冷却水管的效果更佳,但以施工便利和经济角度考虑,最合适的温控措施是分两层浇注混凝土并不布置冷却水管。  相似文献   

6.
徐秋林 《路基工程》2009,(3):181-182
依据现有理论与工程经验,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浇注时混凝土内外温差的变化。对南京地铁新街口车站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进行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灌河大桥主塔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根据仿真计算得出温度应力场,提出了相应的温控标准,采取了优化配合比、匀质化施工、混凝土配制环节的原材料温度控制和浇注环节的冷却降温等措施。浇注过程中开展温度监控,动态调整温控措施,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和内表温差均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力,防止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提高了构件耐久性。  相似文献   

8.
福州绕城公路桥面两侧设置混凝土防撞护栏,采用C30混凝土现场浇注。本文介绍防撞护栏前期施工准备、钢筋制作与安装、支立模板、浇注混凝土以及后期混凝土养护等各个施工环节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确保高质高效地完成防撞护栏施工。  相似文献   

9.
某斜拉桥主塔中下塔柱连接段实体段与下横梁同时浇注,总体尺寸为长52 m,宽12 m,总高10 m,混凝土设计标号C50,采用水平分两次浇注。由于结构尺寸大、混凝土标号高,混凝土浇筑后的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应引起重视,以避免较大的温度应力产生裂缝;为此,对整个连接段进行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及应力场仿真计算,分析了温度场的作用规律及结构可能产生温度裂缝的部位,根据计算结果制定了合理的保温和温控措施。现场实测的温度分布值与理论计算值十分接近,结构表面无明显裂缝,验证了理论计算模型、计算方法与温控措施的正确性,可为同类型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钢壳混凝土施工在国内属于新工艺,暂无成熟可参考经验,鉴于日本在钢壳混凝土领域研究较完善,故本施工技术主要通过"引进、吸收、转化、创新"的思想,参考其相关经验和国内规范,通过工艺试验验证确定钢壳混凝土配合比、浇注孔排气孔布置、浇注速度的控制及品质管理等,最终达到合理浇注港珠澳大桥最终接头钢壳混凝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浇注内部温度和温度应力剧烈变化,由此而产生的温度应力是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裂缝会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防水性和使用的耐久性,因此如何控制裂缝是混凝土施工成败的关键。本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方法及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2.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国内外钢桥桥面铺装,为研究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性能,并确定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在我国严寒地区使用时低温性能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补充完善钢桥设计施工相关规范的空白。本研究系统调查了内蒙古地区气温状况,分析了我国现行沥青混凝土低温性能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小梁弯曲试验,低温劈裂试验和低温弯曲蠕变试验,研究了不同沥青混合料劲度模量随温度变化规律,劈裂强度随温度变化规律以及弯曲蠕变柔量随温度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普通基质沥青混凝土和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低温性能试验结果,得到了不同沥青混凝土低温性能随温度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与普通基质沥青混凝土和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相比,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具有更好的低温性能。在-26~-6℃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降低,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劈裂破坏强度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浇注式沥青混凝土脆点温度为-16.1℃,明显低于普通基质沥青混凝土和SBS改性沥青混凝土。鉴于此,推荐采用劈裂试验作为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性能评价方法可以更好地判断其低温性能。建议将劈裂试验得到的破坏强度作为严寒地区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低温性能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
大跨径桥梁承台结构尺寸大,单次浇注混凝土方量大,为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温度裂缝的产生将危害桥梁结构安全及耐久性。本文以清云高速公路西江特大桥2个主墩承台施工为依托,结合项目特点,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特征,对承台混凝土施工采用全过程温控,确保大体积混凝土不产生温度裂缝,保证了承台施工质量,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徐刚  吴小斌 《世界桥梁》2012,40(5):12-16
坝陵河大桥主桥为单跨双铰钢桁加劲梁悬索桥,西岸采用隧道式锚碇,其锚塞体竖向分14层施工。为解决定位架施工难度大及预应力管道施工精度要求高的难题,经方案分析比选,定位架采用先在锚洞外加工成杆件、在锚洞内分节拼装成型方案,预应力管道采用分段拼装方案。施工中控制定位架单根杆件最大重量小于55kg,预应力管道按6m一段安装在定位架上,同时重点控制槽口模板、锚垫板、定位板及预应力管道的定位。为解决高落差混凝土泵送难题,主要对其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控制,并布设"之"字形拖泵管等。为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难题,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小于28℃;分14层浇注,且层间浇注间歇控制在7d左右;埋设冷却水管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相似文献   

15.
由于工程的立柱顶面沿纵桥向双面弧形适当扩大,形成喇叭造型和花瓶造型,增加了施工难度,特别是在浇注花瓶造型柱帽部分混凝土之时。针对上述困难,通过严密组织、合理分段、精心施工,确保了工程的内在质量及外部美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浇注过程及浇注质量影响因素的介绍,明确了影响混凝土灌注桩质量的因素,得到了影响混凝土浇注质量的几个关键尺寸,包括桩径、桩深以及导管直径、每节导管长度、首方混凝土用量、浇注速度、埋深、沉渣厚度;调研了目前施工中关键尺寸所在范围,给出比较通用的几个尺寸。通过关键尺寸的把控,可以达到控制成桩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结合工程实例,运用桥梁专业结构分析软件MIDAS,对广东某斜拉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效应进行了仿真计算,并与现场实测混凝土温度进行对比,研究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时温升变化规律。为桥用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设计、制订合理的温控防裂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选择、浇注工艺及温度控制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9.
由于冬季大体积承台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水化热反应,承台内外温差较大,冷却管入水温度难以控制,很容易产生较大的应力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该文通过现场高频率温度监控和高密度的测点布置,使用有限元软件精细化仿真模拟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湿度变化过程,计算结果与实测温度变化趋势一致,得出入水温度每降低5℃,峰值温度降低的百分比为最大1.60%,而冷却水管附近最大拉应力提升的百分比为4.98%,入水温度对冷却管附近混凝土拉应力的敏感度大于温度峰值;再结合自循环水箱,棉被保温等合理的温控措施;最后达到设定的控制目标,验证温控方案合理。建议冬季施工的大体积承台,冷却管入水温度应不低于5℃,以10~25℃为宜,承台四周拆模时间应控制为4~5 d,拆模后立即对其进行保温养护,确保承台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0.
《公路》2017,(3)
为了研究不同温度及不同压力变化对浇注式沥青混凝土贯入度及贯入度增量的影响关系,文中以清水河大桥桥面铺装工程为依托,对最佳油石比下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贯入度及其增量指标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贯入度及贯入度增量随温度、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且贯入度及其增量与温度呈现出良好的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