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新建西康铁路二线隧道施工为例,介绍了新小河隧道进口的双连拱燕尾式段,两条单线小间距段隧道的钻爆施工,以及两条隧道中间岩柱加固的施工方法;对双连拱燕尾式段以及小间距段施工工艺流程、工艺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双连拱燕尾式隧道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具有可操作性,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苏晓峰 《科技交流》2005,35(1):106-111
广州地铁三号线岗顶站至石牌桥站区间含水砂层是整个工程六大难点工程之一.本文通过对岗石区间含水砂层的设计体会的介绍,希望能在地铁隧道施工通过含水砂层的设计中,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长沙市湘江大道浏阳河隧道是连接浏阳河两岸的湘江大道的控制性工程,是目前国内第一座水下浅埋小间距软岩隧道,隧道穿河段的施工具有高风险性。根据该隧道的特点,穿河段隧道设计采用全封闭防水的复合式衬砌;超前支护采用长管棚和小导管相结合;施工方法根据先行和后行隧道的特点,分别采用三台阶法和CD法。  相似文献   

4.
深圳地铁8号线望基湖停车场咽喉区段,与之相连的有出场线和入场线2条单洞单线隧道,2条隧道以2.59 m的小间距并行施工,具有较大的施工难度和风险。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模拟现场施工作业,并将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围岩的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从位移方面看,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与监测结果相比相差不大,小间距隧道中间岩柱稳定性较好。小间距隧道围岩变形值都处于正常范围内,施工现场安全性较高,现场施工作业继续按目前的施工工序进行,便可在规范要求下完成施工。围岩变形的控制,在于合适的隧道开挖方式以及开挖后较强的早期支护和必要的辅助支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双连拱隧道作为一种较新的隧道结构形式,存在施工工期长,工序繁琐、技术要求高等缺点,特别是左右洞开挖与支护交错进行,导致围岩应力变化和衬砌荷载转换复杂化;中墙顶部围岩受多次开挖爆破的扰动,极易发生塌方。结合济晋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的施工,对双连拱隧道的开挖施工技术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6.
双连拱隧道设计及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双连拱隧道施工中的开挖及支护顺序、中隔墙的形式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提高双连拱隧道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对同类隧道的施工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偏压超浅埋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重点介绍广东某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施工中,为解决进口段“偏压、大跨、浅埋”等施工技术难题,采用了隧道半明洞施工的施工工序、工艺流程以及明洞、“人工山体”的形成、隧道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南京地铁2号线苜蓿园站—小卫街站隧道区间折返线段相邻最小间距30.9 cm的小净距隧道施工及监控技术,并初步对两小净距隧道开挖时的施工效应进行研究,小净距隧道段衬砌结构应力的监测结果验证了设计和施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武广客运专线大断面隧道软岩地段快速施工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客运专线大断面隧道施工的特点,通过对3座隧道的开挖支护施工工艺进行试验、研究,采用加强超前支护,增加锚杆长度、数量,缩小钢架间距等手段,减少开挖爆破次数,优化施工方法,取得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联拱及超小间距隧道的设计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对联拱及小间距隧道设计施工中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看法,并提供范例,供今后同类隧道设计参考。研究方法:综合介绍白云山、南京地铁、杭州解放路、小洋山等4座双联拱和超小间距隧道的设计与施工,从而总结概括出此类隧道的若干设计、施工要点。研究结果:工程经验加计算分析仍是目前隧道工程设计的主要手段。在笔者列举的工程设计中,设计者在充分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多种计算为设计提供了定量分析的依据,施工监测信息的反馈使设计更趋完善。研究结论:联拱及小间距隧道技术能有效地缩小线间距,减少洞外征地、洞口高边坡、洞外线路高填方或引桥工程;白云山等4座隧道设计中采用的小导管或大管棚超前支护、对拉锚杆、微震爆破等对于保护围岩、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铁路下开挖隧道,须做好扣轨和巡视工作,确保铁路运营的安全;在联拱及小间距隧道的情况下,应进行施工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