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针对天然气浅冷装置系统工艺紧凑复杂、弯管部位多,吹扫死角多等难题,选定了小于DN80系统管道采用连续吹扫方法,大于DN80系统管道采用间歇吹扫方法,压缩机、丙烷机管道采用爆破吹扫方法,机泵进口管道采用连续吹扫与人工清理相结合的方法,以储气罐作为吹扫源头,确定了吹扫口设置的原则,实施在储气罐及放空系统、压缩机入口管线、丙烷机系统管线、机泵入口管线等的吹扫,解决了天然气浅冷装置吹扫技术难题,提高了天然气浅冷装置系统吹扫洁净度,对今后的类似装置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文中研究了天然气长输管道高强度试压在国内的可行性。通过对国外天然气长输管道普遍采用高强度试压的现状分析,结合国内的标准规范及试压现状,提出了国内天然气长输管道高强度试压具备发展潜力。重点分析了高强度试压时管道缺陷的暴露、管材的质量要求、管道的塑性变形、管道承压能力逆转4个关键问题,证明了高强度试压在国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汽轮机投入使用前,必须吹扫蒸汽管道。文中以陕化2×40000Nm^3/h空分装置为例,针对影响吹扫的因素,从吹扫方案的确定、吹扫原则、吹扫合适参数的选择、临时管道强度计算及校核等方面对蒸汽管道的吹扫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根据工艺的实际工况选择合适的参数和吹扫方式,提出了要用理论计算对吹扫中临时管道管架设置与强度校核,对今后此类蒸汽管道的吹扫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天然气管道试压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及时、准确地确定管道的漏失位置并进行修复,确保管道按时投产运行,是管道试压阶段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文中从管输天然气理论出发,结合管道试压过程的工艺特点,给出了描述输气管道泄漏的一个数学模型;应用偏微分方程数值反演方法,给出了确定泄漏位置、漏失函数的数学表达式;并给出了数值模拟的方法和步骤.文中提供的理论方法不仅适用于输气管道试压阶段的泄漏检测,而且可以推广到运行中的输气和输油管道的泄漏检测中去.  相似文献   

5.
介绍的管道工程采用首站开泵一泵到底的常温、密闭、连续输送的输送工艺,根据设计输量和确定的管径,全线只设首、末站两个站场。以淮安-连云港碱厂卤水输送管道为例,对输卤管道工程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重点分析了管材的选取和防腐方面应注意的问题,为其他输卤管道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输气管道试压是对管道施工质量、管材性能及管道整体质量的一次综合检验,也是投产前对管道系统能否在设计压力下安全运行的最后一次检验。因此,基于管道试压在管道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的重要意义,从试压介质、试压管段划分和强度试验压力等方面对试压工作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国内外输气管道试压标准在以上方面的相关规定,分析了不同标准之间的差异,通过对比指出了目前国内管道试压水平与国外的差距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长输天然气管道放空气通过放空火炬或者放空立管排放,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通过调研国内外长输天然气管道放空气回收利用现状,针对站场和阀室分别提出放空气回收利用方案,并进行了经济可行性分析。站场在设计时应考虑设置固定式放空气回收利用系统,投资回收期一般在25~46个月之间;阀室可以考虑设置移动式放空气回收利用系统并根据实际应用效果考虑是否推广。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管道内壁绝对粗糙度在工艺设计中的取值;然后从天然气管道内壁涂层对水力摩阻系数、管输能力、压缩机站站间距、压缩机功率4个方面的影响,从有、无内壁涂层的两个情况下,采用公式推导对工艺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采用管道内壁涂层,可以改善和提高天然气在管道中的流动特性;可以减少管道沿线压缩机站的数量;可以降低输送的动力成本和泵输成本;可以提高管输量;可以延长清管周期;可以降低输送动力消耗和成本,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文中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天然气长输管道应急封堵技术发展的现状,并通过理论分析与工程实践,对常用的4种管道应急封堵技术从技术原理、施工工艺、施工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简单对比。而后重点介绍了带压开孔-旁通封堵技术的原理、施工工艺,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带压开孔-旁通封堵技术具有应用范围广、可靠性高、不需停输等优点,适用于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应急封堵作业。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管道在安装、试压、运行条件下安全,管道项目均应进行应力分析,以满足管道设计强度和柔性要求。文中以某输气管道工程输气站场为例,通过边界条件的简化处理并考虑埋地段与土壤的真实效应,在CAESARⅡ中建立了输气管道站场应力分析模型进行应力校核、清管工况应力分析。在安装工况、试压工况、运行工况以及清管工况条件下,站场应力模型满足应力校核需求,分析方法和结果也可以做为类似分析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