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项工作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2011年末,重庆市道路运输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关键领域改革顺利,行业结构加快调整;行业管理能力增强,信息化技术深入推广.夯实安全基础,道路安全形势甲稳。重庆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为重庆交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总结这些成绩的取得,我们认为与五个方而的努力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综合运输》2002,(1):F003-F004
<正>运输管理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道路运输工作会议上,交通部确定了道路运输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2001年到2010年道路运输发展的总体日标是:运输能力、运输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能力明显增加,运输结构基本合理,骨干运输企业主导市场的作用明显增强,行业科技进步、运输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取得显著成果,运输法规体系基本健全;以“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为依托的快速客货运系统基本建立,以全国公路网为依托的干支相连、长短配套、遍布城乡的道路运输网络基本完善;道路运输业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行业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基本适应。 ▲ 国家经贸委、公安部、交通部近日联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卧铺客车生产、使用和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  相似文献   

3.
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是维护社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推动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当前政治敏感时期,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定和谐的道路交通运输环境,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处理和防范危及行业发展的问题是当前信访维稳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政治敏感时期信访维稳工作现状新形势下的道路运输行业是一个矛盾相对尖锐、激化的行业,时常有一些不稳定情况发生,尤其是在当前政治敏感时  相似文献   

4.
龙泉 《运输经理世界》2011,(12):104-104
2010年全国工业化进程持续加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出口!强劲复苏,内需市场显著扩大,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为全国的现代道路运输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010年,道路运输行业认真贯彻落实“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保安全”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行业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吉林省“十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道路运输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快培育发展步伐,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推进和服务于吉林省经济跨越发展的大局,是摆在交通运输部门面前重要的课题。一、创造良好的道路运输市场环境是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1.有利于促进吉林省经济快速高效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这既是我国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经验的总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的主题。实现新时期交通运输事业的新发展,需要依靠全行业的共同努力,需要借鉴国内外和行业内外的发展经验,需要我们每个交通人不断提升发展理念,不断开阔发展视野,不断增强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道路货运发展至今,虽然已有一定的市场规模,但大多数道路货运企业的统筹策划和精细化组织与管理能力都明显不足. 道路货运是一个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同时也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行业.如何在多变的环境中求得长期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为道路货运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王德生 《综合运输》2005,(12):15-19
1“十五”是我国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经过五年的努力,取得了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良好开局。在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下,综合交通获得了大发展机遇,使“十五”成为综合交通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十五”综合交通发展主要成绩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综合交通网规模持续扩大,运输能力大幅提升“十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的一项主要任务是继续扩大综合运网规模,大力增强交通基础设施的能力。经过五年的建设,我国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等现代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交通网络,在“十五”期间不仅综合交通总体规模持…  相似文献   

9.
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司长李刚曾经说过:企业的发展水平代表着行业的发展水平,企业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经理人的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当前实现道路运输碳达峰目标背景下,分析了道路运输行业碳排放的特点,总结了实现道路运输行业碳达峰目标的关键点和存在的问题,结合道路运输节能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出了道路运输行业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发展路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推动道路运输行业碳达峰的具体建议,为道路运输行业低碳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2006年,面对“十一五”宏观经济“高增长、高效益、低通胀”的良好开局,公路交通部门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公路交通建设与道路运输发展相互协调,交通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好中求快的发展态势。展望2007年,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围绕如何提高“三个服务”能力,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这个核心主题,我国公路交通将在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路发展、运输市场监管、行业管理改革、交通法制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尽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程度,但我国道路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早已成为业界的共识了。被同一个部门主管,使用同一种交通工具,利用同样的载体—公路,在一个共同的社会经济环境下运行。道路客运与道路货运的发展何以出现这么明显的差别,政府和行业内部又应采用何种策略使落后的货运摆脱困境、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这是交通运输业需要尽快回答和解决的问题。道路旅客运输与道路货物运输发展之间的反差  相似文献   

13.
黄民 《综合运输》2001,(1):5-7,26
<正>一、铁路现状及形势要求 “九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尤其是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铁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九五”计划任务全面完成,预定目标基本实现。 路网规模继续扩展,五年全行业预计完成基建 投资2450亿元,新线投产近6000公里,复线投产4650公里,电气化投产4800公里;预计“九五”期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6.8万公里,其中复线2.16公里,电化化1.5万公里,西南铁路能力紧张状况有了缓解,主要干线能力进一步配套完善,大通道能力有所增强。运输新产  相似文献   

14.
效力 《综合运输》2002,(1):37-38
<正>目前,我国道路运输行业与其它行业一样,形成了开放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客货运输市场,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为道路运输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主要贡献的道路运输行政管理(因为没有《道路运输法减《道路运输管理条例》)部门却一直处在名不正、言不顺的地位,至多属于经济管理部门,这与我国即将加入WTO和当前道路运输发展中所遇到一些问题是很不相适应的,必经把道路运输管理工作上升到法律法规范畴。为此,笔者拟从以下几方面提些粗浅的认识。 第一,道路运输执法的法律效力之前提必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的道路客运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行业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随时可能产生的突发事件也一直困扰着道路客运业界。所以,打造适宜的突发事件管理模式是道路客运行业抵御危机、缓解公众压力的一件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担当国民经济发展先行官角色的交通运输业更是激流勇进。十一五期间,山东道路运输业全力推进科学发展,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运输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全省道路运输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改革开放历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高速公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入世为其加快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转变观念,积极应对,加强管理,趋利避害,增强行业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摆在福建省高速公路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 加入WTO是福建省高速公路发展的新机遇首先,入世将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客观上为高速公路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与发展环境。其次,WTO总协定中在交通运输方面承诺:鼓励中外合资、合作、外商独资建设公路(包括经济干线公路上的独立大桥和公路客货运输站场…  相似文献   

18.
清障车是道路车辆事故(故障)施救,城市违章车辆处理以及自然灾害抢险救灾必不可少的救援装备。本文阐述了我国道路清障车行业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通过比较国内外道路清障车技术水平差异,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清障车行业发展所遇到的"瓶颈"问题。根据清障车行业的发展轨迹,对我国道路清障车市场的未来发展前景与趋势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9.
<正>3月15日,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重庆召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交通运输部科技司、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相关科研管理人员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管理机构、客货运输企业、生产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行业协会等有关单位的代表出席了大会。  相似文献   

20.
道路货运行业节能减排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本文首先介绍了绿色货运的定义及特征,然后阐述了我国道路货运行业节能减排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从节能、减排、运输组织模式优化、市场结构调整以及融资扶持等五个方面构建了我国绿色货运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